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书治要心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群书治要心得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5.49 4.8折 32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萧祥剑

出版社中国华侨

ISBN9787511325044

出版时间2012-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2元

货号2396477

上书时间2023-08-27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萧祥剑编著的《群书治要心得》是古圣先王治国理政之精要,奠定大唐盛世之治国宝典,是世代治国安民的经验汇编,儒家修齐治平的理论大纲,是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科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下诏编辑魏徵、虞世南、褚亮、萧德言等名臣编撰。

作者简介
萧祥剑,湖南省城步县人,兰陵萧氏后裔,从事出版工作十余年,于近年接触传统文化,深受其益。2010年读到《群书治要》,先后承担《群书治要考译》《群书治要译注》的出版工作。

目录
第一章  认识《群书治要》
第二章  效法天道、天人和一:《群书治要》的天道思想
第三章  修身为本、为政以德:《群书治要》的德治思想
第四章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群书治要》的仁义思想
第五章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群书治要》的礼治思想
第六章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群书治要》的乐治思想
第七章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群书治要》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  任人唯贤、去邪远佞:《群书治要》的用人思想
第九章  德治为主、法治为辅:《群书治要》的治政思想
第十章  以民为本、注重民生:《群书治要》的民本思想
第十一章  重本轻末、去奢崇俭:《群书治要》的经济思想
第十二章  偃武修文、以德怀远:《群书治要》的军事外交思想
第十三章  虚心纳谏、忠言直谏:《群书治要》的纳谏思想
第十四章  考功按绩、励精图治:《群书治要》的吏治思想
第十五章  勤修政事、以德化灾:《群书治要》的抗灾思想
第十六章  崇善即昌、从恶必报:《群书治要》的因果思想
第十七章  齐家治国、女德为要:《群书治要》的女德思想
第十八章  居安思危、慎终如始:《群书治要》的忧患思想
第十九章  如何学习和落实《群书治要》

内容摘要
 萧祥剑编著的《群书治要心得》内容介绍:《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由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人编撰的。该书辑录了历代帝王治国的资政史料,撷取了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65种,共50余万言。书成,诚如魏徵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
对今人而言,此书虽为治国理政而编,但其中的思想对于领导干部如何为政、企业家如何治企,乃至个人如何修身齐家,都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尤其是《群书治要》所体现出的古圣先王的治国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化解世界冲突,都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
《群书治要心得》作者在阅读《群书治要》后,深感此书实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至宝。然而,《群书治要》五十万文言,对繁忙的现代人来说,非一日之功可以得览此书要旨。为此,作者以一年多来学习此书的心得,将该书主要思想进行了整理归纳,虽不能尽揽全书的精华,但对于快速领会此书的主旨,或许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诚愿我们能以诚敬之心体会古人之存心,愿先王之道惠泽天下,寰宇太平,天下大同。

精彩内容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延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瑰宝。在世界文明史上,先后出现过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等,这些古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了下来。
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传承、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典籍,其数量举世罕见。这些经典,使得中国古圣先王的圣贤教育能够世世代代培养出圣贤君子,中华民族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都后继有人,传统文化的薪火始终不灭。这些经典,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蒙受福荫,也不断传播到世界各地,给世界人民带来和谐安定。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部书,它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盛世”,而且还远渡重洋,被日本天皇和臣子奉为圭臬,创造了日本历史上的两朝盛世。然而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却在我国历史上因为失传了一
千多年,而一直鲜为人知,这部书就是——《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的。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
八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第二个月,便下令在弘文殿聚书20万卷,设立“弘文馆”,即为国家藏书之所,亦为皇帝招纳文学之士之地,集聚了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萧德言等英才,“听朝之际,引入殿内,讲论文义”,“或至夜分而罢”。每当朝廷议事之后,唐太宗便延请众人同入弘文馆,向众贤士请教治国良策,以为日后施政良方。
尽管诸贤士日夜在弘文馆轮值,但是也并不能时时随侍在太宗之侧,而且古代经典卷帙浩繁,一人很难遍览,即使是遍览群书,也恐有不得其精要
的遗憾。太宗有感于此,故而产生编撰《群书治要》的想法,对此,《新唐书?萧德言传》记载如下:“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诏魏徵、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
!’赉赐尤渥。”P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