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试验(第四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气试验(第四版)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9.73 8.1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陈天翔//温定筠//王寅仲//海世杰|责编:孙世通

出版社中国电力

ISBN9787519862725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31677287

上书时间2023-08-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天翔,工学博士,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曾在电力企业工作近二十年,从事电气试验等工作,担任过高压试验班班长、专责工程师、副处长等。曾获省科技进步奖和企业科技进步奖等奖项9项。近5年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等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8项,完成各类科研经费1500多万元;主编电力技术培训教材4部;在中文核心以上杂志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40多篇,15篇被EI收录;获得专利40多项。2017年负责建成目前国内高校最z大的百万伏高压试验大厅,从事1100千伏GIS、GIL等特高压设备的研究性试验工作。 王寅仲,高级工程师,196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一直在大唐西固热电厂一线从事电气试验技术工作和发电机组的检修工作,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和高超的技术。 温志筠,高级工程师,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高电压技术专业,在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从事高压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设备技术监督和状态评价等工作,甘肃省电力公司优秀专家,国家电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 海世杰,在甘肃电力检修公司工作,担任过高压试验班班长、专责工程师和工区生产组长等工作,从事110-750千伏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近三十年,长期负责大型变电站和超高压电力设备的现场试验和检修任务,熟悉新的电力设备和新的电气试验技术,具有丰富现场经验。

