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安澜:潘季驯传
¥
11
4.4折
¥
25
八品
仅1件
作者马雪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9-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雪芹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7
-
版次
1
-
ISBN
9787213030918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2页
-
字数
277千字
- 【内容简介】
-
古老的黄河,以其博大的胸怀,孕育了几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美丽的黄河,以其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黄河儿女;浩荡的黄河,又以其波澜壮阔的浪涛,锻炼和造就了一个个与洪水搏斗中勇往直前的英雄人物,明代的潘季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湖州人,生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卒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享年75岁。他一生先后四次受命治理河道,前后历时27年,在长达十年的实际治水生涯中,他勤于考察,善于思索,不断汲取和总结前人的治水经验,又根据自己的实践不断创新,形成了系统的“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理论;并建立了完善周密的关于河堤修筑、防护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制度。他的治河思想和实践,对他以后的治河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不可逾越之规范。在几百年之后的今天,研究潘季驯的治水思想、理论及其实践,仍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尤其是他以治水为己任,不辞劳苦,“壮于斯,老于斯,朝于斯,暮于斯”的忘我精神;“或采之舆情,或得之目击”,实事求是、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在强权和各种“浮议”面前不卑不亢,不屈不挠、敢于坚持真理的坚强意志,激励和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治黄工作者,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河安澜,是潘季驯所处的时代及其前后人们的美好梦想,潘季驯是为了实现梦想付出毕生精力的人。
除治水之外,潘季驯还先后出任过江西九江府推官、河南道监察御史、广东巡按御史、顺天府提学、大理寺丞、大理寺少卿、江西巡抚、工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刑部尚书、都察院佥都御史、副都御史、都御史等官职,“所治皆有治绩”。在九江,他平反冤狱,改革驿传制度;在广东,他实行均平法,减轻百姓负担,成为明中期南方赋役制度改革的典范;在江西,他大展行政才能,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在顺天府督学、大理寺司法、南京兵部、北京刑部等任上,均有建树。整个为政过程中,他处处关心百姓疾苦,考虑国家利益,所作所为都能使民得其惠,国享其利。他出资建造的潘公桥经清代重修后至今仍横跨湖州市中心的龙溪河两岸,无声地倾诉着这位古人的点点滴滴。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将潘季驯作为本省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为之立传,以使潘季驯的事迹和精神弘扬于现代,流传于后世,成为激励人们奋斗进取的动力,本书即本着这样的原则进行撰述,希望能达到这一目的。
- 【作者简介】
-
马雪芹,女,1950年lO月生,陕西长安人。“文化大革命”中辍学回家,先后担任过民办教师、基层干部、工人等,1985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杭州师范学院综合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和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出版著作1
- 【目录】
-
前言
第一章 潘氏家族的崛起和潘季驯的成长
番氏家庭的崛起
潘季驯的表少年时期
走上科举之路
第二章 早期的仕官生涯
九江府推官河南道监察御史
广东巡按御史
顺天府督学和大理寺少卿
第三章 初次治河 勤于探索
明代前期的黄河状况
明代前期的黄河治理
潘季驯的初次治河活动
第四章 二次治河 功成遭黜
丁忧期间的苦乐
嘉靖四十五年至隆庆四年的河道情况
潘季驯的第二次治河活动
刚直不阿 功成遭黜
第五章 巡抚江西 政绩卓著
落职家居的日子
平定盗寇 安定地方
疏通钱法 发展经济
整顿驿传 清理站银
治国安民 要在得人
第六章 三次治河 宏图大展
隆庆六年至万历六年的河道情况
治河思路和基本方针
本次治河的经过
高堰风波再起
善后工程及河工表彰
第七章 从兵部到刑部
南京兵部 锐意改革
任职刑部 划一法令
又一次罢免闲居
第八章 四次治河 鞠躬尽瘁
精心规划 修复三省长堤
抱病履职 开凿奎山支河
心务竭尽 含恨告别河工
第九章 文化名人潘季驯的历史地位
黄河文化史上的丰碑
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潘季驯的著述
潘季驯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