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1 8.1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标声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421180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31593223

上书时间2023-08-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历史源远流长。生物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多种疾病的治疗作用在几千年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已得到印证。然而,生物资源中的有效成分和效用如何,尚缺乏精确可靠的科学依据。近十年来,人类生物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加广泛,并进一步阐明了其生物活性。已有的科学方法和不断发展的生物高新技术应用于生物资源的开发中,使生物资源中的有效成分在医药品、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各领域的应用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作者结合多年来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科研、教学与生产实践经验,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资源开发中的提取、分离及应用的最新技术及研究进展,对每一类生物资源来源的活性物质详细介绍了其分类与结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提取、分离、纯化、鉴定的方法及典型代表化合物的开发及利用。 
全书共十一章,包括绪论、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制备技术、多糖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天然萜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甾体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天然生物碱的开发与利用、天然醌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其他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开发与利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本书不仅可作为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用书,还可为进行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开发及利用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参加本书的编写人员为:林标声,第一、二、三、五、六、十、十一章;邱龙新,第一、二、十一章;洪燕萍,第二、四章;魏福安,第一、十一章;翁长仁,第三、九章;邱丰艳,第五章;华宝玉,第七章;郑世仲,第八章;何玉琴,第十章。 
本书的编写得到龙岩学院“2021年校级应用型教材建设”立项资助。 
由于编者学术水平、能力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当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9月 



 
 
 
 

商品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制备技术、多糖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天然萜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甾体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天然生物碱的开发与利用、天然醌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其他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本书在每章后还附有思考题,以供同学们学习巩固。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性和应用性较强,是生物技术、生物医药、食品等专业师生、科研人员的良好参考书。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概述1
一、天然生物活性物质1
二、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发展历史1
三、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材料鉴定4
四、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情况5
第二节天然生物活性物质资源7
一、多糖类8
二、萜类与挥发油类8
三、甾体类9
四、黄酮类9
五、生物碱类9
六、醌/酮类10
七、苯丙素类10
八、脂肪油类10
九、鞣质类11
十、皂苷类11
思考题11
参考文献11

第二章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制备技术13
第一节概述13
第二节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15
一、溶剂提取法15
二、水蒸气蒸馏法18
三、升华法18
四、超声波提取18
五、微波萃取19
六、酶法提取20
第三节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21
一、纸层析21
二、薄层层析22
三、溶剂萃取22
四、溶剂沉淀24
五、结晶27
六、柱层析27
第四节新技术新方法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开发中的应用31
一、分子蒸馏技术31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33
三、半仿生提取36
四、加速溶剂萃取法37
五、膜分离技术37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40
七、生物转化技术41
思考题43
参考文献43

第三章多糖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4
第一节概述44
第二节多糖的分类与结构44
一、多糖的分类44
二、多糖的组成45
三、多糖的结构45
四、植物生物活性多糖46
五、动物生物活性多糖47
六、真菌生物活性多糖49
第三节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50
一、多糖的溶解性50
二、多糖溶液的黏度与稳定性50
三、多糖的水解51
四、多糖的检识52
五、多糖的生物学活性52
第四节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54
一、多糖的提取54
二、多糖的分离55
三、多糖的纯化56
四、多糖的纯度检验和结构分析57
第五节典型多糖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59
一、香菇多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59
二、黄芪多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61
思考题63
参考文献63

第四章天然萜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65
第一节概述65
第二节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66
一、萜类的基本结构与分类66
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66
三、重要的萜类化合物66
第三节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87
一、萜类化合物的基本性状87
二、萜类化合物的溶解性87
三、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88
四、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92
第四节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94
一、萜类化合物的提取94
二、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96
三、萜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97
第五节典型萜类化合物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98
一、青蒿素98
二、人参皂苷102
思考题104
参考文献104

