• 阅微草堂笔记(全本全注全译共4册)/谦德国学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阅微草堂笔记(全本全注全译共4册)/谦德国学文库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94.38 5.3折 178 全新

库存4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纪昀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77777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78元

货号31209488

上书时间2023-08-30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也字春帆,自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人),清代文学家。
纪昀出生于中国18世纪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其先人系出江南,但是明朝永乐甲申年间“公先世椒坡公者自上元徙景城,世为直隶献县人”。(《闻妙香室文集》卷十四《纪公文达传略》)据说纪昀少年颖异,“目逾万卷,心有千秋”(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二十四岁时在顺天乡试考中解元,但是后来科考不顺,直到三十一岁,1755年也就是乾隆十九年才考上进士,先是进入翰林院,历任乡试考官(州县级考试产生秀才),会试同考官(省级考试产生举人),后被破格提拔为侍读学士(陪皇帝读书),其间曾因学政泄密案,被贬官乌鲁木齐三年后主禺大赦回京。 

目录
卷一·滦阳消夏录
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卷七·如是我闻一
卷八·如是我闻二
卷九·如是我闻三
卷十·如是我闻四
卷十一·槐西杂志一
卷十二·槐西杂志二
卷十三·槐西杂志三
卷十四·槐西杂志四
卷十五·姑妄听之一
卷十六·姑妄听之二
卷十七·姑妄听之三
卷十八·姑妄听之四
卷十九·滦阳续录一
卷二十·滦阳续录二
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
卷二十二·滦阳续录四
卷二十三·滦阳续录五
卷二十四·滦阳续录六
附:纪汝佶六则

内容摘要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昀在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享有与《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该书共二十四卷,含《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各四卷,《滦阳续录》六卷。嘉庆五年(1800),纪昀的门人盛时彦将以上五种校订合刊,定名为《阅微草堂笔记五种》。每种笔记前除有纪昀撰写的小序外,同时还附有盛时彦所作的序跋,读者可从中体会到纪昀的著书目的及深刻见解。《阅微草堂笔记》共有1196则故事,内容大都为纪昀亲耳听闻,其中涉及的地域范围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全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涵盖了官场百相、世态炎凉、风土人情、边地风光、轶事奇闻、神怪狐鬼等诸多内容。纪昀以其独特的奇思妙语,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天趣盎然的广阔生活画卷。

精彩内容
 乾隆己酉①夏,以编排秘籍,于役③滦阳③。时校理久竟,特督视官吏,题签庋架④而已。昼长无事,追录见闻,忆及即书,都无体例,小说稗官,知无关于著述;街谈巷议,或有益于劝惩,聊付抄胥⑤存之,命曰《滦阳消夏录》云尔。
【注释】①乾隆己酉: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②于役:行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③滦阳:河北省承德市的别称。因在滦河之北,故名。④庋(guǐ)架:置放架上。⑤抄胥:专事抄写的胥吏。
【译文】乾隆己酉年夏季,因为编排皇室藏书,我在滦阳从事公务。当时校理之类的事罢了。白天时间很长,没什么事,就追记以前的见闻,想起来的就写下来,全都没有固定的体例。小说稗官,自知和著述无关;街谈巷议,或许对劝化有所
助益。因此,姑且交给小吏抄写后存放起来,题名《滦阳消夏录》。
为长生猪胡御史①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
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②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③。后再见之,弭耳昵就,非复曩④态矣。尝见孙重画伏虎应真⑤,有巴西李衍题曰:“至人骑猛虎,驭之犹骐骥⑥。岂伊⑦本驯良,道力消其鸷⑧。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可为此事作解也。
【注释】①御史:秦以前指吏官,明清指主管纠察的官吏。②憬(jǐng)然:醒悟的样子。③长生猪:佛教

媒体评论
平生心力坐消磨,纸上烟云过眼多。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似东坡。
——(清)纪昀

《滦阳消夏录》等五书,俶诡奇谲,无所不载,洸洋恣肆,无所不言。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惩。故诲淫导欲之书,以才子佳人相矜者,虽纸贵一时,终渐归湮没。而先生之书,则梨枣屡镌,久而不厌,是亦华实不同之明验矣。
——(清)盛时彦

词意忠厚,体例谨严,而大旨悉归劝惩,殆所谓是非不谬于圣人者欤?虽小说,犹正史也。
——(清)郑开禧

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 鲁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