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8.77 6.0折 4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启春 主编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214866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31095417

上书时间2023-08-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讲  历史循环与殖民侵略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清朝统治的衰落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三)闭关政策
二、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
(一)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
(二)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三、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
(一)鸦片战争后统治集团的认识
(二)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的变迁
(三)鸦片战争前后社会的变迁
四、清代中国的成功与失败
(一)超级大国:18世纪的中国
(二)堕入深渊:19世纪的中国
(三)不同道路:18—19世纪中国和英国的技术
(四)技术与国运:中国与西欧两次战争的不同结局
五、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讲  传统阶级的自救与抗争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三)《天朝天亩制度》
(四)《资政新篇》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六)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二、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三)洋务运动派别分析
(四)洋务运动的开展
(五)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第三讲  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
一、戊戌维新
(一)戊戌维新兴起和夭折
(二)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二、辛亥革命
(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出现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旧民主主义终结
第四讲  工人阶级的成长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陈独秀为什么要掀起新文化运动
(一)第一次思想革命——从“选学妖孽”到“康粱派”
(二)第二次思想革命——向“革命民主派’’的转变
(三)注重思想启蒙,建设共和国家
二、马克思主义何以在中国广泛传播
(一)一战与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怀疑
(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与中国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
本质的再认识
(三)十月革命与“以俄为师”的转向
(四)中国先进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初心不改
(一)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与一大的召开
(二)不忘初心与信念坚守——从一大代表的归宿说起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第五讲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一、从两党合作走上两党分裂
(一)国民党革命性的丧失
(二)国民党丢掉大陆
二、土地革命、解放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
(一)遵义会议与共产党的成熟
(二)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三、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
(一)科学理论武装
(二)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
(三)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拼搏
(四)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第六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略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一)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
(二)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三)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二、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奋起反抗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抗日救亡运动和两党之间的部分合作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四)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三)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二)敌后战场和游击战争
(三)坚持和巩固统一战线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五)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的推进
(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五、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第七讲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初步探索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二)为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而奋斗
(三)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二、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良好的开局
(二)“大跃进”及其纠正
第八讲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出现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纲领的制定
(二)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三)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四)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发展
(四)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
(二)以中国梦引领中华民主伟大复兴
(三)协调推进“四 

内容摘要
 本书内容以教育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指南》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团队教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以专题形式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在每一专题中注重针对性和前沿性,提倡把理论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