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大传 馆藏 无笔迹
  • 三国大传 馆藏 无笔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三国大传 馆藏 无笔迹

45 5.1折 8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殿富 著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自看

上书时间2022-07-17

默明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殿富 著
  •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8725100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92页
  • 字数 12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三国大传》从东汉末年始到西晋开国及其衰亡止,基本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但《三国大传》的宗旨并不在于再现那个时代历史与人物的真面目,而在于从其间引申出对于今天仍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所以《三国大传》的主旨乃是开掘两汉三国魏晋的历朝兴替因缘,社会政治生活的经验教训。
【目录】
致读者
开篇
第一卷东汉残阳
第一讲百年历史的千年长子
◎不能不说的“三国迷”与冯梦龙的两汉三国“因缘说”——玉皇大帝令人喷饭但又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上帝不知道平民的希望,所以天上的道理与人间的道理永远是不同的
◎三国——汉魏百年大混战的政治产品;《三国演义》——中国文学殿堂上演绎了千年的一颗“老蚌名珠”怎样成为了明清年间的“军事教科书”
◎《三国演义》的评价种种与胡适先生的通批“高论”;中国民众的文化营养不良多归因于自命不凡的“象牙虫”
◎人们为什么讲“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看三国掉眼泪”:一代代读者泪洒何处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混战时期与《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对霸主地位的角逐与权力渴血是人性中与野兽并无二致的天生本能——有生物进化史为证
◎一个中国人几乎把自己彻底消灭的年代:“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绝非文学夸张;民间易子而食,军队以人肉干为军粮都是史实;千古一绝——汉魏年间的燕子为什么会在树上垒窝
◎《三国演义》在“讲史文学”中的一枝独秀;文学家不应是雕琢的工匠,应是善于酿造滋味的厨艺大师;深刻并不因深刻而死亡,肤浅却因其“肤浅”而流行

第二讲三国兴衰与“八大奸臣”
◎魏蜀吴三国各有多大?统治广阔北方的绝对大佬——坐断东南的江东富豪——客入巴蜀的西南穷汉
◎三国政治优势之比较: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统王牌——蜀汉刘皇叔“匡扶汉室”的政治旗帜——孙吴地方豪强世家的“家门政治”
◎三国的人才优势之比较:曹魏政治军事人才的过剩——蜀汉人才奇缺但量少质高精诚不贰——东吴文武兼众但文弱武强优少庸多且多内耗
◎三国的战略思想之比较:蜀汉“龙飞”——三步走战略规划的完美与悲剧的制造者;曹魏“虎步”——一统代汉的政治“大略”折戟沉沙于何处;孙吴“鼠偷”——“政治鼠窃”与地方自保永久防御战略
◎三国兴亡各有因缘,蜀汉却是在一个根本不应亡国的情况下灭亡的,且实在是不亡于邓艾的进攻,而亡于益州地方政治势力的出卖
◎三国分期:前期30年——创始创业;中期30年——开国鼎立;后期40年——衰败灭亡
◎断送魏蜀吴三国天下的“八大奸臣”;孙资刘放——“倾国害时”的曹操早期的两个“秘书”怎样在托孤之际偷梁换柱帮司马氏崛起,致使“魏室之亡,祸基于此”;千古一鉴——为什么你最信任的人在最关键时刻最有可能成为你的颠覆者
◎贾充——祸乱魏晋两朝的奸臣“乞丐之徒”;天下所有君主都一样:你让他顺心,他便看你顺眼;你对他臣服,他便让你舒服;只要是甜的你给他毒药也吃;天下最不可靠的便是全靠吃官饭为生的政治乞丐;“官场如市”与“政治如树”
◎陈祗黄皓——“蜀中四贤相”身后的狼狈专政者;史称二人“互相表里”,“操弄威柄,终致覆国”;小人得志自有得志的道行,忠臣遗恨无不恨在帝王好恶之间与自己傻帽;忠诚忠到让主子都不舒服的忠臣肯定干不过奸臣
◎谯周——蜀中反刘向魏的地方势力与“巫神政治文化”的代表者;他为什么不怕招祸而力主刘禅降魏?“禅既暗主,周实驽臣”;英雄无用武之地何如举旗反叛而何须举剑斫石屈身为降图复国——忠臣永远是不可药救的
◎孙峻孙琳——被开除了孙姓族籍的东吴皇族内乱的两大祸主;主明多忠能之臣,主暗生奸猾之臣,主弱生欺乱之臣,但总归是先有亡国之君而后生亡国之臣;强臣则注定了命途多舛的命运

