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就是生命的陪伴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就是生命的陪伴

正版 当天发货 部分书籍封面稍显旧 系统自动采集上传 套书全几册的请联系客服下单

7.2 2.4折 30 全新

库存98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世敏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

上书时间2024-12-03

墨韵雅香图书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姚世敏
  •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551708340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当我们谈论“教育学”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一定是很深的理论,需要庞大的系统知识来维系。当我作为“教育人”到第十个年头的时候,我逐步发现并确定:每一个教育人都有自己的“教育学”!一个教育人,他总是同时面对几十个不同的学生,这些学生每天都在变化,教育人也在变化。一段时间后,他的学生又是全新的,换句话说,其实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新的孩子。那么,从这个视角看学生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和成长,所被记录下来的将是不同于另外的教师和另外的学生,这便是属于这群孩子和这个教育人在这段时间里具有唯一特性的教育历程——其中所含及的行为、观念、互动、关系不就是属于他,属于他们的教育学了么?

   可见,每一个教育人都可以随时建构他的“教育学”。正是这样的体会,我开始了新的教育征程,记录下教师和孩子们所经历的一切——活动、对 话、游戏、课堂、感受……当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身体在一起,心灵也在一起。这个时候,教师和他们有了一种很持久、很特殊的关系——陪伴。教师陪伴了他们,他们也陪伴了教师,师生在相互的陪伴中完成了教育和自我教育这样滋养人的活动 。当我们提及陪伴,仿佛和孩子玩就是陪伴,陪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这些都仅仅是显性陪伴。

  这些是最容易感受到的,因为每一天都在发生,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每一天,教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会等于或大于7个小时,这已经是一个孩子每天最主要的时间了,他的成长时间就在你的眼皮底下。如果你可以把这些日子放快一点,像快进一样,闭上眼睛想想吧,就仿佛看到一粒种子在发芽,在摇晃,在舒展,在向上,一点一点,成了苗,成了木,成了材。可是,如果你因为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陪伴”而忽略掉这些时光,便感受不到它的好处。显性陪伴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心灵陪伴。一个孩子,从他进入学校的那一天开始,他觉得自己已经有“小时候”了。如果你注意,他们会告诉你“我小时候在学校……”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幼稚”。可是,这背后是一颗丰富的、在追求成长的心灵,才会刻意地要与这“小时候”划清界限,多么希望你肯定他——你长大了。也就是说,他早有了“心灵”。

  这个时候,他更需要心灵的陪伴,时而和他同步,时而给他激励,时而给他指导。当他慢时,等他;当他不会时,教他;当他错时,一起修补;当他开心时,一起游戏……

  而以上这些我们感受得到的陪伴,都需要我们教育人从“隐性陪伴”里得到养料来支撑,便是教育人精神上的成长和丰富。这一部分和“心灵陪伴”不同,心灵陪伴指向孩子的内心,是内在的;“隐性陪伴”指的是精神世界的同步,它指向教育人和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面对,是外在的。有时我也会怀疑——我们能教给孩子什么呢?也许,我们能教给孩子的,往往只是我们成长的经验。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这些经验有作用,但作用可能比较有限,甚至已经过时。如果这样的经验曾经让我们成功的话,我们会更容易迷信这过往的经验。而我们的这些孩子,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是要面向未来的,这样的冲突让我们需要在精神上取得他们的“崇拜”,和他们在精神上一起成长,其实也就是在精神上陪伴他们!

  那么,我们就需要更多的能量,更多地跟着时代变化的能量来和孩子互动。若不是这样,即便他完全顺从了你,你也别太高兴,意味着他得到生活的经验更适用于你成长的那些年代,这终究是要落伍的,甚至是会被淘汰的;若是他没有一点能“听”你的,那么,双方的博弈是会给彼此带来痛苦的,这个时候,你会不会借助强权,或者借助身体优势来压迫他?

