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竹子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镜框
尺寸78 × 24 cm
上书时间2017-04-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百度百科
5图
许林邨
许林邨(1913-2005),以字行,名枝海,号泼墨老人。生于1913年6月,北京人。祖籍河南灵宝。祖父许叶棻是清末知名书画家,光绪十五年授翰林院学士。父许佑平亦擅长书法,早年曾开设“新文玩书画店”,以经营家藏及亲友物品。所以林邨少年时代对中国书画见多识广、奠定了他爱好书画的基础。以后向衡为公、胡佩衡、徐纯根、汤定之等名家学山水。又从张伯英、陆和九等研习书法。年长后即以此业。1959年参加北京国画社和北京书法研究社,时书画、篆刻颇有知名度。当时中青年人如王成喜、刘炳森等人都先后师从于他。
中文名
许林邨
出生日期
1913
逝世日期
2005
名
枝海
概况 听语音
书法家,爱好书法。
个人生平 听语音
1966年“文革”期间,他痛闻老舍先生愤然投北京太平湖自尽。他出于对这位人民艺术家的敬爱,在那严峻的环境下,不顾个人安危,在老舍先生逝世周年之际,用家中一块石碑,以魏书正中题刻“老舍先生辞世处”,上款刻“人民艺术家六七年周年纪念”,下款刻“许林邨敬立”。并在一天深夜,与同情者、画家吴幻荪共同将碑立于太平湖畔,并行礼致敬,可称是一个小小的追悼会。事后有青年白鹤群者,在湖边偶见此碑,感于此举,特为拓片留存。老舍先生平反后,原碑已失。于是国家照拓片原样复制一尊,在“老舍先生创作生活九十年纪念展”大厅展出。一时观众莫不为许林邨之冒险义举抚膺赞许。老舍夫人胡絜青与其子舒乙曾为此专程向他致谢,絜青老人并赠以“大智大勇,无所畏惧;小巷小民,金石为开”四句题词。
个人成就 听语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百废俱兴。他以极大的热情从事书画篆刻工作,培养许多爱好书画的青年,并被聘为海淀老年大学书画教师。现在其书画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和中南海收藏陈列。在香山公园、北海公园、北京动物园、鲁迅博物馆等地都有他的书画篆刻之作。许林邨为北京书法协会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北京诗词学会书画会理事、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海峡两岸书画联谊会、北京文物保护协会理事。北京楹联学会会员;京华印社顾问。1987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居家简朴 听语音
许林邨居家简朴,为学不倦,不以名傲,不以艺骄。可称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的画室中央至今还挂着当年书法名家张伯英为他书写对联“识渊鱼之所乐,驾天马以同游。”文史馆老馆长张国基在1990年九十八岁时,题赠其画室《一粟草堂》匾额。诗人潘渊若赠诗一首:“三世论交岂偶然,不求闻达隐湖边。朝朝汲引清泠水,好与儿孙溉砚田。”这正是许林邨为人和从事艺术事业的写照。
2005年10月31日12时50分许先生因病辞世,享年92 岁。
“一粟草堂” 听语音
入冬以来,积水潭的湖水变得格外深沉,湖边小院“一粟草堂”宁静如昔,枯干的枣树孤单地守候在院角,北厢房的窗上依然斜映着竹叶婆娑的剪影,而它们的主人如今却已悄然远行。
屈指数来,著名书画家许林邨先生和他的书斋“一粟草堂”隐身于此已60余载。
一粟草堂 万卷书香 听语音
“卜居积水,世守砚田”。
在许林邨先生家院门上,由他自己题刻的这八个奇绝的隶书大字,常引得偶过的路人驻足观望。木质的院门历经岁月雕琢,朱色退尽,古迹斑驳中韵味别样,被这扇“有魅力”的木门吸引,总有人前来拍照合影。在许林邨先生去世之前,已过百岁的“一粟草堂”正近危年,领导屡次提出要给他换间大房子,北京文史馆也多次提出要为他修缮房屋,都被他谢绝了。许先生的想法很简单:住惯了,离不开这儿了。
点击加载更多
词条目录
百科名片
概况
个人生平
个人成就
居家简朴
“一粟草堂”
一粟草堂 万卷书香
淡泊一生 果敢有时
人民艺术家
老舍先生第一碑
高古隽永 平淡生活
年长之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