第三讲东汉残阳日落何处
◎第一把火:政治腐败——桓灵二帝的“拍卖天下”——只要花钱就可以按明码标价买到皇位以下的任何官职,且允许公款买官,想不买都不行;更可怕的是灵帝母子都懂“价值规律”与“浮动价格”,钱财都敛入了官囊私囊,所以天下只剩一贫如洗了
◎第二把火:皇权旁落——历代幼帝即位招致的“六后临朝”——正是这些不惜把亲子弄死也不肯放弃临朝听政大权的“母”们“后”们把东汉天下玩散了;所以老百姓一听见母鸡打鸣就说天下要大乱了
◎第三把火:双重“党争”——公鸡可以让母鸡啄一下羽毛,但真正的公鸡绝不肯让母鸡啄一辈子,所以便有了后党宦党之争;由后门邪门升官的太多,堵了“后备干部”的仕途,所以又有了“清流”与“浊流”的党争;但“清”的总干不过“浊”的,所以天下的水也就都浑了
◎第四把火:天灾人祸、兵连祸结——在自然灾害与政治腐败下一夜间涂遍天下的白字:甲子;悲壮的“黄巾大起义”致命的一击;不能忘记的“黑格尔定理”与卡莱尔的“政治万有引力说”
◎第五把火:尾大不掉,枝大披心的“州牧制”——皇帝的德性能耐都不如百姓,所以便人人都想当皇帝,于是便有了军阀混战、割据天下的“始作俑者”;千古不变的一个“政治铁律”——
◎灵帝年间的“十常侍”专政——史称:皇帝说张公公是我爹,赵公公是我娘;灵帝去世两宫喋血大战宦党被斩尽杀绝——宦官绝了汉朝也快绝了
◎董卓专政于二少帝,关东义军讨董卓;汉献帝被强迁长安当上了流亡皇帝;诛董卓王允专政;董卓余党兵变破长安李专政;献帝东归洛阳,军阀开战,在一片废墟上为三国的建立搭好了舞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似乎是千古至理名言,但错就错在一个“鉴”字;当无边的权力与本能的人性恶凑在一起时,就是铁打的江山铜铸的天下,也会被摧毁净尽横扫无遗;人的一生求诸于人莫若求诸于己,虽然借梯子好上房,但也有搭错墙的时候

第四讲刘协:史官为之鸣冤辩护的亡国之君汉献帝
◎中国历史上由史官充当辩护士的两个亡国君主之一;一个没有任何历史评价的评价的一生——9岁登基流浪7年的流亡皇帝;32年“政治囚徒”的木主天子;14年的下野生活54岁亡故,以山阳公身份受天子礼葬
◎悲惨身世:王美人梦红日强生子,刘协出世母被毒死;为什么一个由奶奶养大的孤儿堂堂国姓皇子却隐姓埋名称“董侯”?人们为什么说生于帝王家是人生一大不幸
◎政治命运:一个一生连做坏事的权力和机会都没有的皇帝——登基便被专政,先后历董卓、王允、李专政;先被强迁长安成为军阀争来夺去的“战利品”,后东归洛阳如丧家之犬衣食无着夙夜潜逃被一路追杀劫夺,天子尊严荡然无存
◎政治孤岛上的寄生者:穷鸟投怀遭遇曹操专政又成了二十余年的政治木主;两次除曹计划泄败两皇后皇子被杀;曹操献三女入宫与献帝成了翁婿;曹丕废汉献帝成了山阳公;可怜人必有可恨处与不能不反思的一个政治学概念:什么是权力——制人而不受制于人——给予与剥夺——拥戴者:权力的大前提
◎无须忌讳的“宿命”与“因果报应”;汉献帝尚存亲情、人情、体下之情,所以有人同情;时耶、势耶、境耶——这就是命运

