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进润滑技术及应用
  • 先进润滑技术及应用
  • 先进润滑技术及应用
  • 先进润滑技术及应用
  • 先进润滑技术及应用
  • 先进润滑技术及应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进润滑技术及应用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21.94 8.2折 149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亨耀

出版社机械工业

ISBN9787111713272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49元

货号31642451

上书时间2023-08-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林亨耀,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广州市联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1965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系,1977年作为首次中国摩擦学代表团成员赴欧洲参加国际摩擦学学术会议,1978年作为获奖代表和广东省杰出青年科技人员赴人民大会堂出席首届全国科学大会,1983—1986年通过全国统考由国家公派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留学,从事有关摩擦学和润滑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1984—1986年被我国驻英国大使馆委任为伦敦地区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主席,1990—1991年,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任的中方摩擦学专家组组长赴赫尔辛基执行中国、芬兰两国政府间的摩擦学科技合作项目。1992—1996年,任机械部广州机床研究所(现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技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2003年成立广州市联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国内外发表摩擦学和润滑技术方面的科技论文40余篇,多次出国考察和参加国际摩擦学学术交流会。出版专著(含合著)6部,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项。

目录
序前言第1章摩擦、磨损和润滑1.1摩擦1.1.1摩擦分类1.1.2摩擦接触1.1.3摩擦机理1.1.4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1.2磨损1.2.1磨损的主要类型1.2.2影响磨损的主要因素1.2.3磨损形式的转化1.2.4减少磨损的途径1.3润滑1.3.1润滑的作用1.3.2润滑的类型1.3.3润滑状态判定1.3.4流体动压润滑1.3.5流体静压润滑1.3.6流体动静压润滑1.3.7弹性流体动力润滑1.3.8气体润滑1.3.9边界润滑1.3.10“爬行”现象1.3.11润滑脂润滑1.3.12超滑理论参考文献第2章润滑油基础油2.1润滑油基础油的化学组成和性能2.2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方法2.3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及应用参考文献第3章润滑油的主要添加剂3.1洗涤剂3.2分散剂3.3抗氧抗腐剂3.4黏度指数改进剂3.5极压抗磨剂3.6防锈剂3.7油性剂3.8抗泡剂3.9乳化剂和破乳剂3.10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状况参考文献第4章重要的工业润滑油品种及其应用4.1内燃机油4.2齿轮油4.3液压油与液力传动油4.3.1液压传动基础4.3.2液压系统对液压油的性能要求4.3.3液压油分类规格4.3.4液压油的主要品种4.3.5液力传动油(又称动力传动油)4.3.6液压液的选择原则4.3.7航空液压油4.3.8液压油磨粒检测新方法4.4压缩机油4.4.1压缩机概述4.4.2压缩机油4.5冷冻机油4.5.1制冷压缩机概述4.5.2制冷压缩机润滑的特点4.5.3冷冻机油的应用及注意事项4.6汽轮机油4.6.1概述4.6.2汽轮机油的性能要求4.6.3汽轮机油的分类4.6.4汽轮机油的品种及组成4.6.5汽轮机油的选择及使用管理4.7(高温)链条油参考文献第5章润滑脂及其工业应用5.1润滑脂的组成与结构5.2润滑脂的生产工艺5.3润滑脂的主要品种及工业应用5.4润滑脂的性能及评定方法参考文献第6章润滑剂及应用技术6.1合成润滑剂6.1.1概述6.1.2合成润滑剂的分类与特性6.1.3合成润滑剂的主要品种及应用6.1.4新型合成润滑剂研究进展6.2固体润滑材料6.2.1概述6.2.2固体润滑剂的特性和优缺点6.2.3固体润滑剂的种类6.2.4固体润滑剂的使用方法及选用原则6.2.5几种常用固体润滑剂6.2.6固体润滑机理6.2.7固体润滑材料的应用6.2.8固体润滑剂在空间机械中的应用6.2.9固体润滑材料在医药工程中的应用6.2.10其他常用固体润滑材料6.2.11添加固体润滑剂的油脂6.3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工艺润滑技术6.3.1概述6.3.2金属材料塑性成形中的摩擦机理分析6.3.3金属塑性成形工艺润滑剂的选用原则6.3.4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工艺润滑剂6.3.5金属塑性成形加工工艺润滑技术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第7章金属加工用油(液)7.1金属切削加工用润滑剂7.2金属加工液的主要功能7.3金属加工