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环境地理学(上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环境地理学(上册)

28 2.6折 108 九品

仅1件

山东菏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练力华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Y-5

上书时间2024-04-14

金文旧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练力华 著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1722324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641页
  • 字数 198千字
【内容简介】
构建当代环境地理学新范式,是传统地理术上升到地理学的必由之路。
《中国环境地理学(上下册)》首次提出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概念,并对当代环境地理学新范式,即传统地理学的学科体系首次作出界定、概括和全面的阐述。
当代环境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应该而且必须包括四大部分:经、史、理、术。
全书体系结构为:
第一篇:“基础理论”,论“理”
第二篇:“操作规程”,论“术”
第三篇:“源流梳理”,论“史”
第四篇:“要籍导读”,论“经”
经、史、理、术四大部分,全部概括于其中,填补了环境地理学著作上的空白!不仅对“理”的阐述、对“术”的概括,而且对“史”的分析,对“经”的解读,都有很多新成果,新突破。在体系结构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经、史、理、术四大部分,本书全部概括于其中,目前学界尚无此类系统而全面的著作,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二是“新”。书中不仅对“理”的阐述、对“术”的概括,而且对“史”的分析、对“经”的解读,都有不少新成果、新突破。三是“高”。即起点高,从构建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入手,以周易理论为基础,以物质之气为依据,高屋建瓴,有学有术,学术结合,学术并重。
【作者简介】
练力华:全国易学专业人才考评专家委员,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国学院讲座教授、易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建设大学客座教授,“杨公风水元极门”第三代传人;曾出版《和谐家居1——玄空住宅环境学》《和谐家居2——居住时空选择学》等作品。
长期以来,对易学文化作全面研究,有较扎实的易学理论功底,在易学应用的研究方向主要在风水学(含择日学)专业,旁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命理、六爻、奇门、六壬、姓名等专业。
在风水学研究与实践上,对风水学的经、史、理、术作全面研究,颇有心得。尤其在地理术的具体应用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综合操作的娴熟技术,理术并重,一专多能。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理论
本篇概要………………………………………………………2
第一章 构建当代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3
第一节 当代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的基本内容……………3
一、范式概念释义………………………………………………3
二、构建当代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的意义…………………4
三、当代传统环境地理学新范式的理论体系…………………4
第二节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6
一、历史上传统地理学研究对象概念的缺失…………………6
二、目前地理学定义面面观……………………………………7
三、传统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义……………………………8
第三节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基本特征…………………………11
一、传统环境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11
二、地理文化与中华传统主流文化有着浓厚的共通性………13
三、地理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13
四、地理文化还具有草根性的特征……………………………14
第四节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核心价值…………………………14

