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美学范畴研究 美学 王玉琴著 新华正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代美学范畴研究 美学 王玉琴著 新华正版

本店经营正版图书 两天左右发货 有着急要货的请不要下单

27.3 3.5折 78 全新

库存15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玉琴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7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5-01-02

阅读时代图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玉琴 著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7231931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宋代美学范畴的学术研究著作。本书在现代美学研究语境中,以回望和历史还原的方式,探究了我国古代美学范畴在宋代语境中的发展、嬗变、建构和完成的过程,并对我国宋代美学范畴,如宋代理学美学、宋代文学美学的范畴进行了评细探讨。本书是作者从关于“美”的概念和相关美学范畴的梳理、辨析中,走进中华,走进中国美学,寻绎宋代和宋代美学范畴的历史语境和深刻意蕴,探究和结宋代美学范畴的历史价值与后世影响。

【作者简介】


王玉琴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大学文学博士,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访问学者,担任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江苏海洋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持完成社科等项目10多项,已出版朱子理学诗学研究一西风吹雨点——陈衡哲传文艺作品的多重解读等。

精彩内容:

绪论汉字是优美的文字之一,特别擅长用汉语表达人类真挚深沉的情感与生动丰富的意象,中国也因此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学特质。在中国不断向前演进的过程中,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美学风范、思想精髓,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书记多次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传统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生命力。”①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加强对中华美学的挖掘和阐发,将历史资源转化为当代精神价值,使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风范同当代中国审美追求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中国传统美学的创造转化、创新发展,才能真正坚守中华立场,真正实现中华自信,真正建设强国。中国美学的核心意蕴和美学内涵衍生美学范畴,美学范畴是一个时代审美意识的概指,是在经济、政治、哲学、等多方面因素助推下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美学的发展史是中国美学范畴的演变史,因此研究中国美学范畴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美学不同于其他美学的基因。在研究中国美学演变进程时,笔者发现学界对宋代文明的评价多元。宋史专家邓广铭述说两宋文明“”②,王国维以“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③进行了比较评判,陈寅恪则以“华夏民族之,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④进行了夸张评价。如果往上追溯,找出宋代人评价宋代文明,也有朱熹言论可佐证:“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⑤历史是好的教科书,历来以含蓄委婉、谨言慎行作为处世智慧,那么上述这些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同代大儒为何要以“”“不逮”“造极”“前世莫及”这类既不婉约、也不谦逊,甚至有些惊世骇俗的表达方式来概括宋代文明呢?从宋代文明滋养、积淀而来的宋代美学范畴,是不是也是“前世莫及”而又“”呢?在弘扬中华传统,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过程中,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秉持客观、科学和礼敬的态度,才能从传统中提炼出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从而在此基础上赋予中国美学新意,才能在传承和中实现中华美学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我们先从“美”的概念和相关美学范畴的梳理、辨析中,走近中华,走近中国美学,寻绎宋代文明和宋代美学范畴的历史语境和深刻意蕴,探究和结宋代美学范畴的历史价值与后世影响。一、美与美学美,在常生活语境中,是一个人人皆有所感、皆有追求的理想之境。美丽、美好、美妙、美得不可方物,传递着现代人真诚的、复杂的审美感受。要说清这个“美”字,诚难为之。苏东坡云:“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①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专门谈美,在论证了美不是美的事物,不是使事物显得美的质地或形式,也不是某种物质或精神满足之后,用希腊谚语得出了一个吊诡的结论:“美是难的。”②美之难,其实永远不在美本身,美从来不是孤立的。从古到今,历关于美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美的产生与来源来说,或认为美是“理念”的回忆?,或认为美是“道”的外化,或认为“美是生活”@,或认为美在实践。美的领域来说,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的风格来说,崇高是美,滑稽也是美;错彩镂金是美,出水芙蓉也是美。历一次次美学争论,或认为美善相亲,或认为美与真一致③。审美的效果来看,有些美,推动了社会
【目录】


