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家针灸学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各家针灸学说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5.25 7.6折 20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家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技

ISBN9787532301171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0元

货号31540893

上书时间2023-08-28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其中除少数教材是初次编写者外,多数是在原教材。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实、修改而编写成的。所以这套新教材也包含着前几版教材编写者的劳动成果在内。
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必须不断地予以锤炼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进一步修订作准备,使之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的高等中医药教学用书。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



目录

绪言
上篇总论
1 各家针灸学说的学术渊源和理论基础
1.1 《内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各家针灸学说的影响
1.2 《难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各家针灸学说的影响
1.3 《甲乙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各家针灸学说的影响
2 古代针灸流派
2.1 针灸流派起源的传说
2.2 战国以后的主要针灸流派
2.2.1 经学派
2.2.2 经穴考订派
2.2.3 穴法派
2.2.4 手法派
2.2.5 刺络放血派
2.2.6 重灸派
2.2.7 重针派
2.2.8 临床各科诸派
2.3 针灸流派的形成因素
2.3.1 学术发展因素
2.3.2 师承因素
2.3.3 相互影响因素
2.3.4 地区因素
2.3.5 工作对象因素
2.3.6 特定环境和条件因素
2.3.7 疗效因素
2.3.8 学科渗透因素
2.4 针灸流派对针灸医学发展的影响

中篇 各论
1 张机的针灸学说
2 王熙的针灸学说
3 葛洪的针灸学说
4 陈延之的针灸学说
5 孙思邈的针灸学说
6 巢元方的针灸学说
7 王焘的针灸学说
8 王惟一的针灸学说
9 许叔微的针灸学说
10 刘完素的针灸学说
11 张元素、张璧的针灸学说
12 何若愚的针灸学说
13 王执中的针灸学说
14 窦材的针灸学说
15 张从正的针灸学说
16 李杲的针灸学说
17 席弘、陈会、刘瑾的针灸学说
18 窦默的针灸学说
19 罗天益的针灸学说
20 朱震亨的针灸学说
21 王国瑞的针灸学说
22 徐凤的针灸学说
23 汪机的针灸学说
24 李梃的针灸学说
25 薛己的针灸学说
26 高武的针灸学说
27 杨继洲的针灸学说
28 张介宾的针灸学说
29 郑宏纲的针灸学说
30 吴亦鼎的针灸学说
31 夏春农的针灸学说

下篇 附论
1 杨上善、杨玄操、王冰对针灸学的贡献
2 《太平圣惠方》在针灸学上的价值
3 《圣济总录》在针灸学上的价值
4 庄绰对针灸学的贡献
5 闻人耆年对针灸学的贡献
6 滑寿对针灸学的贡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