一、保合太和实现兴旺吉祥…………………………………14
二、燮理阴阳追求自然之美…………………………………15
三、执常迎变选取最佳时空…………………………………15
四、与时俱进推动生态平衡…………………………………16
第五节 地理称谓嬗变………………………………………16
一、卜宅与相宅…………………………………………………17
二、堪舆与地理…………………………………………………18
第六节 本章结语………………………………………………20
本章习题…………………………………………………………21
第二章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理论基础…………………………22
第一节 元气自然学说是传统环境地理学自然观的核心……22
一、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始基……………………………22
二、元气自然学说为地理学形势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23
三、元气自然学说为地理学理气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24
第二节 河图洛书与八卦模型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体用之源…25
一、河图与先天八卦……………………………………………25
二、洛书与后天八卦……………………………………………26
三、河图洛书与八卦模型为地理学提供了理气依据…………26
第三节 天人合一理论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最高纲领………27
一、天人之际三纲领……………………………………………27
二、天人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想………………………28
三、天人合一理论在地理学上的具体运用……………………28
第四节 阴阳五行思想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核心内容………29
一、阴阳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29
二、阴阳思想在地理学上的具体运用…………………………30
三、五行理论在地理学上的具体运用…………………………31
第五节 整体思维模式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思维范式………32
一、整体思维模式是周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32
二、整体思维模式在地理学上的运用…………………………33
第六节 常变贯通法则是传统环境地理学的魅力源泉…………34
一、“常”与“变”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34
二、常变贯通法则在地理学上的运用…………………………35
三、坚持“常变贯通法则”对地理学的意义…………………36
第七节 本章结语…………………………………………………36
元气自然学说……………………………………………………37
河图洛书与八卦模型……………………………………………37
天人合一理论……………………………………………………38
阴阳五行思想……………………………………………………39
整体思维模式……………………………………………………39
常变贯通法则……………………………………………………40
本章习题…………………………………………………………40
第三章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物质基础………………………41
第一节 气的本质是物质………………………………………41
一、气之概说……………………………………………………41
二、气是地理学的核心…………………………………………43
第二节 气的表现形式…………………………………………44
一、有形之气……………………………………………………44
二、无形之气……………………………………………………46
第三节 地理纳气揭秘…………………………………………51
一、如何纳有形之气的生气……………………………………51
二、如何纳无形之气的生气……………………………………53
三、对“遗体受荫说”的讨论…………………………………59
第四节 本章结语………………………………………………64
气的本质是物质…………………………………………………65
有形之气…………………………………………………………65
无形之气…………………………………………………………65
地理如何纳气……………………………………………………66
对“遗体受荫说”的讨论………………………………………66
本章习题…………………………………………………………67
第二篇 操作规程
本篇概要………………………………………………………70
一、“一总则”要旨……………………………………………70
二、“三纲领”要旨……………………………………………71
三、“八条目”要旨……………………………………………73
第四章 山龙形势理论…………………………………………78
第一节 寻龙……………………………………………………78
一、一脉三龙……………………………………………………78
二、祖宗父母与穴星……………………………………………78
三、开帐过峡与脱卸剥换………………………………………80
四、龙之行止老嫩生死与贵贱贫富……………………………81
五、龙之三势三落干枝与四格…………………………………82
