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景观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南景观史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7.29 5.5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安介生周妮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0515486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1125706

上书时间2023-08-2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安介生,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与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历史地理研究》辑刊编委、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等。入选教育部2005年“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复旦大学“光华人文基金青年杰出学者计划”。撰写及主编的学术著作有《山西移民史》《历史民族地理(上、下册)》《表里山河:山西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等10余部,并在及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周妮,女,苗族,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师资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边疆学、民族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暨博士论文出版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执行)主编出版《图溯上海•上海市测绘院藏近代上海地图文化价值研究》,参与出版其他学术著作3部、整理点校古籍文献著作5部,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地理》《社会科学》《贵州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序/葛剑雄
上部  通论篇
第一章  回望江南:江南景观史研究导论
  第一节  “景观”概念与江南景观史研究价值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江南景观史》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他山之石:西方景观史书写范式评述
  第一节  时间序列的景观史范式
  第二节  专题或主题型的景观史范式
  结语:中国景观史之范式构想
第三章  先秦至唐代江南地区景观演变与环境变迁
  第一节  先秦至唐代“江南”范围与区域建置
  第二节  先秦至唐代江南地区景观与环境演变
  余论:关于“江南”早期的悲观意象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观海风尚与海域认知
  第一节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观海风尚与海域认知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海域认知进展的历史地理背景
  结语:海域认知的文学意象
第五章  大运河与古代江南景观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大运河的建造与王朝历史
  第二节  大运河与江南区域社会与环境
  结语:大运河——江南文化的“中轴线”
下部区域篇
第六章  金陵(南京)都城景观体系构建史略
  第一节  金陵(南京)建都小史
  第二节  金陵(南京)地区山川结构与形胜
  第三节  金陵(南京)地区都城景观体系之建设
  余论:都城与区域性政治中心之争
第七章  明清扬州世族与景观环境之营建
  第一节  北湖世族移民历史背景与文化特征
  第二节  北湖地区景观环境与营建历程
  余论:世族与区域人文环境
第八章  明清“淮海文化圈”的形成及其地理环境
  第一节  《淮海英灵集》(及《续集》)与“淮海文化圈”的形成
  第二节  《淮海英灵集》所见淮海地域环境与文化特征
  结语:扬州学派与区域文化
第九章  宋元时期镇江地区水域景观体系的构建及其动力机制
  第一节  镇江地区水域景观类型与体系构建
  第二节  宋元时期镇江水域景观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
  余论:水域改造与水利建设
第十章  历史时期杭州都市景观体系的形成与变迁
  第一节  历史时期杭州地区的建置沿革
  第二节  历史时期杭州地区山川结构与景观
  第三节  历史时期杭州都市景观体系的形成与变迁
  结语:王朝命运与民众生活
第十一章  历史时期嘉兴地区水域景观体系的构成与变迁
  第一节  历史时期嘉兴水域景观体系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历史时期嘉兴水域景观体系阶段性特征与成因
  结语:江南景观史上的水利景观
第十二章  民国时期嘉兴地区县界形态及成因
  第一节  历史时期嘉兴地区地貌特征的演变与成因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界形态特征
第十三章  历史时期浙江湖州地区水域景观体系构建及动力机制
  第一节  湖州地区的早期开发与水环境
  第二节  湖州地区历代水域景观体系的构建历程
  第三节  两晋至宋元湖州水域景观体系构建动力机制分析
  结语:景观构建的水利因素
第十四章  明代湖州地区的灾患与社会应对
  第一节  明代湖州地区灾患情况与演变趋势
  第二节  明代湖州灾患之社会应对
  结语:江南历史上的水患问题
第十五章  “水患”与建桥:湖州建桥小史
  第一节  湖州桥梁建造简史
  第二节  灾患与建桥
  结语:江南桥梁的变迁
第十六章  古地图所见历史时期淞沪地区景观及环境变迁
  第一节  20世纪前淞沪地区景观记忆
  第二节  20世纪前半叶淞沪地区景观与环境变化
  结语:古地图所见上海城市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内容摘要
《江南景观史》是我国首部以“江南地区的景观变迁
史”为研究对象的、有着宏大景观体系理论建构、严密动力机制分析和环境效应论证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通论篇”,对景观研究的理论与概念、国外景观史撰写范式、魏晋南北朝观海风尚、江南早期景观
的发展历程,以及大运河与古代江南景观体系构建等数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下部为“区域篇”,分地区展现江
南景观之变迁状况,作者选取了南京、扬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及上海等城市为典型区域,努力挖掘不同地区不同的景观发展状况,探讨景观变迁与政治变动、景观
变迁与水利建设、景观变迁与灾害防御之间的关系。作者以“景观群落”为核心主题,探讨其历史地理背景,还原
江南水域景观的构建历程,揭示其促进因素与动力机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创新意义。

主编推荐
景观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西方现代地理学很早就发展出“景观学派”,拥有较为悠久的研究历史,成果丰富,而中国历史景观的研究则较为迟缓。有鉴于此,安介生对于西方景观发展史与重要学术概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与分析,……将“景观群落”作为研究主要目标……按景观理论和概念,确立了江南历史景观的框架,做了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本书资料翔实,论列内容丰富,对历来为公众所熟悉的江南名胜古迹、山水风光、人文和自然环境,作了生动确切的景观学描述,令人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此书的出版将开江南历史地理和文化研究的新篇,具有创新和示范意义。——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葛剑雄教授                                          安介生教授多年专注于江南景观研究,成果丰硕。《江南景观史》提倡并践行了以“景观群落”为研究核心,探讨其历史地理背景,全景式地为我们展现了江南各地区景观演变的复杂过程与不同样态,生动诠释了江南各地不同形态景观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创新意义。全书资料丰富而扎实,论证严谨而合乎逻辑,体例富有条理,结论真实可信,是近来江南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特此推荐。——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 高蒙河教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