第五讲“董卓滔天,人神波荡”的“凉州帮”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荡”的祸首——“板荡之篇,于焉而极”,“狼戾贼忍,暴虐不仁”有史以来未曾有过
◎史称董卓窃国“尚有盗窃之道”——什么是“盗亦有道”?董卓窃国专政的“五道”连天下盗贼都会被激怒
◎史传为何悲叹“董卓滔天”“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甚矣”?董卓令人怵目惊心的残暴罪行与他所遭历的四次谋杀,终落得脐膏为烛照天烧的应得下场
◎董卓后时代四股“凉州帮”势力的争夺混战:牛辅被杀,三国的“鬼谋奇才”贾诩一句话搅起“长安之乱”——10万凉州兵破长安困献帝败吕布杀王允,实行李、郭、樊“三头专政”
◎专擅朝政的凉州“三人帮”反目残杀;李傕杀害樊稠劫持献帝放火烧宫,郭汜扣押朝臣为人质争抢献帝大战月余死者万众
◎献帝思旧京想东归洛阳十次“申请”才获准,夜渡黄河如丧家之犬;李郭张三将中途再劫献帝,步步追杀;杨奉、董承搬兵救驾喋血东涧大战曹阳
◎天子牛车东归,长安城空四十余日,两三年间关中无人迹;途中以锥刻印滥封群小;护驾的“凉州帮”与诸将的争权混战;曹操出来收拾残局彻底平灭了“凉州帮”——“凉州帮”15将的归宿

第六讲献帝初年的十大朝臣
◎杨彪——敢与董卓廷争抗礼,又让曹操一见生畏而逃席的献帝忠臣;杨氏家族四世三公官场遭际到的东汉王朝无法再黑暗再荒唐的故事;变通变通,不变就不通;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千古不变的皇家铁律与忠臣的知遇情结
◎傅燮——乱世名臣因刚直不阿被排挤出朝;临阵托孤战死沙场,子孙贤能昌盛;马基雅维里的名言——人们怕谁也就恨谁,恨谁就想打倒谁
◎臧洪——少年出仕的“童子郎”,讨董卓义军的始作俑与酸枣大会的领盟者;汉末第一忠烈:为救旧主杀爱妾充军粮全军死难有殉死而无叛逃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苦徒死无辜
◎盖勋——有点阴险的“架鹰吃肉说”;名贯凉州边地的忠义之臣;从不阿谀却被汉灵帝倚为心腹而令十常侍不安的乱世重臣;董卓心恨之而礼之始终不敢侵凌的强项之臣;杀人不见血的办法——把他“挂”起来闲着晾着
◎何进——一个特殊时期特殊身份的人物;“鼓洪炉而燎毛发”屠夫出身的国舅大将军;身居首辅、手握重兵竟然被一群太监杀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智不足而权有余者”必败亡;宦官质问他的话也许很有道理
◎卢植——刘备的老师,曹操称其学为儒宗、国之祯干,灵献年间的忠臣义士——开口取祸是非皆因强出头,开罪于董卓四处流亡避祸;一门四代五人为汉魏晋三朝尚书,子孙多为三公、将军、牧守;关于其父“鬼子”的传说;一个人的成名之处往往也是他的悲剧之所
◎皇甫嵩——废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有“上将之略”却“狼狈虎口,为智士笑”的汉末名将忠臣;不欺软但怕硬明哲保身的庸人;“功名者世之所甚重”,不争功名者亦无怨祸及身
◎朱俊——一个从孤儿到将军却不受人称道的一生;五年间从市一级的小文书成为封疆大吏;讨黄巾由亭侯而乡侯而县侯,由“准将”升为“上将”;总揽皇朝文武大政却被叛贼押为人质而气死——一介难成大事、不懂政治又不听计于人的职业军人
◎蔡邕——汉灵帝时代先宠后疏九死一生的议郎,文学家、音乐家;董卓专政时代三天提拔他三次的汉尚书,终至拜将封侯;知琴心之杀机却不知人心官心之杀机,所以终以一叹而被王允枉杀;一个什么都明白却明明白白净干胡涂事的大知识分子
◎王允——史称“一日千里”的“王佐才”;一生与奸邪小人战斗,却因得罪一人而一月两入牢狱九死一生;献帝年间“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的忠臣;以正立身,以谋成事的“和光之道”与一生之工拙;正直之人不碰大壁是不会变得聪明起来的;死于长安之乱的节烈之士

