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
  • 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
  • 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

28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晓明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4架

上书时间2024-06-20

众博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晓明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0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40875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8页
  • 字数 360千字
  • 丛书 日月光华·哲学书系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阐述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阐释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形成的实际历程,对西方“马克思学”关于两个马克思的观点进行了有说服力的反驳。
【作者简介】
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比较哲学等。著有《思入时代的深处》、《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科学与社会》、《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复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目录】
导言:当代争论与方法问题//001

§l 关于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争论//001

§2 马恩早期著作的当代发现//014

§3 方法问题//028

第一章  “自我意识”和“思有同一”//051

§1德国古典哲学背景//051

§1—1 康德:先验主体。“纯粹活动”。二元论。//052

§1—2 费希特:自我。“活动本身”。形式的思辨推理//057

§1—3 谢林:思有同一。“无限的活动”。理智直观//063

§1—4 黑格尔:实体即主体。“自我活动”。辩证法//067

§2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实体”与“自我意识”//073

§2—1 黑格尔哲学之为宗教的理性支柱//074

§2—2 大卫·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080

§3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意义//085§3—1 最初的转折与矛盾之点//086

§3—2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立场。一般的说明//095

§3—3 对于伊壁鸠鲁哲学的肯定意见。比较具体的说明//104

§3—4 对于伊壁鸠鲁哲学的批评意见。比较具体的说明//111

第二章  “现实的人”和“市民社会”//116

§1 《莱茵报》时期的社会—政治批判//117

§1—1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倾向//118

§1—2 马克思同“自由人”的决裂意味着什么//132

§1—3 令人困惑的物质利益问题//149

§2 费尔巴哈哲学人本主义的意义//160

§2—1 宗教人本学和哲学人本主义//162

§2—2 感性—对象性//169

§2—3 “现实的人”的概念及其意义//175

§3 《德法年鉴》时期的法哲学批判//183

§3—1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共同立场//185

§3—2 对象性的反思形式//193

§3—3 “本质的矛盾”和“市民社会”//205

§3—4 “市民社会”的解剖及其理论格局//215

第三章  “异化劳动”和“对象性的活动”//232

§1 异化劳动学说:政治经济学批判//236

§1—1 国民经济学的基本的二律背反//239

§1—2 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243

§1—3 异化劳动学说的展开及其理论意义//250

§2 共产主义学说: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259

§2—1 自我异化和异化的扬弃//266

§2—2 共产主义观念的诸形态//277

§3 哲学:“对象性活动”原则。劳动//295

§3—1 “对象性活动”概念的初步意义//296

§3—2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的批判//306

§3—3 劳动。“对象性的活动”原则的进一步意义//315

第四章  实践原则与唯物主义历史观//326

§1 新世界观的哲学唯物主义纲领//328

  §1—1 “感性的活动”或“对象性的活动”//330

  §1—2 现存感性世界。意识或观念//338

  §1—3 马克思的实践原则在哲学世界观上所实现的变革//348

§2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草创与初拟//357

§2—1 唯物史观的基本要点。历史的“现实的前提”//359

§2—2 人类历史与共产主义//368

参考文献//377

附.录//381

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381 

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393 

超感性世界神话学的末路——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及其当代意义//409 

论马克思学说的黑格尔渊源//426 

后记//44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