六、龙之五星与杨公九星………………………………………83
第二节 认砂……………………………………………………88
一、砂法总论……………………………………………………88
二、龙虎之砂……………………………………………………90
三、朱雀之砂……………………………………………………92
四、鬼乐官砂曜砂与禽星………………………………………93
第三节 识水……………………………………………………94
一、水与水口的重要性…………………………………………95
二、水有五局……………………………………………………95
三、水城(图4—20)……………………………………………96
四、水之分合……………………………………………………97
五、明堂…………………………………………………………99
第四节 太极…………………………………………………100
一、明确太极的局势…………………………………………101
二、细审情状…………………………………………………101
三、认真求证…………………………………………………102
四、定太极之法………………………………………………104
五、奇怪太极…………………………………………………106
六、寻找太极的几个诀窍……………………………………106
第五节 本章结语……………………………………………107
本章习题………………………………………………………110
第五章 水龙形势理论……………………………………111
第一节 水龙之地理结构……………………………………111
一、水龙与山龙之异同………………………………………111
二、水龙之龙…………………………………………………112
三、水龙之砂…………………………………………………113
四、水龙之水…………………………………………………113
五、水龙之太极………………………………………………113
第二节 水龙三大格…………………………………………114
一、坐水骑龙格………………………………………………114
二、挟龙倚水格………………………………………………116
三、向水攀龙格………………………………………………117
第三节 水龙格局吉凶图示…………………………………117
一、水龙吉格…………………………………………………117
二、水龙凶格…………………………………………………123
三、水龙立极应注意的问题…………………………………125
第四节 本章结语……………………………………………126
本章习题………………………………………………………127
第六章 时空理气学说………………………………………128
第一节 理气的基础知识……………………………………128
一、河图洛书的具体运用……………………………………128
二、阴阳五行的地理学解释…………………………………129
三、先天卦后天卦与六十四卦………………………………131
四、先天数后天数与洛书数…………………………………131
五、干支六十甲子与廿四山…………………………………132
第二节 三元理气……………………………………………133
一、沈氏玄空…………………………………………………134
二、玄空大卦…………………………………………………139
三、大玄空……………………………………………………145
第三节 三合八宅金锁玉关理气…………………………149
一、三合法……………………………………………………149
二、八宅法……………………………………………………154
三、金锁玉关…………………………………………………156
四、其他理气…………………………………………………159
第四节 本章结语……………………………………………159
本章习题………………………………………………………160
第七章 传统环境地理学的技术基础………………………162
第一节 正确认识和使用罗盘………………………………162
一、罗盘的起源与构成………………………………………162
二、罗盘的文化内涵…………………………………………164
三、罗盘的使用方法…………………………………………168
第二节 立向与判向…………………………………………169
一、建筑物立向………………………………………………169
二、建筑物判向………………………………………………171
第三节 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172
一、识图与绘图对地理勘察的重要性………………………172
二、总平面图与室内平面图的识读…………………………172
三、总平面图的绘制方法……………………………………174
四、室内平面图的绘制方法…………………………………175
五、八宫线的绘制方法………………………………………176
第四节 现代测量仪器简介…………………………………177
一、谷歌地球…………………………………………………177
二、安卓3D罗盘………………………………………………178
三、手持GPS……………………………………………………179
第五节 本章结语……………………………………………180
本章习题………………………………………………………186
第八章 地理选址……………………………………………188
第一节 地理选址的重要性………………………………188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188
二、孕育优质后代的需要……………………………………188
三、共同富裕的需要…………………………………………189
第二节 地理选址的原则……………………………………189
一、顺乘生气原则……………………………………………190
二、藏风聚气原则……………………………………………191
三、地质检验原则……………………………………………193
四、水质分析原则……………………………………………194