第七讲三国前期割据四方的八大军阀
◎刘虞——与公孙瓒先后统治割据燕赵齐辽二十余年的华北大军阀;历任三公两任幽州牧忠君爱民的皇室宗族——拒受伪帝号政德翘楚于时代却因怒一人而兴兵十万遇害于军中——人生为争一口气不知枉死了多少英雄豪杰——政治军事既需“阴谋”更需“诡计”
◎公孙瓒——早期不失为征讨边地保疆卫土的一时传奇忠义英雄人物——著名的边塞“白马将”威震乌桓匈奴闻声见旗而逃;后期割据北方三州的军阀,与袁绍争雄一方兵败,自焚于易京楼台之上
◎袁绍——割据北方四州十余年的大军阀,最有实力也令曹操最为头疼的竞争对手;不用贤能不善谋断自取灭亡于黄河一战;死于非命的一流谋士沮授与田丰;骄傲可能不使人落后但会使人死无处所;没有牺牲精神的家族是没有生存权利的
◎袁术——割据南阳与江淮扬州十余年的军阀;既没实力又没战斗力却自立伪帝;被曹操打败后饿死于逃亡途中,妻子儿女归宿于东吴孙氏;史称其自取灭亡,“人鬼同疾”
◎陶谦——统治苏北鲁南皖东10年的汉将军徐州牧;半生刚直如痴于官场,半生造福一方于战乱的历史功臣,但史家为什么说他“昏乱而忧死”,并把他打入匹夫之列
◎刘表——统治大江南北二十余年坐拥数千里江山10万大军的南方大军阀,东汉的皇族荆州牧;想称帝又不作为的“政治木偶”,但不失为曾经雄长一方有功一方的英俊人物;一个人太干净了就把自己孤立了,所以古人耻于独为君子;不会服从的人千万别当官
◎刘璋父子——统治川蜀26年的西南大军阀;地广而生骄尊之心的“州牧制”始作俑者刘焉蜀中王梦想的破灭;“见草而悦,见豺而恐”羊质虎皮的刘璋一生功过与历史学家的叹息
◎公孙氏——三代统治辽东五十余年的家族式东北大军阀;自命为“辽东王”的公孙度;由曹操封侯拜将的公孙康;由孙权策立的燕王公孙渊——终被司马懿消灭的最后一个割据军阀

