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师生存手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建筑师生存手记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2.22 7.2折 5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松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21515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0665623

上书时间2023-08-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幕 理想与坚守
学建筑,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
毕业十年后的我们
成长就是把逃过的课,一点点补回来
实习生万象
最后大家都去了房地产
老九门
罗小姐小事记•一

第二幕 最好的修行
投标,一个建筑师的成人礼
教授级高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王澍叔叔的花式秀恩爱
项目汇报记
龙头专业的烦恼
一切首层没有卫生间的商业都是耍流氓
罗小姐小事记•二

第三幕 历历而万乡
罗小姐在香港(上):似是故人来
罗小姐在香港(下):难得有情人
东京女子建筑图鉴(1):大教堂时代
东京女子建筑图鉴(2):超高层的诱惑
我在济南逛园子,听赵孟頫说此处有白玉壶
南京,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罗小姐小事记•三

第四幕 红尘中作伴
上海,PSA,苏州,裕兴记,钟书阁,以及其它
仙履奇缘之,爱的代价
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我写作时我在想什么
苏州园林之不完全指南
我看青山多妩媚
罗小姐小事记•四

第五幕 鸿雁有来书
我们曾经都是迷茫的宠儿   
不知名的演员到底有没有观众
面试那些事儿
角色扮演与有效分配时间
那些男孩教我们的事
一个关于建筑的梦想
罗小姐小事记•五

后记 明月松间照

内容摘要
建筑师罗小姐的新作《建筑师生存手记》与《将建筑进行到底》《世间唯建筑与旅行不可辜负》组成青年建筑师的成长三部曲。她以建筑师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体验为蓝本,剥茧抽丝地描绘与记录了青年建筑师的非典型生存状态。关于成长的迷茫与焦虑,人生际遇的出其不意,旅途中的百感交集……都可以在罗小姐幽默诙谐的文字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精彩内容
 学建筑,是我一生最正确的选择我从未想过,我会走上建筑这条路。
也从未想过,竟然一不小心走到了今天。
命运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事先给你设定好一处起点,再用一双有力的手,朝着早已限定好的方向,推动着你,一步一步向前。
不知从何时起,在建筑业内部开始流传这样两组源头不明的对话。
第一组:A(行外)问:“我娃今年要高考了,他想学建筑,您在这个行业从业这么久,您觉得搞建筑这玩意儿靠谱吗?
”B(行内)答:“嗯,如果是亲生的,就不要学建筑啦!”第二组:A(行外)问:“听说你娃今年要高考了,是不是想让他子承父业喔?”B(行内)答:“打住!说什么呢?我这娃可是亲生的!”此处留下,目瞪口呆的娃……高考填报志愿的前夕,看到太多的舆论误导,直指建筑学甚至建筑师这个职业为夕阳行业。甚至还有姑娘说,既然大家现在如此唱衰建筑学,那……咱们现在报考建筑,就相当于“抄底”了吧?嗯,好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所谓“抄底”的专业。
坊间的传说是这样的:他每天工作到深夜,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她每个周末都要加班,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他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年,一个标都没投中,年底的收入交不起来年的房租;隔壁所那么可爱的结构男,前天脑溢血住进了医院;楼上规划院的张三,女朋友竟然跟一个“码农”好上了……这些故事,或多或少都曾经在我们身边真实地上演过。我们摇头,抱怨,甚至开始怀疑,是否选错了道路?曾经的笃定变成了摇摆不定,我们的未来在哪里?我们将要
走向何方?
必须要承认的是:学建筑,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选择一种职业,选择一种人生。要有心理准备的是,建筑师这个职业,从20岁到80岁都将肩负着较高强度的工作,钻研的过程绵长而周折,但辛苦中往往透着快乐。
诺曼·福斯特事务所在官方平台上每日发布福斯特爷爷的日常,这位泰晤士河岸的男爵,虽现已八十高龄,但几乎每天都在工作。最常见的场景就是,福斯特先生身穿各色花式衬衫,左手执笔,在游艇上、在书房里、在吊床上、在彩虹充气小鸭中……专注地画着草图。
从福斯特先生案头上的摆件来看,他有可能是个严重的“笔控”。只要他在画图,手边,永远摆着花里胡哨的各色绘图笔,雨露均沾,很少重样儿。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小细节:他坚持晨起工作;他拥有骚情洋溢的红色笔袋;他喜欢边画图边吃零食他爱用大号的白纸本;他酷爱户外运动,擅长骑行、皮划艇、滑雪……呜呼!他身材真好。(此处掩面……)这位年事已高的花样男子是个如此热爱生活的人,而建筑,并不是单一而孤立地存在,而是完全融入他的生活之中,看样子,这位“80后”(80岁以后统称“80后”),也许会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十月的上海,看了一场之前并没有进行大肆宣传的建筑展:栖居的庆典,真实·虚拟·想象——巴克里希纳·多西建筑回顾展。多西也是这样一个电力十足的老年美男子,这位90岁的老先生,有着与日本现代建筑设计鼻祖前川国男先生一样的身世。二十几岁时,师从柯布西耶,之后回到印度当柯布西耶在地项目的驻场建筑师,并在这之后60余年的时间里,于自己的故土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地域性相结合并发扬光大。他说他有三位精神爱豆:柯布西耶、路易斯·康和泰戈尔。
穿过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展廊入口,我独自坐在被黑布遮蔽的简陋的暗房里看多西爷爷的影像,这位慈祥的老者,用一生的时间在钻研着一栋又一栋的房子,真诚且令人动容。他在桑珈建筑师工作室设计了一个圆形的纪念碑,以此纪念曾经立于此处的一株芒果树;他认为建筑是鲜活的,它将永存逝去之物,并不断地生长蔓延……我瞬间明白了,建筑,是付出是给予,是怀念是呈现。因为热爱,影像里的每一帧,他都是幸福的,那种幸福感掩饰不了,也装不出来。
职业建筑师,有一个奇怪的共性,段位越高,越能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保持较高的颜值。并且这颜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指数递增。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许多著名建筑师年事已高,却依旧风度翩翩,颠倒众生(比如弗兰克·盖里)。建筑设计维系着一个人终生的修养与容貌的提升,建筑师步入中年后,即是爱情杀手,所到之处,无往不利。
也许你会跳出来反驳,上面的二位老者,立于“食物链”的顶端,建筑之于普通的建筑师,是沉重的负荷,是斩不断的桎梏,是挥之不去的疲惫枷锁。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