目录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一篇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
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第一章 预防性试验的基本知识3
 第一节 预防性试验的意义3
 第二节 电气试验的分类3
 第三节 电气试验人员应具备的素质4
 本章提示6
 本章重点7
 复习题7
第二章 电气绝缘试验基础知识8
 本章提示12
 本章重点12
 复习题12
第三章 气象条件对电力设备试验的影响和采取的技术措施13
 本章提示16
 本章重点16
 复习题16
第四章 电气设备外绝缘放电电压大气条件校正17
 本章提示18
 本章重点18
 复习题18
第五章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19
 第一节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测量的原理19
 第二节 绝缘电阻表的种类和负载特性21
 第三节 影响绝缘电阻的因素21
 第四节 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其注意事项23
 第五节 绝缘电阻表的类型和特点23
 本章提示25
 本章重点25
 复习题25
第六章 直流泄漏电流试验及直流耐压试验26
 第一节 直流泄漏电流试验及直流耐压试验的原理及特点26
 第二节 试验设备及接线27
 第三节 影响泄漏电流测量的因素30
 第四节 异常现象分析及注意事项33
 本章提示34
 本章重点34
 复习题34
第七章 介质损耗因数tanδ试验35
 第一节 tanδ测量的原理和意义35
 第二节 测量tanδ的仪器38
 第三节 电磁场干扰下的tanδ试验40
 第四节 影响tanδ测量的因素43
 第五节 新型介质损耗测试仪的特点47
 本章提示47
 本章重点47
 复习题47
第八章 交流耐压试验48
 第一节 交流耐压试验的目的与意义48
 第二节 交流耐压试验的方法49
 第三节 交流高压的测量53
 第四节 交流耐压试验的操作要点及异常现象分析56
 第五节 新的交流耐压试验方法58
 第六节 交流耐压试验频率选择60
 本章提示60
 本章重点60
 复习题61
第二篇 各类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
第九章 电力变压器试验65
 第一节 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65
 第二节 介质损耗因数tanδ及电容量试验69
 第三节 交流耐压试验75
 第四节 直流电阻试验77
 第五节 变比试验82
 第六节 变压器的极性和组别试验86
 第七节 空载试验89
 第八节 变压器感应电压试验95
 第九节 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100
 第十节 铁芯(有外引接地线的)绝缘电阻试验105
 第十一节 变压器分接开关试验107
 第十二节 变压器绝缘纸(板)含水量测量110
 第十三节 变压器油流带电试验110
 第十四节 变压器负载试验113
 第十五节 变压器零序阻抗测量119
 第十六节 变压器冷却系统电动机吸收功率测量120
 第十七节 变压器消磁试验120
 第十八节 变压器直流偏磁检测121
 第十九节 基于热电效应的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检测123
 第二十节 变压器短路试验124
 第二十一节 换流变压器直流电压极性反转试验127
 本章提示134
 本章重点134
 复习题134
第十章 变压器局部放电测量试验135
 第一节 局部放电机理135
 第二节 试验要求138
 第三节 局部放电测量原理及接线140
 第四节 局部放电测量系统142
 第五节 抗干扰措施143
 第六节 局部放电源定位146
 第七节 试验加压回路150
 第八节 试验加压设备155
 第九节 试验实例158
 本章提示162
 本章重点162
 复习题162
第十一章 互感器试验163
 第一节 电压互感器绝缘试验163
 第二节 电流互感器绝缘试验171
 第三节 互感器特性试验174
 第四节 充油电流互感器干燥176
 第五节 充油电压互感器干燥177
 第六节 电流互感器铁芯退磁试验178
 本章提示179
 本章重点179
 复习题179
第十二章 断路器和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试验180
 第一节 绝缘电阻测量180
 第二节 真空断路器交流耐压试验180
 第三节 断路器分、合闸速度测量181
 第四节 断路器导电回路直流电阻测量182
 第五节 真空断路器真空度试验183
 第六节 SF6断路器和SF6封闭式组合电器(GIS)交流耐压试验183
 第七节 GIS设备回路电阻测量190
 第八节 GIS同频同相交流耐压试验192
 本章提示194
 本章重点194
 复习题194
第十三章 套管试验195
 第一节 测量绝缘电阻195
 第二节 介质损耗因数tanδ和电容量测量195
 第三节 交流耐压试验199
 第四节 电容式套管测量小套管试验199
 本章提示200
 本章重点200
 复习题200
第十四章 电容器试验201
 第一节 测量绝缘电阻201
 第二节 介质损耗因数tanδ和电容量测量202
 第三节 交流耐压试验204
 第四节 冲击合闸试验205
 第五节 并联电阻值自放电测量法205
 本章提示206
 本章重点207
 复习题207
第十五章 避雷器试验208
 第一节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绝缘试验208
 第二节 避雷器基座及放电计数器试验210
 第三节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运行监测212
 第四节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工频参考电压试验212
 本章提示213
 本章重点213
 复习题213
第十六章 电力电缆试验214
 第一节 绝缘电阻测量214
 第二节 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214
 第三节 电力电缆相别的检测216
 第四节 电缆故障检测216
 第五节 橡塑电缆耐压试验224
 第六节 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225
 本章提示229
 本章重点229
 复习题229
第十七章 绝缘子试验和防污闪试验230
 第一节 测量绝缘电阻230
 第二节 交流耐压试验230
 第三节 防污闪技术231
 第四节 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试验232
 本章提示235
 本章重点235
 复习题235
第十八章 绝缘油和SF6气体236
 第一节 绝缘油质量要求236
 第二节 绝缘油及其用途236
 第三节 绝缘油的老化分析237
 第四节 水分对绝缘油的影响237
 第五节 对绝缘油进行化学分析的意义239
 第六节 绝缘油的电气试验239
 第七节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故障判断方法242
 第八节 分析变压器绝缘油中微量金属含量判断变压器故障部位251
 第九节 SF6气体的性质253
 第十节 SF6气体的用途254
 第十一节 温度对SF6气体湿度的影响255
 本章提示258
 本章重点258
 复习题258
第十九章 接地装置试验259
 第一节 测量接地阻抗的原理259
 第二节 接地阻抗的测量260
 第三节 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试验262
 第四节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263
 第五节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测量264
 第六节 输电线路杆塔工频接地阻抗测试266
 第七节 水电阻率测量268
 第八节 直流接地极接地电阻、地电位分布、跨步电压和分流的测量269
 本章提示273
 本章重点273
 复习题273
第二十章 母线试验及定相试验274
 第一节 母线试验274
 第二节 定相试验274
 本章提示276
 本章重点276
 复习题276
第二十一章 同步发电机试验277
 第一节 定子和转子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277
 第二节 定子绕组泄漏电流测量和直流耐压试验281
 第三节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282
 第四节 测量定子绕组槽部线圈防晕层对地电位287
 第五节 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检查287
 第六节 定子和转子绕组直流电阻试验289
 第七节 测量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290
 第八节 发电机空载和短路特性试验291
 第九节 发电机轴电压测量292
 第十节 发电机相序测定293
 第十一节 定子铁芯磁化试验293
 第十二节 转子一点接地试验297
 第十三节 转子绕组匝间绝缘短路试验301
 第十四节 测量定子绕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值304
 第十五节 汽轮发电机组退磁试验306
 第十六节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特性试验308
 第十七节 定子绕组断股试验312
 第十八节 转子绕组单开口变压器匝间短路试验313
 第十九节 发电机零序电抗试验315
 第二十节 定子绕组端部电晕检测试验317
 本章提示325
 本章重点325
 复习题325
第二十二章 交流电动机试验326
 第一节 定子绕组的极性检查试验326
 第二节 定子绕组匝间绝缘试验328
 第三节 鼠笼电动机转子笼条故障检查329
 第四节 绕组的直流电阻试验329
 第五节 试验判断异步电动机旋转方向330
 第六节 电动机干燥试验331
 第七节 电动机空载试验333
 第八节 电动机短路试验335
 第九节 电动机接地故障检测337
 第十节 电动机断线故障点的查找试验338
 本章提示339
 本章重点339
 复习题339
第二十三章 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测量340
 本章提示350
 本章重点350
 复习题350
第二十四章 输电线路试验351
 第一节 输电线路接头连接测量351
 第二节 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351
 第三节 架空线路绝缘电阻测量357
 第四节 波阻抗测量357
 本章提示360
 本章重点360
 复习题360
第二十五章 电抗器试验361
 第一节 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361
 第二节 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耐压试验364
 本章提示366
 本章重点366
 复习题366
第三篇 绝缘在线监测方法