第二卷乱世三雄
第八讲乱世奸雄曹操
◎正史也会伪造“身份证”:曹操怎样成为“汉相国曹参之后”;让曹操苦恼半生的真实身世——
◎少年无行:欺诈反间于父、叔之间;与袁绍劫持新娘遇险,急中生智救袁绍——从小就“一肚子坏水”的“机敏”、“权数”、“任侠放荡”之人
◎青年时代:人称安天下者必此人;为了得到一句好评语他不惜劫逼名士,因而得到了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
生就脸皮厚的曹操——中国最古典的“马基雅维里主义者”
◎曹操的成名之“作”成于司马懿的父亲之手;“动真的”——人生成败的开路武器——耗子怕猫是因为它抓老鼠
◎际会风云的66年经历:20年的人生准备时期——8年的政治实习生——7年的军事活动牛刀小试——17年的军阀生涯与统一北方——7年的军事扩张受挫与政治升级时期——4年的开国称魏与生命的收官;历史的功臣,统一的英雄,旧政治家注定成就不了完美的人格
◎“白脸”形象的定型与翻案——老百姓骂他是奸臣坏蛋——毛泽东说这个案要翻——郭沫若说他是“民族英雄”——翦伯赞说《三国演义》是“曹操的谤书”,是“滑稽剧”;但“白脸曹操”、“乱世奸雄”的案是不大好翻的
◎曹操是一个“两头不利索”的人,但他的奸诈也无须辩护——“奸”是政治生存的需要,傻子能治国吗?“诈”是兵道之本,无“诈”不胜;政治家必须具备的是政治智慧与统治才能
◎曹操的天下是“篡”来的还是打来的?为什么人们至今犹说“天不灭曹”?曹操一生的15次大劫难与七十余战;曹操的天下是“算”来的——这个世界既不属于弱者也不属于强者而属于智者;奥德修斯与刘邦同出一辙的古老名言——
◎曹操为什么终生只当王而不称帝?司马光与刘伯温的说法与不可不读的“明志令”;为什么被献帝一句话吓得汗流浃背从此永不入宫而又把三个女儿都送给献帝为妃?一个人生得失的定律——什么都不是的人并不在乎人们说他是什么,什么都没有的人也从来不怕失去什么,反之亦然
◎曹操成功的根本所在——“任天下之智力”以争天下的大略与套牢人才的“三高”手段——高帽、高官、高薪;“四不问”、“拘一格”的人才思想;三道“求贤令”倒像是招聘亡命之徒流氓恶棍的启事——人们讲“性本善”时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讲“性本恶”时则说出了一种更伟大的思想;在思想与能力之间有两种人能成就事业
◎御人之道:使亲、使敌、使隐、使卑——曹魏阵营人才结构的多样性与忠诚度;越没有政治渊源、靠山、资本的人才越离不开他,成为自己的铁杆同盟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为什么能赢得下属的忠诚度?史书上为什么称他“难眩以伪”?用人如“猫狗”与“失晨之鸡,思补更鸣”的思想;曹操:一个可以10次让他下地狱也可以让他100次进天堂的政治人——虽然下地狱进天堂都得离开人世;曹魏阵营的“如来佛”;古希腊国王的“扫平律”与中国的芝兰当道亦必除之的政治法则
◎无情未必真豪杰——曹操的人情才情诗情色情与儿女情;判断人事的一条可信的经验;盖棺论定:英雄气概历史功臣,品行不端乱世祸主

