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诗词作法丛书 (全12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诗词作法丛书 (全12册

5760 6.0折 9600 全新

库存6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3965

出版时间2016-07

印刷时间2016-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铜版纸

定价9600元

货号jc

上书时间2019-05-0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俗语有云:“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些人的生活可以简化为挣钱和花钱,还有些人的生活中则不能没有诗歌,这两类人之间很难相互理解。但是不管大众对诗持什么看法,也不论古今诗人的生活状态如何,诗和诗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中国自来号称诗的国度,从《诗经》算起,到现在已有至少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的诗人也多如繁星,而且基本上时代越靠后诗人也越多。《全唐诗》作者有两千余人,《全宋诗》作者不足一万,明清时期应该比唐宋更多。那么当今有多少写旧体诗词的人呢?据悉,目前仅“中华诗词学会”的会员即已超过两万。而全国各地官方和民间的旧体诗词社团数量已近三千个;诗词作者总数超过百万;公开和内部发行的诗词报刊已达上千种;此外应该还有大量并未加入诗社词社的作者。如此粗略估计,当今中国旧体诗歌作者的总数大概要远远超过此前历史上的总和。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旧体诗歌在今天仍然有着相当顽强的生命力,而从二十世纪初以来所谓的“旧体诗歌消亡论”到目前还没有成为现实。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当今写旧体诗歌的人数量再多,如果作品质量不高,那么其意义也不大。不幸的是,当今旧体诗歌创作的总体水平确实不高,非但不能与古代相提并论,即使与不久前的民国时期相比,也还差得很远。个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旧体诗词创作不但需要一定的天赋,也需要相当的传统文化(或曰旧学、国学)根底,前者既不能强求,后者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两者兼备自然就更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旧体诗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的断层,具眼的诗人和诗论家也越来越少,因而整体的审美水准也随之下降,当代旧体诗的创作与批评就这样陷入一种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
这种情况其实自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之后就已见端倪,这或者也是当时各种诗词普及类著作纷纷出版的原因。不过传统的文言文学虽然受到冲击,但在当时旧体诗歌仍然是诗坛的主流。按《民国时期总书目》统计,所收民国作者的旧体诗词别集有250种,新诗总集别集共有900多种,但是考虑到数量极大的旧体诗词别集仍然以传统线装书的形式出版,而这些在《民国时期总书目》中都没有收录。所以大概可以断言,民国作者出版的旧体诗歌别集,总数要远远超过新诗集。本套丛书所收都以教授旧体诗词作法为主,其中不少都曾再版十余次,也足见当时市场需求之旺盛与著作受欢迎的程度。而白话文学真正全面普及直到占据压倒性优势,其实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此后旧体诗词才真正到了不绝如缕的危险境地——当然,以中国之大,江湖之中自有真正的诗人,旧体诗从来都没有消亡,在可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也不会死去。
目前在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之下,复兴传统文化自是应有之义,各地都兴起了一股“国学热”,旧体诗词也日益有复苏之趋势。不过如上文所言,当今的旧体诗词创作,只是数量的增加没有意义,提高质量才是关键。那么如何提高创作质量?换言之:怎样才能写出好诗?这个问题实在很难回答。因为诗不但关乎作者先天的禀赋,也关乎作者后天的学习,所以即使是父子兄弟之间也不能简单移植授受。或者说,好诗不是手把手就能教出来的。那么就学诗而言,学生就比老师更重要,因为老师能教的只是诗的规则,以及一些泛泛的经验而已,其他则只能靠学诗者自己的天赋、经历和努力。陆游曾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的确深得个中三昧,有志学诗者当铭记于心。而要写出地道的旧体诗歌,首先就要熟悉旧体诗的既定规则,其次则是通过广泛阅读古典诗歌作品来积累语汇,至于最后的运用之妙,则不可言传了。总之,当年诗界革命提出的“旧风格含新意境”的纲领可以说至今仍然没有过时。
至于编选本套丛书之目的,则大略有三:
一是作为有心学诗者的入门之书。写诗不难,写好诗难。只要合乎旧体诗的既定规则,那就算“是”;至于“好”,则要复杂得多,它不能靠作者的自我认定,甚至也不能靠读者投票表决,因为具眼的读者也总是少数。然而就学诗的进程来说,自然应该先保证写出来的“是”诗,然后再追求写“好”诗。人之天赋根器与性情自有差别,本套丛书的诸位作者创作经验和教导方法也各不相同,有心者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循序渐进,或者成功可待。
二是作为教授和研究诗词的参考之书。自从民国初年西式研究方法引入之后,中国文学研究界遂分为新旧两派。旧派往往擅长创作,也非常重视创作的传承;新派则注重文学理论之探讨、作品文本之赏析、相关史料之考证等等,创作并非其所长。如今旧派已日趋式微,而古典文学研究界兼擅创作的学者已不多见,所以当今也少有高校开设诗词创作课程,或者即使开有课程但又缺乏实用的教材。故本套丛书也可谓是现成的旧体诗词创作之教材。此外所选诸书往往在教导作法之前,有基础的理论及发展史的叙述归纳,其中也不乏学术创见可供研究之参考。
三是作为诗词创作高手的消遣之书。本套丛书的诸位作者,虽然基本都深有旧体诗的创作体会,但客观来说也未必都是当时的一流作者,其所谓技巧、经验或者也不免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之嫌,而所谓“作法”、“门径”、“指南”云云,也不免“好为人师”之讥。只是由于民国时期诗词创作和鉴赏的整体水平高于现在,故其所言所论也自有看点。对于那些高阶读者而言,茶余饭后来挑挑毛病,或者也是一种乐趣;倘若偶有点滴之收获,自然也可算是望外之喜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