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沸点(第2卷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
  • 历史的沸点(第2卷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
  • 历史的沸点(第2卷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
  • 历史的沸点(第2卷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
  • 历史的沸点(第2卷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的沸点(第2卷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6 5.4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海峰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07549447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30240706

上书时间2023-08-25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卑微与高傲,暴虐与柔情,归隐还是出仕?风流风度风骨两晋,亲民历史作家倾力呈现!
赵海峰著的《历史的沸点(第2卷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讲述了两晋十六国的历史风云,以历史发展过程以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重点,将两晋十六国历史娓娓道来。这本书中既有王朝的兴衰更迭,又有人物的枯荣沉浮,更有作者的所思所想,意在使看上去冰冷的历史充满温度,让读者借此深入500年历史的场景,看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探究个人和时代的关系,从而获得启迪和思索。

作者简介
赵海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1974年出生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现居北京。自幼喜欢历史,2016年1月,在荔枝电台开辟专栏讲述秦汉三国历史故事,已出版的《历史的沸点》一书受到广泛好评。

目录
阮籍:我的名字叫“纠结”
司马炎: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羊祜:人生就这么回事,不如意十之七八
贾充:“妻管严”怎么了?我敢杀皇帝
司马衷:生活没有诗和远方,只有眼前的苟且
潘岳:帅,原来也是一种罪
左思:我很丑,但我却很有才
王衍:清谈误国?这锅我不背
刘聪: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和生死无关
石勒: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石虎:我人渣,我变态,我灭族
王导: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花火
桓温:人生没有选择,不流芳百世便遗臭万年
王羲之:真心感谢,永和九年的那一场醉酒
谢安:“淡定淡定淡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苻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陶渊明:要隐就真隐,别玩虚的
司马元显:没复习好,就不要参加“高考”
刘裕:我是猛男我怕谁
谢灵运:一个被自己毒死的时尚先生

内容摘要
 两晋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铁血时代,也是充溢着传奇的一个时代。迷乱狂欢的跌宕起伏间,除了西晋王朝有过短暂的统一外,其余时间,华夏大地陷入四分五裂、刀光剑影中,王朝更迭频繁,令人眼花缭乱。
时势造英雄,一个个豪杰粉墨登场,展现着他们的豪迈和悲情,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乱世出大师,一位位名士潇洒生活,书写着他们的风流与有趣,迎来了一个思想极为解放,个性尤其张扬的文化高峰。
赵海峰著的《历史的沸点(第2卷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选择了其中二十位代表人物,这些人物中既包括司马炎、苻坚、刘裕、谢安等帝王将相,也包括阮籍、陶渊明、王羲之等文人雅士,通过讲述他们的人生沉浮和命运悲欣,带读者走进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那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场景。

精彩内容
 阮籍:我的名字叫“纠结”一
公元258年的深秋,建康城里一支提亲队伍招摇过市,引人注目。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上门了。前两次都已失败告终,并非女方的家长不同意,而是压根儿就没和家长说上一句话,因为这位父亲每次都是酩酊大醉,不能言语。
这位看上去“不靠谱”的父亲便是阮籍,今天已经是他连续醉酒的第六十天,再一次PB成功,刷新了个人新的纪录。不过,他混混沌沌地过了两个月,并非因嗜酒所致,而是因为另外两个字——拒绝。
他要拒绝的是当时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物——司马昭。
这位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为了拉拢名士,想与阮籍结为亲家。这对常人而言,简直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如果攀上了司马家族这棵大树,不单单是好乘凉,名利富贵也会滚滚而来。
阮籍不是常人,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又担心直接拒绝会惹上杀身之祸,只好每天拼命饮酒,把自己搞得不省人事,奉命来提亲的几次上门都无法向他开口,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两个月,阮籍用自己的坚持
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喝酒居然成了一种拒绝手段,在这点上,阮籍颇有心得。司马昭身边的红人钟会,对阮籍多有忌惮,想找机会与阮籍讨论时政问题,意图从中抓住把柄进行陷害,阮籍知道他的险恶用心,每当遇到钟会,他都先把自己喝倒而绝不上钩,搞得钟会只能悻悻而归。
经常泡在酒里,是阮籍中年以后的生活,他的一
生并非从开始就混沌一片。
阮籍出生于公元210年,他的老爸叫作阮瑀,这个名字听上去比较陌生,但如果说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想必应该知道这位也是牛人一个。阮瑀的师傅是蔡邕,也就是蔡文姬的老爹,是东汉末期大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名师出高徒,阮瑀不仅文章写得好,更弹得一手好琴。
阮瑀也是个“狂人”。他当年得到曹操的赏识,但是他却看不上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曹操几次派人请他都无功而返,最后把这位大人物惹急了,他派兵将阮瑀隐居的山林团团包围,放火烧山才把阮瑀
逼出来。
阮瑀出山后,获任司空军谋祭酒,大概就是个军事参谋官,不过参谋的不是如何打仗,而是帮着起草檄文。从此以后,曹操军中檄文多出于他和陈琳之手。不过,他和陈琳的风格完全不同,陈琳写的檄文通常酣畅淋漓,有时候会把对方祖宗十八代都拎出来骂
一顿,让人读后感到很过瘾,而阮瑀则是“先礼后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读上去不像是叫阵,而像是叙旧,他所追求的是要占据道义的最高点。
遗憾的是阮瑀死得太早,四十七岁便撒手人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