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情绪信息转换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生情绪信息转换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3.56 6.0折 56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庆英|责编:刘晓红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0384711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31183726

上书时间2023-08-28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庆英,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系应用心理学专业副教授。主要专注于情绪信息的加工机制,尤其是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社会认知机制研究,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3部。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任务转换的认知研究概述
  第二节  任务转换的神经机制研究概述
  第三节  情绪对转换的影响研究概述
  第四节  情绪加工偏向研究概述
  第五节  研究设计
  第六节  研究假设
第二章  情绪信息转换的特点
  第一节  情绪效价对任务转换的影响
  第二节  情绪信息转换的行为学研究
第三章  效价强度对情绪信息转换“非对称效应”的影响
  第一节  情绪效价强度对信息转换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效价强度对相同效价的情绪信息转换的影响
  第三节  相同效价强度对不同效价的情绪信息转换“非对称效应”的影响
  第四节  不同效价强度对不同效价情绪信息转换“非对称效应”的影响
第四章  情绪信息转换“非对称效应”产生的ERP研究
  第一节  相同效价强度的情绪信息转换“非对称效应”产生的神经基础研究
  第二节  不同效价强度的情绪信息转换“非对称效应”产生的神经基础研究
第五章  情绪信息转换“非对称效应”的抑制机制
  第一节  抑制机制对情绪信息转换的影响
  第二节  抑制机制对情绪信息转换“非对称效应”的影响研究
第六章  情绪信息“非对称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一节  情绪信息转换“非对称效应”产生的认知神经基础
  第二节  靶刺激呈现时间与情绪信息转换的“非对称效应”
  第三节  任务难度与情绪信息转换的“非对称效应”
第七章  情绪信息转换研究的启发
  第一节  改变不良的情绪调节方式
  第二节  辨别中性情绪调节方式
  第三节  树立良好的情绪调节方式
第八章  结语
附  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日常生活中,当人们从事愉悦活动,转而再从事枯燥活动时所付出的认知努力,与先从事枯燥活动,再从事愉悦活动时付出的努力是有差别的,且这种差别受先前活动的愉悦或枯燥程度的影响。个体如何有效克服无关情绪任务的干扰,及时调控自身行为,完成当前任务,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生存适应性价值。本书通过改进的注意分心转换范式对情绪信息转换的特点及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性信息和负性信息之间的转换存在“非对称效应”,负性加工偏向是该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效价强度差异是该效应产生的充分条件,个体对正负效价信息的抑制差异是该效应产生的认知机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