五、合理朝向原则……………………………………………195
第三节 地理选址应注意的问题……………………………196
一、避旷………………………………………………………196
二、避压逼……………………………………………………197
三、避狭窄……………………………………………………198
四、避煞………………………………………………………198
五、避空亡……………………………………………………199
第四节 本章结语……………………………………………200
本章习题………………………………………………………201
第九章 地理规划与设计……………………………………202
第一节 地理规划的含义与重要性…………………………202
一、地理规划的含义…………………………………………202
二、地理规划的重要性………………………………………202
第二节 地理规划的原则……………………………………204
一、因地制宜原则……………………………………………204
二、一物一太极原则…………………………………………206
三、对称平衡原则……………………………………………207
四、补偏救弊原则……………………………………………209
五、动线顺畅原则……………………………………………210
第三节 地理规划应注意的问题……………………………210
一、盲目定位中心区…………………………………………210
二、盲目规划道路……………………………………………211
三、盲目进行功能分区………………………………………213
四、盲目破坏自然环境………………………………………214
五、盲目规划屋形与水景……………………………………215
第四节 地理与室内设计……………………………………216
一、室内地理设计的重要性…………………………………216
二、室内地理设计的方法……………………………………216
三、室内地理设计应注意的问题……………………………218
第五节 本章结语……………………………………………221
本章习题………………………………………………………222
第十章 阳宅的判断与选择…………………………………224
第一节 阳宅的判断…………………………………………224
一、峦头断……………………………………………………224
二、理气断……………………………………………………228
三、客星断……………………………………………………230
四、断验举例…………………………………………………232
第二节 房屋选择的地理原则………………………………232
一、宾主有情原则……………………………………………232
二、龙虎抱身原则……………………………………………233
三、高矮适中原则……………………………………………233
四、线位合法原则……………………………………………234
五、人体气场原则……………………………………………234
第三节 房屋选择在地理上应注意的事项…………………235
一、避开室外形煞……………………………………………235
二、避开特殊场所……………………………………………235
三、避开室内凶局……………………………………………236
第四节 本章结语……………………………………………237
本章习题………………………………………………………238
第十一章 地理改造与化煞………………………………239
第一节 补偏救弊……………………………………………239
一、开渠引水或筑塘蓄水……………………………………239
二、培龙补砂…………………………………………………239
三、修补住宅…………………………………………………239
四、采用地理镇物……………………………………………240
五、种植花草树木……………………………………………240
第二节 形煞的化解…………………………………………240
一、形煞释义…………………………………………………241
二、形煞的危害性……………………………………………241
三、形煞的化解方法…………………………………………241
第三节 气煞的化解…………………………………………248
一、气煞释义…………………………………………………248
二、气煞的危害性……………………………………………249
三、气煞的化解方法…………………………………………249
第四节 本章结语……………………………………………256
本章习题………………………………………………………257
第十二章 时间选择………………………………………258
第一节 源流依据与作用……………………………………258
一、源流………………………………………………………258
二、依据………………………………………………………260
三、作用………………………………………………………260
第二节 基础知识……………………………………………261
一、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与五行生克关系…………………261
二、五鼠遁与五虎遁…………………………………………263
三、廿八宿……………………………………………………263
四、历法常识…………………………………………………264
五、用事术语释义……………………………………………270
第三节 流派简介……………………………………………272
一、以虚拟天星为运算依据的流派…………………………272
二、以真实天星为运算依据的流派…………………………273
三、以天干地支和五行为运算依据的流派…………………274
四、以河洛数或八卦数为运算依据的流派…………………276
第四节 紫白法………………………………………………277
一、紫白星释义与重要性……………………………………277
二、九星的查找………………………………………………278
三、紫白选择方法……………………………………………281
第五节 快速选择的程序与方法……………………………285
一、客星趋避…………………………………………………285
二、干支搭配…………………………………………………286
三、天地人沟通………………………………………………287
第六节 本章结语……………………………………………289
本章习题………………………………………………………299