绪论/1

一、美与美学/2

二、中西美学思维/6

三、范畴与美学范畴/10四、宋代美学范畴/15

章宋代美学的发生学探源 /19节 宋初美学心理与 /19

一、宋代美学产生的心理机制/20二、宋代市民阶层及其审美活动/21三、经济与文学艺术/25

第二节宋学与宋代美学/28

一、宋学与汉学/28

二、疑经之风与宋学的形成/32三、宋学与宋代美学方法/34

第三节宋代理学与美学/36

一、北宋理学的形成/37二、南宋理学的发展/49

三、两宋理学对美学的影响/55

第二章 宋代美学范畴概说 /61

节 宋代美学范畴的产生 / 62

一、儒家道统意识的复归/62二、美学主体与趣味变化/64三、传承与变革创新相融/65

第二节 宋代美学范畴的发展 /66

一、北宋前期美学范畴取向/67

二、北宋中后期美学范畴的分化/70三、南宋美学范畴的沉淀与反思/76

第三节 宋代美学范畴的类型 /80

一、理学美学范畴/81二、文学美学范畴/82

三、艺术美学范畴/83

第四节宋代美学范畴的特征/87

一、的传承/88二、思想的融通/89三、理论的创新/92四、思致的精微/95

第三章宋代理学美学范畴/97

节“理”的历史溯源和内涵

一、从“道学”到“理学”/98二、“理”的历史溯源/100三、本体论上的“理”范畴/10、“格物穷理”命题/111

第二节“气”的历史溯源与内涵/114一、“气”的原初内涵/114

二、汉唐之际“气”的内涵与意义/117三、两宋时期的“气”范畴/121四、“理一分殊”命题/127

第三节以“心”为本的心论范畴/129

一、“心”范畴溯源及内涵/129二、“”的溯源与内涵/139三、“情”的理学内涵/144四、“心统情”命题/148

第四节以“和”为中心的境界范畴/151

一、先秦时期“和”的元初内涵/152二、汉魏时期“中和”与“乐和”

三、唐代佛道思想与“和”/160四、理学美学中的“和”范畴/164

第四章 宋代文学美学范畴 /169

节“文”与“道”的历史论争/ 169

一、“文”与“道”的溯源和内涵/170二、历“文道”关系的演进/174三、北宋之际的“文道”争议/179四、南宋理学家的“文道”观/187

第二节“淡”范畴溯源及其内涵/191

一、先秦时期“淡”的内涵/191二、汉唐时期“淡”的内涵变化/193三、宋代“淡”范畴的形成/19、宋代“淡”范畴的内涵发展/198

第三节“妙悟”范畴的形成与内涵/204

一、“妙”的溯源及内涵/205

二、“悟”的溯源及内涵 / 209

三、“妙悟”对“法”的批判和辩证/211四、“妙悟”范畴的内涵与意义/214

第四节“清空”范畴溯源及其内涵/217

一、“清”的溯源及内涵/218二、“清”的内涵演变/220三、“空”的溯源及内涵/222

四、“清空”范畴的内涵与意义/227

第五节“诗穷而后工”等文学命题/231一、“诗穷而后工”说/231二、“词别是一家”论/234

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237

第五章 宋代艺术美学范畴 /241

节尚“意”重“韵”的书法范畴/242

一、中国书法美学传统/242

二、“意”与“道”的结合/246三、“韵”范畴的内涵及意义/251

第二节“远”“皴”等绘画范畴与命题/254

一、“远”的多维视角及其内涵/255

二、“皴法”类型与技法内涵/259

三、“身与竹化”与“成竹在胸”/262

第三节“戏”“杂剧”等戏曲美学范畴/264

一、“戏”及“杂剧”之溯源与内涵/266二、“南戏”的形成与体制/269三、“瓦舍”“勾栏”的剧场意义/271

第六章 宋代美学范畴的传承与影响 /275节宋代与辽金美学/275

一、宋代美学对辽代诗教的影响/276二、金代美学与宋代美学范畴/278

第二节宋元美学范畴传承与发展/282

一、理学美学范畴的元代传承/283二、宋元文艺美学的承续与发展/285

第三节宋代美学范畴与明清美学/288

一、宋代美学范畴的“心学”转型/289二、宋代美学范畴的清代影响 / 295

结语/301

参文献 /30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