第九讲乱世英雄刘备
◎三国第一英雄:史书称——“刘备,天下英雄,一世所惮”;曹操说——“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孙权说——刘备是“难制”的英雄;吴魏两国的谋士将帅也都说他是天下枭雄英杰,但都想杀了他;为什么要杀刘备的人那么多
◎英雄的63年生涯——由一介平民到蜀汉开国皇帝的坎坷颠沛历程;英雄却
死在大幕刚刚拉开时
◎英雄如此身世——落魄的宗室后裔八百竿子远的当朝皇叔;以卖草鞋为生的少年却说一定要当皇帝——大树楼桑“羽葆车盖”、“贵不可言”的征兆与长相;青年时代蹉跎岁月连丧妻——天生“命硬”的克星
◎英雄如此起家——涿州城结识关张二将,大树楼桑村三英举义兵得二马贩子赞助;简雍蒲元投刘备
◎英雄发轫之初——初战惨败刘备深夜从死尸堆中爬出搭牛车逃命;刘关张重聚合讨黄巾;刘备安喜县鞭打督邮成为通缉犯,却因此“一鞭成名”于天下
◎败战高唐——投奔幽州“白马将”公孙瓒;平原县令刘备夜半遇险,刺客受感动自首弃剑而去;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居高声自远”、“铅刀贵一割”与范仲淹的《剔银灯》
◎颠沛徐州——8年割据一方,被吕布、袁术、曹操打得溃不成军,三弃妻室,刘关张各奔他乡,刘备哭都来不及而何来“谈笑洗尽古今愁”?曹操煮酒论英雄吓跑了刘皇叔,双雄徐州大会战,刘备败投袁绍;失败不是结局,死灰可以复燃,而倒下后爬不起来的却注定了灭亡
◎“泥涂在楚”——三英古城会投刘表,赋闲7年“岁月依刘”于荆州;甘夫人梦北斗生刘禅;刘备玩物丧志失人心;抚髀肉悲岁月刘备失言取祸逃亡襄阳“鸿门宴”马跃檀溪;得徐庶收义子三顾茅庐孔明说三分与曹操三请诸葛;曹操为什么把舌头咬破惩戒自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刘备的凝聚力所在——三晋智伯与华盛顿的双重人鉴
◎当阳大逃亡——曹操亲征荆州刘备不用孔明计;刘琮降曹献荆州,曹操派人捉徐庶孔明家属;刘备携民渡江大败当阳;赵云血战救少主张飞长坂桥20骑喝退曹军虎豹骑;刘备败走夏口会刘琦;得民心得人死力相助者可以王天下
◎赤壁大会战——刘备一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乱世三雄第一次荆州大会战戏剧重重;刘备得四郡收二将主牧荆州跻身乱世三强从此别开生面;战后孙刘荆州之争孙权嫁妹与图谋益州
◎进军大西南——苦战四年占领益州:益州牧刘璋“坐守穷山,放虎自卫”,刘备乘机入蜀二刘反目;刘备智取涪城兵阻雒城庞统急功死难;诸葛亮率水陆三军离荆州入蜀增援一路势如破竹;马超来投刘葛会师兵临成都入主益州
◎汉中争夺战——曹操败张鲁夺取“天鉴云汉地画梁州”的汉中,法正助刘备苦战三年赶跑了曹军曹操望山兴叹;刘备坐拥荆益梁三州称王汉中;天下事否极泰来盛极则衰——谁都无法逃脱的一个“过程律”
◎襄樊战役——三国三方第二次荆州大会战:关羽进攻曹军,吴魏联手反败为胜把蜀军势力挤出了荆州;曹魏代汉三国始建元;刘备一怒一误坐失三郡;称帝蜀中再怒再误发兵为关羽复仇张飞遇害;小不忍则乱大谋,冲冠一怒堪思量
◎夷陵之战——刘备一生的第二个转折点:孙权派人赴蜀求和无效;刘备亲征东吴陆逊挂帅迎敌;少帅火烧连营大败蜀军刘备全军覆灭逃归白帝长叹败于青年之手莫非天意?兵学之人生宝鉴——“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英雄辞世——伤心千古的白帝托孤,“怅西陵遗恨何时平”,其实人生总该有点遗恨的;还英雄以本来面目——“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岂止“高祖之风”;“英雄之器”、“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刘备为何一生“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英雄也非完人——除刘封、杀彭、诛张裕,多因私怨相积有失公允;质李邈、逐庞统、囚秦、怒刘巴,多由不合己意,有失雅量略逊襟怀;而纵兵掠益州自娶刘璋之寡嫂为妻则有欠思量;多读一点人生的反面教员——凡事不能只图自己一时一言之痛快而伤人,多给别人留一点面子就等于留下了自己的尊严与生存的空间
◎在奸雄英雄枭雄的三顶冠冕中,为什么“英雄”的桂冠戴在了刘备的头上?人一旦进入“完美”就没有生命力和征服力了;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吗?懂得了农夫精神便懂得了人生
◎老子英雄一世,儿孙流离殄灭于魏晋;后主刘禅统治蜀中40年并不只是“扶不起来的天子”与“乐不思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第十讲乱世枭雄孙权
第三卷四大宗族
第四卷军师名将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