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傅老师讲孟子(经典私塾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听傅老师讲孟子(经典私塾班)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2.79 7.5折 17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佩荣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1306

出版时间2010-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7元

货号1683107

上书时间2023-08-2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多有成就。1990年以来,傅教授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近年来,亦曾多次受邀在祖国大陆演讲。著作逾百部,中国大陆已出版的有《孟子的智慧》、《向庄子借智慧》、《哲学与人生》、《傅佩荣<论语>心得》、《儒家与现代人生》等。

目录
做个说话高手
  善于使用比喻
    一暴十寒
    良知良能
    众楚人咻之
    何待来年
    缘木求鱼
    杯水车薪
    迁于乔木
    五十步笑百步
    见牛未见羊
    鱼与熊掌
    重作冯妇
    大旱之望云霓
    三年之艾
  创造新的格言
    事半功倍
    绰绰有余
    反求诸己
    取友必端
    与人为善
    出尔反尔
    自暴自弃
    流连忘返
    守望相助
    有为者亦若是
    不为与不能
    心悦诚服
    手舞足蹈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兼善天下
  充实基本学识
    爱好勇敢
    爱好财物
    爱好美色
    未雨绸缪
    忧心悄悄
    殷鉴不远
    播恶于众
    心意最重要
    赵孟之所贵
    孟子谈诗
    尽信书不如无书
  展现核心思想
    人性与善
    心之四端
    顺逆人性
    水向下流
    食色问题
    求则得之
    圣人与我
    牛山之木
    观其眸子
    人禽之辨
    效法尧舜
勇于择善固执
  修养功夫示范
    勇于对抗
    勇于无惧
    勇于自反
    浩然之气
    揠苗助长
    善于知言
    学习孔子
    天降大任
    节制欲望
    为人处事
    求其放心
    关于羞耻
    考察心思
    左右逢源
    真诚为上
  坚持人生正途
    不是好辩
    追随三圣
    援之以道
    不见诸侯
    民贵君轻
    君臣相待
    不畏权贵
    有志之士
    豪杰之士
    肯定狂狷
    批判乡愿
    三种快乐
  效法圣贤典型
    圣之清者
    圣之任者
    圣之和者
    圣之时者
    孔子从政
    大人风范
    为政之道
    舜之大孝
    人饥己饥
    士的尊严
    孔门弟子
    养志为要
    真诚相待
  辨析义理之乐
    修养六境
    善是什么
    信是什么
    美是什么
    大的意义
    圣的意义
    神的意义
    天的功能
    命的限制
    乐莫大焉

内容摘要
 “经典”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而智慧代表人生经验的总结式体会,既完整又根本。因此,在学习经典时,入门阶段难免有其限制,也就是说,即使将经典内容熟读成诵,也未必明白其中的人生哲理。
本书以白话文发挥《孟子》这部经典中适合初学者学习的篇章,一方面希望这些材料现在就能配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提供参考与引导;另一方面则期许他们由此奠下基础,建立合宜的人生观,可以因应未来人生的挑战。

精彩内容
 众楚人咻之想要学会外文的人,应该仔细聆听孟子的建议。他说:“假定有一位楚国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习齐国话,那么是请齐国人来教?还是请楚国人来教?”答案很清楚,要请齐国老师。
但是,“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天天鞭打来逼他说齐国话,也不可能做到”。我们学习英文就有类似的情况。反之,“如果带他到齐国都城的街坊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来逼他说楚国话,也不可能做到”。这是因为周围都是讲齐国话的人,他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因此,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忽略环境及应用的机会。不过,孟子所谓的“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其实是个比喻,浅显易懂,目的是要
提醒宋国大臣戴不胜:“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让他住在大王宫中。如果大王宫中,不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大王能同谁去做坏事呢?如果大王宫中,不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大王能同谁去做好事呢?单靠一个薛居州,能对宋王起什么作用呢?”因此,我们要多多结交优秀的朋友,让自己也能变得优秀。
何待来年“习惯是第二天性”,一旦养成习惯,要改变就很困难了。然而,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向坏习惯屈服,而要努力改弦更张。孟子的看法是:只要明白一件事是该做的,就须立即去做。千万不可推托。且举一例说明。
宋国大夫戴盈之说:“实施十分抽一的税率,免除关卡和市场上的征税,今年还做不到,预备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停止旧的做法,这样如何?”孟子说:“譬如一个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别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作为。’他说:‘预备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再停止偷鸡。
’如果知道哪种事不合道义,就赶快停止算了,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税制是件大事,但是孟子依然认为应该立即改善,不能找借口去慢慢修正。对一个人来说,只要发觉自己染上某种恶习,可以宣称要慢慢改正吗?有些事情可以慢慢来,譬如学习要按部就班,做事要
井然有序,排队上车更不可以争先;但是,在面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时,却要
快刀斩乱麻,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决战,给自己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每隔一段时日,自我反省时,就要考虑孟子所谓的“何待来年”。
缘木求鱼
做任何事情,都有正确的方法。譬如,我希望结交益友,那么就须真诚而守信;想要受人重用,就须增强智能,并且认真负责。对经常需要考试的学生来说,除了上课专心与用功念书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孟子与齐宣王谈话时,宣王一直不肯说出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孟子在旁
敲侧击之后,直截了当地指出:“那么,大王最大的愿望就可以知道了。您是想开拓疆土,让秦国与楚国都来朝贡,君临天下并且安抚四周的外族。”这种愿望其实是战国时代的诸侯所共有的,但是谁能成功呢?正确的方法又是什么?
孟子接着说:“然而,以您的做法去追求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想要捉鱼,当然应该去鱼池捕捞,怎么可以爬上树呢?孟子以浅显的比喻,提醒齐宣王不能只想用武力与各国征战。如果使用武力,即使一时战胜了,也无法长治久安。想要统治天下,只有推行仁政,就是照顾百姓,减轻赋税,与民偕乐。
缘木求鱼不会成功,但是并无严重的后患。我们做事如果用错方法,那么除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之外。往往还会造成其他的困扰,怎能不慎重呢?
杯水车薪古代的人用五种素材来总括自然界的成分,称之为“五行”,就是金、
木、水、火、土。孟行之间,有相互产生与相互克制的关系,譬如,水可以克火,这是大家都熟知的常识。但是在此不可忽略一点,就是“量”的问题。
孟子说:“仁德战胜不仁德,就像水战胜火一样。现在实践仁德的人,就像用一杯水去救一车木柴的火;火没有熄灭,就说这是水不能战胜火。这样就给了不仁德最大的助力,最后连原先的一点点仁德也会丧失的。”一整车的木材着火时,至少需要十几桶水才可将火扑灭。如果只靠一杯水,根本无济于事,我们又怎能就此论断水无法克火呢?这个比喻并不难懂
。比喻的目的是要让人了解说话的主题与重点。孟子所谈的是:各国诸侯在争霸天下时,往往急功近利,即使知道仁德将会胜过不仁德,却缺乏耐心;看到自己做了几件好事却没有立即出现惊天动地的效果,就以为行仁是无用的。
战国时代的形势愈演愈烈,各国都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以致连年征
战,民不聊生。孟子到处奔走呼号,希望诸侯了解仁政才是根本的治国原理。可惜的是,他的呼吁在当时的处境中,也像是杯水车薪啊!
……P10-1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