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诗婢家(前尘忆梦画成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寻找诗婢家(前尘忆梦画成都)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9.56 6.8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峥 著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ISBN9787546428277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31199360

上书时间2023-08-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

目录
艺术滋养城市的百年回望
《寻找诗婢家》序
自序
序章
一诗一画一菜一汤
诗家律手在成都
蜀艺春秋
四川美术协会
鸿文嘉谟
双雄会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夹江纸
蜀风流香
逝者如斯
弘文究理,茹古涵今
大轰炸
民为邦本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通往奴役之路
心灯点燃心灯,微光照亮微光
大清御史赵香宋
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臣
物不得其平则鸣
革命靠自觉
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智珠在握
振翮高飞
荒蛮故事
白衣胜雪,才冠三梁
梁木不坏,哲人不萎
乡愁
开放于刹那,凋谢于无涯
敦,大也;煌,盛也
面壁者
悠悠绘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海上传奇
才子佳人
魂归道山
尾声
后记:甘为诗婢,再奏风雅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吕峥以店写城、以人写事,把诗婢家置于中国历史和巴蜀文化的背景之下,散点透视式地描写成都的岁月变迁。从孟昶遍种芙蓉到“扬一益二”之说,从李劫人的《死水微澜》到被赵雷唱火的小酒馆,从“西蜀画派”到“花间词派”,从“川剧界莎士比亚”黄吉安到发动“广汉起义”的罗世文、曹荻秋、车耀
先,从成都第一家公共游泳池女大学生高台跳水到“范哈儿”率足球队到少城公园比赛,从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新兴专业到英国人丁克生兴办奶牛场,从抗战高校内迁到陈寅恪、吴宓等大家云集——吕峥勾勒出诗婢家在成都的百年进程中丰富而鲜活的生长背景,也证明了只有在这方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土
地上,才可能孕育出与荣宝斋、朵云轩、杨柳青齐名的诗婢家。

精彩内容
 一诗一画一菜一汤锦城谍影张允和看见诗婢家的那条街叫羊市街,清初是皇城(今天府广场以北,老成都的政治和地理中心)北门外的回民聚集区,因羊市而得名。
民国初年,羊市街的膻味被墨香取代,书店林立,有“川剧界莎士比亚”之称的戏曲家黄吉安即居住于此。
诗婢家1936年迁到羊市街北侧,附近有条并不起眼的羊市巷,是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的祖宅所
在地。
迁址是郑次清之子郑伯英的决定,也正是在他手上,惨淡经营的诗婢家被发扬光大。
然而,早年的郑伯英对裱画一无所知。
人靠衣装马靠鞍,三分字画七分裱。装裱不仅能延长作品的寿命,还锦上添花地提升其格调与价值,更推动了书画艺术在明、清两朝从庙堂走向民间。
20世纪30年代,成都的装裱行业兴旺发达,但90%的铺面都在做“红货”。
所谓红货,主要指红白喜事里的对联。由于民间需求量大,故销路不愁

与之相对,经营“白货”的则只有十几家,因为无论揭裱旧画还是装裱新画,技术含量都不低(清初朝廷需用裱工,曾命苏州特送四人,至内务府报到后发下细腰葫芦一枚,考他们在葫芦中裱一层里子),市场相对小众。
“五老七贤”(泛指民国川中最有名望的十几位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