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素描(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设计素描(第二版)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0.67 8.3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寅,罗小涛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70522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31149509

上书时间2023-08-25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商品简介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抽象慨念。在这里所研究的是用一种联想思维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照着实物进行单一的写生练习,是通过到自然界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观察、寻找、发现和挖掘各种形象,然后把它们收集起来,用主观想象进行设计和编辑,这些形态各异的图形会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它会开拓我们视野,提高我们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培养方式不是纯抽象的理论,而是直观的形象思维和主观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一种培养艺术创造力的*直接的方式。它易懂,也容易掌握,设计素描的开发研究为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找到了一个清晰可见、直观形象的切入点。 本教材旨在全面系统的介绍基础设计素描的理论知识及艺术设计专业不同方向的分类教学,把造型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作为重要基础,既有传统的素描理论和技法,还有作为艺术设计所需的素描方式,让学生能全面系统的学习素描基础课。



作者简介
刘寅,男,文华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在湖北省孝感师范学院美术系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艺术设计系任教12年。出版著作4部,主编副主编教材2本,参编教材5部。油画创作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展览并获奖,学术论文、评论文章及作品篇(幅)发表在《西安美术学院学报》、《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山东艺术学院学报》、《广西艺术学院学报》、《美术文献》、《长江日报》、《武汉晨报》等。

目录
第一章 设计素描概述 /1
第一节 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 /2
第二节 设计素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3
第三节 设计素描教学的中外探索历史沿革 /5
第四节 设计素描的目的 /12
第五节 设计素描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2
第六节 设计素描的形式美感 /18
第二章 设计素描探究对象的物体形态语言 /27
第一节 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 /28
第二节 超常规认知方式的形态研究 /33
第三章 设计素描形态中的抽象语言及其表现 /58
第一节 素描形式语境历史表现的新认知 /59
第二节 设计素描形态中形式分割的美学规律 /63
第三节 设计素描形态中的形式表现 /73
第四章 设计素描的教与学———案例笔记 /86
第一节 物象雏形结构形态课题研究———石膏几何形体及静物组合 /87
第二节 多视点形态透视课题研究———以课桌椅、画册、文具及鸟标本等静物组合为对象 /97
第三节 物象解构与重构课题研究 /103
第四节 物象平面抽象立体派课题研究———以乐器、聚光灯、插线板为对象进行平面抽象
归纳练习 /132
第五节 多个石膏像及人物新具象表现性课题研究 /136
第五章 设计素描优秀作品及设计形式语言赏析 /141
第一节 代表人物的优秀设计素描作品 /142
第二节 20世纪西方高技派设计作品中的形式语言赏析 /163
参考文献 /168

内容摘要
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抽象慨念。在这里所研究的是用一种联想思维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照着实物进行单一的写生练习,是通过到自然界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观察、寻找、发现和挖掘各种形象,然后把它们收集起来,用主观想象进行设计和编辑,这些形态各异的图形会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它会开拓我们视野,提高我们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培养方式不是纯抽象的理论,而是直观的形象思维和主观的情感表达方式,是一种培养艺术创造力的最直接的方式。它易懂,也容易掌握,设计素描的开发研究为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找到了一个清晰可见、直观形象的切入点。 本教材旨在全面系统的介绍基础设计素描的理论知识及艺术设计专业不同方向的分类教学,把造型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作为重要基础,既有传统的素描理论和技法,还有作为艺术设计所需的素描方式,让学生能全面系统的学习素描基础课。

主编推荐
1.非常不错指导,引领教学。依托相关院校,经相关专家指导,广泛联系全国专业领导、专家和老师,组编高质量的系列教材,以引领教学和人才培养。 2.立足课堂,方便一线。为方便一线教学,系列教材注重立足课堂,既有经典的传统专业教材,又有新兴的专业教材,且课件、PPT、挂图等配套元素齐全,融入了*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符合教改主题,以探索、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能广泛适应各层次的教学需要。 3.反映改革,凝聚成果。由很好的院校和老师牵头,带领各地各类院校共同组编,将教改要求和成果融入其中,反映*新教学理念、要求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兼收并蓄的思想,层次分明,能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教学要求。 4.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结合实际,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培养。有的教材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引导的编写模式,有的教材按照传统章节形式进行编写,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合适的理念和体例进行编写,力求使教材适应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的需要。 5.任务驱动,任务导向,双证沟通。立足院校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所编教材全面反映当前教学改革的成果,切实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实践和素质教育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