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青铜器大克鼎全型拓拓片
  • 西周青铜器大克鼎全型拓拓片
  • 西周青铜器大克鼎全型拓拓片
  • 西周青铜器大克鼎全型拓拓片
  • 西周青铜器大克鼎全型拓拓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周青铜器大克鼎全型拓拓片

298 九五品

库存10件

安徽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传拓年代不详

纸张其他

装帧其他

尺寸136 × 68 × 68 cm

数量1册

上书时间2019-08-07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藏传佛教造像碑观世音造像拓拓片
造像原拓拓片,图规格53✘33厘米,拓在68✘138厘米宣纸上的
藏传佛教造像碑观世音造像拓拓片 造像原拓拓片,图规格53✘33厘米,拓在68✘138厘米宣纸上的 ¥158.00
大唐,僧人出行图,手握禅杖,踏莲花,适合题跋供养,规格拓在136*68,宣纸上,图规格26*12.8
大唐,僧人出行图,手握禅杖,踏莲花,适合题跋供养,规格拓在136*68,宣纸上,图规格26*12.8 ¥158.00
此为王阳明原名(王守仁)题写的书法碑刻,被称为古代哲学大师,心学大师,是中国自古到今两个完人之一,另一个完人是老子,王阳明书法被后人称为书法中的精品,,拓片原石原拓,红色部分规格120✘40厘米,拓在138✘69厘米宣纸上的
此为王阳明原名(王守仁)题写的书法碑刻,被称为古代哲学大师,心学大师,是中国自古到今两个完人之一,另一个完人是老子,王阳明书法被后人称为书法中的精品,,拓片原石原拓,红色部分规格120✘40厘米,拓在138✘69厘米宣纸上的 ¥228.00
(奇兽岩铭)北宋大家(蒋之奇)撰此碑文,蒋之奇与苏轼(苏东坡)同科进士。
蒋之奇(1031年——1104年),字颖叔,一作颍叔,北宋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蒋堂的侄子。嘉祐二年(1057)考“春秋三传科”中了进士。官太常博士,后又考中“贤良方正科”,升为监察御史。
拓片尺寸136*68,保证原石原拓,欢迎询价。拓工一流。
(奇兽岩铭)北宋大家(蒋之奇)撰此碑文,蒋之奇与苏轼(苏东坡)同科进士。 蒋之奇(1031年——1104年),字颖叔,一作颍叔,北宋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蒋堂的侄子。嘉祐二年(1057)考“春秋三传科”中了进士。官太常博士,后又考中“贤良方正科”,升为监察御史。 拓片尺寸136*68,保证原石原拓,欢迎询价。拓工一流。 ¥488.00
东魏时期,每尊小佛表情栩栩如生,显得庄严恬静,各个雕刻精细,足见雕刻者的虔诚和精湛的工艺,
每尊小佛佛龛保存完好,带有供养人的名。
用纸六尺整纸,朱拓(拓片部分100*96)下部留有题跋空间。欢迎询价
东魏时期,每尊小佛表情栩栩如生,显得庄严恬静,各个雕刻精细,足见雕刻者的虔诚和精湛的工艺, 每尊小佛佛龛保存完好,带有供养人的名。 用纸六尺整纸,朱拓(拓片部分100*96)下部留有题跋空间。欢迎询价 ¥358.00
、**--和平元年-------此碑刻主要记载了汉阳太守刘福修筑道路,造福百姓,名垂关陇古道的功绩。原石原拓,拓在八尺整纸上
、**--和平元年-------此碑刻主要记载了汉阳太守刘福修筑道路,造福百姓,名垂关陇古道的功绩。原石原拓,拓在八尺整纸上 ¥999.00
超大尺寸,北魏摩崖石窟,原石窟原拓,2.5x2.5米,一张八尺整张,两张八尺长条留有空余可画意题拔。喜欢询价了
超大尺寸,北魏摩崖石窟,原石窟原拓,2.5x2.5米,一张八尺整张,两张八尺长条留有空余可画意题拔。喜欢询价了 ¥600.00
南宋时期摩崖石刻题记
南摩崖石刻题记,南游何撰写,绍兴年间游狮子岩
南宋时期摩崖石刻题记 南摩崖石刻题记,南游何撰写,绍兴年间游狮子岩 ¥228.00
千手观音乾隆书法波罗蜜心经组合拓拓片,千手观音图规格52*32厘米,般若菠萝蜜心经拓片规格66*40厘米,图拓在138*69厘米生宣宣纸上
千手观音乾隆书法波罗蜜心经组合拓拓片,千手观音图规格52*32厘米,般若菠萝蜜心经拓片规格66*40厘米,图拓在138*69厘米生宣宣纸上 ¥268.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西周青铜器大克鼎全型拓拓片
图规格31✘26厘米,拓在136✘68厘米宣纸上的。大克鼎(Big Grams Tripod)又称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
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径75.6厘米。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
**
大克鼎于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的一处窖藏,窖藏中有1200多件青铜器,一同**还有一套七件小克鼎,一套六枚编钟(克钟),另有盨二件,镈一件。
潘家得宝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左宗棠被永州总兵樊燮谗言所伤,遭朝廷议罪。幸得时任侍读学士的潘祖荫援手,上奏咸丰皇帝力保宗棠,且多方打点,上下疏通,左才获脱免。潘乃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大家,左宗棠得大盂鼎后遂以相赠,以谢当年搭救之恩。
而大克鼎于1890年**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后,首先被天津人柯劭态买下,潘祖荫又用重金从柯氏手里购得,成为大克鼎的主人。从此,大盂鼎、大克鼎这两件周朝时期**的青铜器齐聚潘府,成为当时京城的一大新闻。
民国初年,曾有美籍人士专程来华找潘氏商谈求让大鼎,出价达数百两黄金之巨。但终为潘家所回绝。三十年代中叶,国民党当局在苏州新建一幢大楼。党国大员忽发奇想,要在大楼落成后以纪念为名办一展览会,邀潘家以大鼎参展。以图无限期占有大鼎。然此拙劣伎俩为潘氏识破,婉言拒绝了参展。
埋宝地下
抗战时,潘达于请家人和两个木匠师傅帮忙,连夜把克鼎、盂鼎和一批青铜器装箱深藏到屋子底下,书画和小件古董三十几箱藏进夹壁。城陷后,她家前后闯进7批日本强盗,一遍遍搜刮,财产什物损失殆尽,连日军司令松井都查问潘家收藏,却到底没有发现踪迹。
抗战胜利后,宝藏再次“**”。潘达于把它们藏在一间屋里,用旧家具破杂物覆盖,再将整进房屋钉断,既不住人也不走人,直到解放之后。
赠宝于国
1951年7月,移居上海的潘达于寄出一封信:“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诚愿将两大鼎呈献……”
刚刚成立的上海市**管理委员会以隆重的授奖典礼表彰潘氏捐献之举。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处处长唐弢主持,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部长陈望道致辞,颁发的文化部褒奖状上落着部长沈雁冰的大名:“潘达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为祖国历史名器,六十年来迭经兵火,保存无恙,今举以捐献政府,公诸人民,其爱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发扬新爱国主义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扬,此状。”潘老卧室里,家具简朴,别无装饰,这张奖状,却一挂就是50年。
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二鼎如愿入馆,使市民**次饱览了这闻名半个多世纪的“国之重器”。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开馆,大盂鼎等125件珍贵**应征北上。两件巨鼎自此各镇一方。
大克鼎此后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至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