第三篇 源流梳理
本篇概要……………………………………………………302
第十三章 地理文化的萌芽——先秦时期………………303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地理萌芽………………………………303
一、洞居或树居………………………………………………303
二、聚居与半坡遗址…………………………………………304
三、地理萌芽的种子…………………………………………305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地理活动………………………………306
一、商周的都城选择与营建…………………………………306
二、商周的民宅选择与营建…………………………………310
三、鬼魂信仰与阴宅启蒙……………………………………311
四、先秦时期的地理名人与著作……………………………311
第三节 先秦时期地理文化理论的萌芽……………………312
一、阴阳五行思想的产生……………………………………312
二、河图洛书及先秦易学思想的影响………………………313
三、“气说”的出现…………………………………………313
四、地理形势理论的直接基础………………………………314
第四节 本章结语……………………………………………314
本章习题………………………………………………………315
第十四章 地理文化的形成——秦汉时期………………317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地理活动………………………………317
一、地脉与墓葬观念盛行……………………………………317
二、建筑热潮推动地理活动的深入…………………………318
三、《图宅术》与六壬式盘…………………………………319
四、解除与符镇之术…………………………………………321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地理人物与著作………………………322
一、黄石公与《青囊经》……………………………………322
二、青乌子与《青乌先生葬经》……………………………323
三、秦简《日书》……………………………………………324
四、《堪舆金匮》与《宫宅地形》…………………………325
五、管辂与《管氏地理指蒙》………………………………325
第三节 地理学理论正式形成的表现………………………326
一、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为地理文化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持327
二、地理学理论基石的正式产生……………………………327
三、地理学操作之术及选择的出现…………………………328
四、从王充批判的内容反窥当时地理学理论的形成………328
第四节 本章结语……………………………………………329
本章习题………………………………………………………331
第十五章 地理文化的完善——晋唐时期………………332
第一节 晋南北朝及隋朝的地理活动………………………332
一、地理的盛行与王朝政治的交织…………………………332
二、宗师郭璞的风采………………………………………334
三、隋文帝营建大兴城………………………………………337
四、隋朝的地理名士在隋朝短短的三十个春秋里,地理领域也
出了几个地理名流………………………………………339
第二节 唐代的地理文化盛景……………………………340
一、大唐盛世与地理文化盛景………………………………340
二、唐太宗对地理文化的重视与吕才的地理批判…………342
三、唐代的地理大师与地理著作……………………………343
四、杨筠松与江西派的兴起…………………………………345
第三节 晋唐地理学理论的创新与贡献……………………349
一、阴宅地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349
二、阳宅地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351
三、玄空学派的创立和发展…………………………………352
四、罗盘的出现对地理的贡献………………………………353
第四节 本章结语……………………………………………353
本章习题………………………………………………………355
第十六章 地理文化的兴盛——宋元时期………………356
第一节 宋代的地理热潮……………………………………356
一、北宋的繁荣为地理热提供了沃土………………………356
二、宋朝理学与地理…………………………………………357
三、从上到下的地理热潮……………………………………361
第二节 元大都的兴建………………………………………363
一、元大都的选址……………………………………………363
二、元大都的规划……………………………………………364
第三节 宋元地理文化特点…………………………………365
一、名人迭出,但继承多而创新少…………………………365
二、福建派的出现……………………………………………368
三、司马光的地理批判………………………………………369
第四节 本章结语……………………………………………371
本章习题………………………………………………………372
第十七章 地理文化的繁荣——明清时期………………373
第一节 明清建筑的地理烙印………………………………373
一、明清皇城…………………………………………………373
二、明清帝陵…………………………………………………376
三、城市建设与衙门…………………………………………380
四、村落与民居………………………………………………382
第二节 对历代地理著作的收集与整理……………………385
一、官方的收集与整理………………………………………386
二、民间的收集与整理………………………………………387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地理流派与名人名著…………………388
一、百家争鸣的地理流派与玄空学派的公开………………388
二、明清地理人物与著作……………………………………389
第四节 本章结语……………………………………………396
一、明清建筑鲜明的地理烙印………………………………396
二、对地理著作的系统整理…………………………………396
三、蒋大鸿与玄空之法的正式公开…………………………396
四、承前启后的大师与百家争鸣的流派……………………397
本章习题………………………………………………………397
第十八章 地理文化的沉寂与复苏——民国至当代……398
第一节 民国至当代的地理文化活动………………………398
一、民国时期的地理文化……………………………………398
二、战乱结束与地理文化的沉寂……………………………401
三、改革开放后地理文化的复苏与发展……………………402
第二节 港澳台的地理繁荣与海外传播……………………407
一、港澳的地理文化活动……………………………………407
二、台湾地理文化的繁荣……………………………………408
三、地理文化在海外的传播…………………………………409
第三节 对传统地理文化的思考……………………………410
一、地理批判…………………………………………………410
二、地理继承…………………………………………………413
三、地理规范…………………………………………………413
第四节 本章结语……………………………………………414
本章习题………………………………………………………415
第四篇 要籍导读
本篇概要……………………………………………………418
第十九章 秦汉时期地理要籍……………………………419
一、青囊经 (原本作黄石公授赤松子述义)…………420
(一)原文……………………………………………………420
(二)作者及成书背景………………………………………421
(三)内容提要………………………………………………421
(四)简评……………………………………………………425
二、青乌先生葬经……………………………………………426
(一)原文……………………………………………………426
(二)作者及成书背景………………………………………427
(三)内容提要………………………………………………427
(四)简评……………………………………………………428
本章习题………………………………………………………429
第二十章 晋唐时期地理要籍……………………………430
三、宅经……………………………………………………430
四、葬书……………………………………………………435
五、撼龙经…………………………………………………460
六、疑龙经…………………………………………………479
七、青囊序……………………………………………………490
八、青囊奥语…………………………………………………503
九、天玉经……………………………………………………514
十、都天宝照经………………………………………………534
十一、灵城精义………………………………………………554
本章习题………………………………………………………559
第二十一章 宋元时期地理要籍…………………………561
十二、玄机赋…………………………………………………561
十三、玄空秘旨………………………………………………563
十四、发微论…………………………………………………566
本章习题……………………………………………………573
第二十二章 明清时期地理要籍…………………………574
十五、水龙经…………………………………………………574
十六、天元五歌………………………………………………576
十七、天元余义………………………………………………592
十八、阳宅粹编………………………………………………601
十九、心眼指要………………………………………………611
二十、沈氏玄空学……………………………………………614
二十一、阳宅十书……………………………………………617
二十二、地理五诀……………………………………………621
二十三、八宅明镜……………………………………………622
二十四、阳宅三十则…………………………………………624
本章习题………………………………………………………628

附 录
附录一 中国历史纪年与地理断代简表…………………630
附录二 中国传统环境地理文化大事年表………………631
附录三 参考书目…………………………………………63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