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经济史研究--以近代黄河上游区域为中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村经济史研究--以近代黄河上游区域为中心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80.2 8.2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正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8385

出版时间2015-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483582

上书时间2023-08-30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正林,1964年10月生,甘肃环县人,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7年聘为辨师,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曾在甘肃环县第一中学、陇东学院、河北大学、河南大学任教,2005-2010年被聘为河南大学“黄河学者”。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后期重点资助项目1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陕西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项;获得省级科研奖励4项。主要著作有:《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1937-1945)》《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社会变迁与区域经济史研究》《庆阳通史》(下卷)等专著6部。在《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范围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运用
  四、研究方法的借鉴
第一章  黄河上游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农村经济的地理基础
  二、民族与宗教
  三、交通状况
  四、行政区划与基层政权
第二章  土地制度、地权与租佃关系
  一、土地所有制及其演变
  二、地权分配问题
  三、土地租佃关系
第三章  土地利用与农作物栽培
  一、农业经济区与土地利用
  二、农业耕作制度
  三、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四、粮食产量
  五、经济作物的栽培
第四章  农业技术的传承与变革
  一、砂田改良
  二、肥料问题
  三、农事试验与推广
  四、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第五章  农田水利的废兴
  一、清代中期的灌溉系统
  二、晚清灌溉系统的破坏与重建
  三、民国前期的农田水利
  四、抗战时期的农田水利
  五、水车灌溉
  六、水利与农村经济
第六章  畜牧业、草场权属与牲畜租佃关系
  一、草场与牲畜
  二、游牧区的畜牧业
  三、农业区的畜牧业
  四、畜牧业的现代化
  五、畜牧业与社会经济变迁
第七章  社会变革中的乡村手工业
  一、手工业概况
  二、传统手工业的延续与发展
  三、新兴手工业
  四、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五、手工业与农村经济变迁
第八章  传统金融业与借贷关系
  一、农家借贷的一般情形
  二、传统借贷之一:典当业
  三、传统借贷之二:钱庄与民间借贷
  四、借贷利率
第九章  新式金融业与农村借贷
  一、新式银行的建立与普及
  二、合作社的兴起与普及
  三、合作金库
  四、农村新借贷关系
  五、新式借贷的绩效与问题
第十章  田赋、捐税与农家生活
  一、田赋与农民负担
  二、名目繁多的捐税
  三、烟禁大开与烟亩罚款
  四、农家收支与生活
  五、农家贫困的根源
第十一章  农村市场及其演变
  一、市场类型
  二、市场开放的周期
  三、市场层级问题
  四、晚清以降市场的发展趋势
结语
征引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近代以来,我国经历了一个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没有完成,但引起了农村经济的变迁,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农村经济中孕育了某些现代化的因素。黄正林所著的《农村经济史研究--以近代黄河上游区域为中心》正是在农村经济的框架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本着问题意识,在现代化视野下,运用历史学方法和多学科研究综合的方法,考察近代百余年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的传承与变迁问题。同时,为了说明农村经济的继承性与延续性,对许多问题的论述并不限于近代,而是追溯到了明清时期。本书资料极为翔实丰富,分析扎实严谨,言必有据,论必成理。同时,书中的大部分史料均属首次使用,不仅保障了本书的学术质量和价值,也
为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