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的慈悲(孩子的法律情怀)(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学的慈悲(孩子的法律情怀)(精)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6.51 5.4折 68 全新

库存1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建龙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56452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0189828

上书时间2023-08-2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本小册子主要收录的是近几年作者姚建龙评论未成年人法律热点事件、参与推动未成年人法治建设进程的小文章,还包括一些作者研讨会上的发言记录及媒体采访稿。虽然散失了很多,但可以说,这几年媒体关注的未成年人法律热点争议问题,大体都能在这本小册子里找到评论和回应。譬如刑事责任年龄该不该降低、嫖宿幼女罪废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校园欺凌应当如何应对、该不该公布性侵儿童罪犯的身份信息、南京虐童案判决是否正确、留美学生凌虐案的真相是什么、代孕子女监护权纠纷第1案为何能够改判、能否用电击治疗网瘾……作者给这本小册子取名《法学的慈悲——孩子的法律情怀》,既是为了与前一本小册子《法学的童真——孩子的法律视界》呼应,也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我的一些真实想法或者立场。如果对孩子都不能以慈悲为怀,那么成人社会真的应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作者简介
姚建龙,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教授,团中央(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副主编,兼任上海市禁毒法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未成年人法研究会会长、上海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理事、中国监狱协会理事、国际刑法协会会员等,受聘为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硕士生导师、教授、特邀研究员等。曾为重庆市劳教戒毒所管教民警、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等。
受聘为国际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顾问、瑞典隆德大学RaoulWalienbergInstitute中国项目顾问、中央综治委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指导专家、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课题领导小组专家,以及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河北、福建等多省市政法、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咨询专家。出版个人专著七部、法律童话一部、法学随笔一部,主编、副主编、合著著作二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上海市曙光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曾获上海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第五届)、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第十二届)、上海市禁毒先进个人、上海市曙光学者等荣誉称号。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受保护是孩子的权利
  网络时代与童年的再革命
  戒网瘾也可能是“病”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对影视明星要有污点退出机制
  鸡蛋终于从里面打破:评民政部设置未成年人保护处
  破解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稀释困境
  儿童公益组织行为准则很有必要
  罪错未成年人身份信息保密:要自律更需惩戒
  我为什么支持慈溪公开性犯罪人身份信息
  司法改革的先行者与试验田:慈溪实践
  认真对待儿童色情
  关于秦某强奸、猥亵儿童案的几点意见
  发布十大典型案例是个好做法
  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与代孕子女监护权的归属
  如何破解困境儿童保护的困境
  关于上海妇女儿童法律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于黑龙江妇女儿童与法律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直面人性卑劣的制度设计
第二辑  宽容而不纵容熊孩子
  老师能否惩戒“熊孩子”
  从教刑并重走向以教代刑
  应对校园欺凌,刑法要保持谦抑
  应对校园欺凌更需各负其职  综合防治
  谈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
  对校园暴力的冷思考
  工读学校的悖论与改革的方向
  在美留学生凌虐案:中国究竟应当借鉴什么?
  警惕留美学生被判终身监禁假新闻的刻意传播
  低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频发的反思与应对
  女版林森浩背后的情与法
  吴天贵冤案背后的观念冲突与制度困境
  评复旦投毒案:同学,你恨的到底是什么?
  完善未成年人虞犯行为早期干预机制的建议
  问题青少年研究任重而道远
第三辑  显现人性之光的绿洲
  少年司法改革的成效与愿景
  未成年人检察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未成年人检察的开拓与坚守
  未检人的激情与理性
  中国语境下的未成年人检察改革
  国家监护与未成年人民行检察的发展思路
  少年审判改革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专门机构
  要“寓教于审”更要“寓助于审”
  功夫在案外,案结事不了
  少年司法社会支持的需求分析
  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的基本模式与比较
  少年司法转介: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社会调查是少年司法的基础性程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