  如果我们有更多地跟着时代变化的能量,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大概是你追我赶的态势,你的能量就容易流转到他那里,他也在日积月累的互动中感受到这些能量的巨大作用,从而形成了相互满足、充满快乐的过程。

  精神世界的“隐性陪伴”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格局,去学习,去丰富,去涉猎——因为有容乃大。信息时代,我们不难知道世界上的各种信息,但不一定了解这些信息代表的世界,包括这个世界概念中涉及的对人的了解。即便有了解也不一定能纳入我们已有的思维格局。这是思维格局的“惰性”。比如,你是计划经济时代中生长的人,必然和市场经济时代的人观念不同,而现在的市场经济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实体市场形态已经逐步变化到虚拟市场形态遍布的境地,三个经济形态中成长的人思维格局必然不同。我们需要不断地转变和丰富我们的思维格局,才能适应对世界和对人的解释。而做到这一点,恰恰是三个陪伴教育的重要之处。我们无法把世界的变化全然掌握,但我们保留做“空”的状态,当你以“空”的状态来看待孩子的每一次行为,你就更有机会让孩子学会属于他的处理方式。如果我们是非“空”的状态,那我们给予的大概是类似我们过往的经验这一类的东西。当我意识到这些观念时,我开始了我新的教育之旅——从我的视角看过去的。

  “显性陪伴”——我在孩子们身边,去记录孩子们的生活。

  “心灵陪伴”——我和孩子们在一起,和孩子们共度。

  “隐性陪伴”——精神世界无时无刻的自我丰富。

   于是有了我对教师教育过程点滴的记录与思考。教育无小事,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孩子的成长之路,也是教育人的丰富之路。所以,笔者开始了我的教育记录之行,一点一滴,透过点滴感悟自己的教育观;点滴汇聚,走过一程互相滋养的教育旅程。
【作者简介】
张中华,男,1958年生,山东省单县人。1976年任民办教师,1979年底单县师范毕业分配到单县实验小学任教,1985年任副校长,1991年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1995年任校长至2012年,2001参加湖南第一师范骨干教师*培训,2003年至今任单县慧光学校董事长,2005年成立华东教育发展研究会任会长,2006年在中央教科所做高级访问学者,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2008年开始进行“陪伴教育”课题研究。

姚世敏,山西垣曲县人,现任太原市第五实验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中国教育策划学术研究会特聘专家、山西省教育学会理事、山西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专著有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我行我思》,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悟道》、《回头拾遗》、《飞扬的思絮》、《教育心路》、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让课堂说话》、《学校管理的100个小智慧》、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守望者的凝视 读懂学校读懂校长》、《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寻找教育的智慧》等。有36篇文章在中国教育报、语言文字报、人民教师杂志、语文月刊杂志、基础教育参考、神州教育杂志、山西日报、太原日报、山西青年报等报刊发表。学校推行的“立体引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天津、海南、南宁、宁夏等多次会议上交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什么是陪伴教育

一、什么是陪伴教育

二、陪伴教育的意义

三、教师与陪伴教育

四、家长与陪伴教育

第二章 校园里的陪伴教育

 一、陪伴理念根植校园

二、提升教师陪伴教育意识

三、引导家庭参与校园陪伴教育

四、陪伴教育管理与制度保障

第三章 教师是校园陪伴教育的主体

 一、教师在陪伴教育中的角色

二、教师在陪伴教育中所需的技能

三、教师开展陪伴教育中的问题

第四章 陪伴教育的主体——家长

 一、家长有不同

二、家长有相同的需求

三、家长是可有效利用的教育资源

四、家长陪伴教育的指导策略

第五章 陪伴教育的黄金时代——童年

 一、儿童具有与成人平等的地位和权益

二、儿童在积极、主动地建构着自己的认知世界

三、开展陪伴教育,儿童也是成人的一面镜子

第六章 开展陪伴教育专题指导

 一、学前(0~6岁)陪伴教育专题指导

二、小学生(6~12岁)陪伴教育专题指导

三、中学生(12~18岁)陪伴教育专题指导

第七章 陪伴教育——给他六个“给予”就足够

 一、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爱

二、给他快乐——快乐是成长的最好礼物

三、给他自由——适度自由才会自控

四、给他希望——有希望才有成功的可能

五、给他自信——有信心的人无所不能

六、给他关怀——和他默默在一起

第八章 感动是陪伴教育的最大秘诀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二、爱要以接受者为标准

三、感动自己,陪伴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四、今天比昨天好,就是成功

五、高贵是精神上的富有和独立

六、爱如阳光,既灿烂,也自由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