液的主要分类7.4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的主要区别7.5金属加工切削液的选用原则7.6切削液的废液处理7.7切削液润滑性能的实验室评定方法7.8金属加工液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第8章绿色润滑剂概述8.1绿色润滑剂的定义8.2绿色润滑剂的发展及生态标志8.3绿色润滑剂的组成8.4绿色润滑剂的应用案例参考文献第9章绿色润滑油用基础油9.1绿色润滑剂基础油的特性9.2润滑油基础油的生物降解性9.3植物油的特性及改性方法9.4菜籽油酯化制备润滑油基础油9.5脂肪酸甲酯环氧化制备润滑油基础油9.6聚α-烯烃(PAO)9.7聚醚(PAG)9.8烷基萘参考文献第10章绿色润滑油添加剂10.1概述10.2纳米润滑添加剂10.3有机硼酸酯10.4磷-氮(P-N)型极压抗磨剂10.5硼-氮(B-N)型润滑添加剂10.6环氧油酸甲酯润滑添加剂10.7液晶润滑添加剂10.8绿色水基润滑添加剂10.9绿色环保多功能添加剂的开发现状参考文献第11章绿色润滑剂及其工业应用11.1概述11.2绿色金属加工液11.3食品加工机械用食品级润滑剂11.4绿色液压油11.5发动机用绿色润滑油11.6生物降解润滑脂(绿色润滑脂)参考文献第12章绿色润滑剂的生物降解性及评定方法12.1绿色润滑剂的生物降解特性12.2润滑剂生物降解性与结构及组成的关系12.3绿色润滑剂生物降解性评定方法参考文献第13章油雾润滑13.1油雾润滑系统的结构13.2油雾润滑的特点13.3油雾润滑的应用及案例13.4影响油雾润滑效果的主要因素13.5油雾润滑对润滑剂的要求13.6油雾润滑的优点参考文献第14章油气润滑14.1概述14.2油气润滑的原理14.3油气润滑的优点及特性14.4油气润滑主要性能参数14.5REBS集中润滑14.6油气润滑的应用参考文献第15章微量润滑15.1概述15.2微量润滑的工作原理15.3微量润滑机理和雾粒特性15.4微量润滑的特点15.5微量润滑的应用15.6微量润滑加工用润滑油15.7低温微量润滑15.8低温微量润滑的应用参考文献第16章气体润滑16.1概述16.2气体润滑的原理16.3气体润滑的优点及应用16.4气体轴承——气体润滑的核心产品16.5气体润滑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第17章全优润滑管理17.1概述17.2全优润滑的内涵和特点17.3全优润滑体系建设17.4应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进行全优润滑管理17.5预知维修体系(PMS)——全优润滑方式的主要组成部分17.6全优润滑管理的典型应用案例17.7IT时代预知维修技术发展的动向参考文献第18章纳米润滑技术及应用18.1概述18.2纳米微粒的基本特性及制备技术18.3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应用实例18.4自修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应用18.5摩擦磨损自修复添加剂展望18.6纳米材料的润滑机理18.7“超滑”概念的提出18.8微纳米润滑材料的特点18.9纳米润滑材料的应用参考文献第19章仿生润滑剂及减阻技术的应用19.1概述19.2人体关节的组成与生物摩擦学19.3人工关节的润滑技术及展望19.4骨关节仿生滑液及其应用19.5仿生润滑技术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应用19.6仿生表面减阻技术的应用19.7仿生减阻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参考文献第20章薄膜润滑技术20.1概述20.2薄膜润滑概念的提出20.3薄膜润滑的特性20.4薄膜润滑技术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第21章新兴产业和特殊产业领域的润滑技术21.1风电机组的磨损与润滑21.2工业机器人用润滑材料21.3无人机润滑21.4高速铁路轮轨及车辆的润滑问题21.5地铁车辆及地铁工程关键设备润滑问题21.6核电站关键设备的润滑问题21.7航空航天领域的润滑问题21.8新能源汽车对润滑的要求参考文献第22章设备润滑管理及润滑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22.1概述22.2润滑系统油液监测诊断技术22.2.1油液污染度监测22.2.2磁塞监测技术22.2.3光谱监测技术22.2.4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子)监测技术22.3铁谱监测诊断与技术22.4铁谱读数与数据处理22.5在线油液监测技术22.5.1磨损在线监测技术22.5.2油质在线监测技术22.6铁谱监测的应用案例22.6.1柴油机监测与诊断22.6.2齿轮磨损状态的监测22.6.3液压系统油液的监测与诊断22.6.4大型矿山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22.6.5重大机加工设备润滑状态监测22.6.6拉膜生产线挤出机变速器轴承故障的铁谱分析诊断22.6.7透平机组减速齿轮箱的在线铁谱监测应用示例22.6.8铁谱技术在船舶柴油机工况监测中的应用22.6.9铁谱检测技术在矿用汽车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22.7油液分析故障诊断的专家系统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摩擦、磨损、润滑、润滑油、润滑脂、润滑剂等润滑基础知识,绿色润滑、油雾润滑、油气润滑、微量润滑、气体润滑、纳米润滑、仿生润滑、薄膜润滑等润滑技术及其应用,以及新兴产业和特殊产业领域的润滑技术、设备润滑管理及润滑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等内容。本书内容较系统和全面,实用性强,先进性和环保性突出,可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本书可供润滑领域的研发人员和设备润滑管理与维修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