第二十六章 电容型设备带电测试369
 第一节 电容量的测量369
 第二节 中性点不平衡电压的测量371
 本章提示372
 本章重点372
 复习题372
第二十七章 电压互感器的绝缘在线监测373
 第一节 串级式电压互感器绝缘的带电测试373
 第二节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电压测量373
 本章提示374
 本章重点374
 复习题374
第二十八章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375
 本章提示386
 本章重点386
 复习题386
第二十九章 变压器油在线监测387
 本章提示388
 本章重点388
 复习题388
第三十章 红外成像技术检测电力设备热故障389
 第一节 红外成像技术检测电力设备热故障的理论389
 第二节 电力系统热故障分类、检测方法及优缺点390
 第三节 红外成像技术专用名词391
 第四节 红外成像技术判断方法和缺陷处理391
 第五节 红外成像技术现场检测的要求392
 第六节 现场红外成像测温操作方法393
 第七节 悬式绝缘子红外成像检测394
 本章提示395
 本章重点395
 复习题395
第三十一章 其他行业检测技术在电力设备试验中的应用396
 第一节 X光射线检测技术396
 第二节 SF6气体分解物化学检测396
 第三节 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查397
 第四节 紫外成像检测技术397
 本章提示401
 本章重点401
 复习题402
第三十二章 试验报告403
 第一节 误差分析403
 第二节 试验数据处理404
 第三节 编写试验报告405
 本章提示406
 本章重点406
 复习题406
附录A 电流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407
附录B 电压致热型设备缺陷诊断判据409
附录C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411
附录D 常用材料发射率的参考值413
参考文献414

内容摘要
近两年来,电网有了很大的发展,电气试验技术和试验设备仪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本书在《电气试验》(第三版)内容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和充实更新,增加了特高压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检测技术和特高压电力设备(变压器、GIS、GIL等)制造的研究性试验、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技术等内容;新增了4章和27节内容;继续保持原书通俗易懂,结合生产实际、现场实践经验丰富、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特色,使本书内容更新,更加丰富全面,使用和参考价值更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