第五章甾体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105
第一节概述105
第二节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107
一、甾醇107
二、胆汁酸108
三、C21甾类成分108
四、甾体激素110
五、强心苷112
六、甾体皂苷115
第三节甾体类化合物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116
一、显色反应116
二、苷键的水解117
三、甾体化合物的重要生物学功能118
第四节典型甾体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121
一、植物甾醇的提取、分离、纯化与鉴定121
二、胆汁酸的提取、分离、纯化与鉴定124
三、强心苷的提取、分离、纯化与鉴定125
四、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127
第五节典型甾体类化合物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130
一、薯蓣皂苷130
二、海洋甾体化合物132
思考题133
参考文献133

第六章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135
第一节概述135
第二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136
一、黄酮的基本结构与分类136
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138
三、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138
第三节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143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性状143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144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酸碱性145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145
五、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147
第四节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148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148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150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与结构测定150
第五节典型黄酮类化合物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155
一、银杏叶黄酮155
二、大豆异黄酮159
思考题163
参考文献163

第七章天然生物碱的开发与利用164
第一节概述164
第二节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164
一、有机胺类生物碱165
二、吡咯烷类生物碱165
三、吡啶衍生物类生物碱165
四、喹啉类生物碱166
五、异喹啉类生物碱167
六、吲哚类生物碱167
七、嘌呤衍生物类生物碱168
八、萜类生物碱168
九、甾体类生物碱169
十、大环类生物碱170
第三节生物碱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170
一、生物碱的理化性质170
二、生物碱的生物学活性172
第四节生物碱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174
一、生物碱的提取174
二、生物碱的分离、纯化175
三、生物碱的鉴定与结构测定177
第五节典型生物碱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179
一、麻黄碱179
二、乌头碱181
三、长春花碱183
思考题185
参考文献185

第八章天然醌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187
第一节概述187
第二节醌类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188
一、苯醌188
二、萘醌188
三、菲醌189
四、蒽醌189
第三节醌类化合物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192
一、物理性质192
二、化学性质192
三、生物活性194
第四节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195
一、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195
二、醌类化合物的鉴定197
第五节典型醌类化合物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202
一、大黄蒽醌202
二、紫草萘醌205
思考题208
参考文献209

第九章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210
第一节概述210
一、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210
二、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植物生理活性物质210
三、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药用生理活性211
第二节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211
一、简单苯丙素的分类与结构211
二、香豆素的分类与结构212
三、木脂素的分类与结构215
第三节简单苯丙素、香豆素和木脂素化合物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220
一、简单苯丙素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220
二、香豆素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221
三、木脂素的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224
第四节简单苯丙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226
一、简单苯丙素的提取、分离、纯化226
二、简单苯丙素的鉴定228
三、香豆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228
四、木脂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230
第五节典型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利用231
一、丹参素的开发及利用231
二、连翘苷的开发及利用232
思考题234
参考文献234

第十章其他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开发及利用236
第一节氨基酸和蛋白质236
一、氨基酸236
二、蛋白质238
第二节植物激素、昆虫激素和农用天然产物240
一、植物激素240
二、昆虫激素242
三、农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244
第三节鞣质246
一、鞣质的分类246
二、鞣质的性质248
三、鞣质的生物活性249
四、鞣质的提取与分离250
五、鞣质的检识250
第四节海洋天然产物251
一、海洋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学活性及药物开发251
二、海洋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实例254
思考题256
参考文献256

第十一章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257
第一节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程序257
一、天然生物活性药物的注册分类257
二、现代创新药物研究开发过程258
三、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开发新药的六种方式260
第二节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的方法261
一、有机概念图及其应用261
二、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研究方法265
第三节天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修饰与改造266
一、天然化合物的合成267
二、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与改造267
思考题270
参考文献270

内容摘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制备技术、多糖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天然萜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甾体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天然生物碱的开发与利用、天然醌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其他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本书在每章后还附有思考题,以供同学们学习巩固。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性和应用性较强,是生物技术、生物医药、食品等专业师生、科研人员的良好参考书。

主编推荐

1.介绍了天然生物活性物质资源概况、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制备技术、多糖、 萜类与挥发油、甾体类化合物、黄酮、生物碱、醌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其他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天然活性成分的开发等内容;2.校企联合编写,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创新性、应用性。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