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学总论(第二版)
  • 刑法学总论(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法学总论(第二版)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0.45 7.5折 54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黎宏

出版社法律

ISBN9787511897060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4元

货号30446420

上书时间2023-08-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总论部分讲述刑法的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主观要件、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刑罚的裁量、执行与消灭等内容。

作者简介
黎宏,1966年8月生,湖北罗田人。武汉大学法学学士、法学博士,日本同志社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新世纪人才计划”,曾获“首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荣誉。独著有:《不作为犯研究》、《单位刑事责任论》、《刑法总论问题思考》、《日本刑法精义》(第二版)、《刑法学》等;独译有:《刑事政策学》(新版)、《刑法讲义总论》(新版第二版)、《刑法讲义各论》(新版第二版)、《刑法学基础》。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同志社法学》(日本)等中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作为留学国外多年的学者,黎宏能够理性地看待国内外刑法学挚念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从刑法学上的一切争论,均源于刑法所具有的保护法益机能和保障人权机能之间与生俱来的紧张与冲突的观念出发,提出刑法学应当以追求其二者之间的妥当平衡为己任。具体而言,就是对犯罪判断进行严密分工,在外在的社会危害性的认定上,仅只考虑行为所导致的法益侵害结果等客观方面的内容,而将行为当时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全部作为判断行为人内在主观责任的有无和大小的依据,并据此对我国现行的犯罪论体系的改造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求真务实的学问态度和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学术观点在学界有较大影响。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渊源与分类
第二节刑法的性质、目的和机能
第三节刑法的规范、体系与解释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
第二节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第三节罪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四章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概说
第二节犯罪构成
第五章犯罪构成客观要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内容
第三节排除社会危害性事由
第六章犯罪构成主观要件
第一节责任原则
第二节责任能力
第三节犯罪故意
第四节犯罪过失
第五节认识错误
第六节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第七节期待可能性
第七章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犯罪预备
第三节犯罪未遂
第四节犯罪中止
第八章共同犯罪
第一节共同犯罪的概念、处罚根据和本质
第二节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第三节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四节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
第五节共同犯罪的特殊问题
第九章罪数
第一节罪数的区分
第二节本来的一罪
第三节法定的一罪
第四节处断的一罪
第十章刑罚理论和刑罚制度
第一节刑罚理论
第二节刑罚的种类
第十一章刑罚的裁量
第一节量刑的概念和一般原则
第二节量刑情节及其适用
第三节量刑方法
第四节累犯、自首、坦白和立功
第五节数罪并罚
第十二章刑罚执行制度
第一节刑罚执行概述
第二节缓刑
第三节减刑与假释
第十三章刑罚的消灭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时效
第三节赦免

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厚积薄发、博观约取之作。《刑法学总论》是作者所著《刑法学》第一版中总论部分的修订再版。
  本书有清晰的指导思想和体系,作者秉持“西方学说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宗旨,力图做到以我国刑法适用中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力阐述对解决问题具有意义的学说,并结合我国实际案例或者国外经典案例,以期将抽象观念或概念转变为生动、具体的内容。
  本次新版,继续以结果本位刑法观为前提,兼顾我国当今刑事立法不断扩张的现实,对刑法条文进行更大限度的灵活解释。内容方面,除了增补《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内容以及近年来的司法解释,还对学界的新成果进行介绍评说,补充作者的新思考,修正和本书理论体系以及逻辑结构不一致的观点,具体体现在风险社会刑法观下的法益论的应对、法益侵害说和规范违反说之争、不真正不作为犯、刑法因果关系论、未遂犯与不能犯的区分标准、共同犯罪、罪数论等各个方面。
  本书以范式法学教科书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适合法学本科教学使用,并可为研究生及相关实务人员提供有益指导。

精彩内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