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系列·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柯俊传
正版 当天发货 部分书籍封面稍显旧 系统自动采集上传 套书全几册的请联系客服下单
¥
7.2
1.5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韩汝玢、石新明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汝玢、石新明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2
-
版次
1
-
ISBN
9787030344311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4页
-
字数
3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家科学思想库
- 【内容简介】
-
柯俊院士是国际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高等工程教育家。“一二·九”运动时期,他是天津“一二·一八”大示威的重要组织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他是穿梭于越南、缅甸、印度密林群山之中的物资运输队长。留英期间,他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是贝茵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是中国金属物理学科的奠基人。“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将现代实验方法引入冶金考古研究,是中国定量冶金考古研究的开创者。20世纪90年代初,他积极推动了国家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领航员。
《科学文化系列·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柯俊传》以翔实的事实、丰富的图片,全面介绍了柯俊在各个时期的奋斗足迹和轶闻趣事,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未来”的爱国情怀。《科学文化系列·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柯俊传》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青年学生、文化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及各级党政部门干部。
- 【作者简介】
-
韩汝玢,1934年8月生,河北省清苑县人,中共党员。1956年北京钢铁学院金相热处理专业毕业留校,担任金属物理教研组助教、讲师和柯俊秘书。1961~1964年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师从柯俊。1977年调至冶金史研究所任职,历任副所长、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冶金技术史,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历程”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与柯俊合作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一书,四次协助柯俊组织和参加冶金史国际会议,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常务理事等职。
石新明,1974年1月生,山西省闻喜县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柯俊院士。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主持创建了全国第一门《大学生社会实践》国家精品课程,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团委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等职,兼任柯俊秘书(1999~2004年),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北京科技大学第十届党委委员。现任职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 【目录】
-
总序(路甬祥)
序言(徐匡迪)
上篇
第一章黄岩柯家
一、三君八俊满橘乡
二、追溯元代柯氏
三、石榴花开的日子
四、柯氏儿女皆俊杰
第二章辗转求学
一、那些少年往事
二、第一次流亡
三、就读河北一中
四、两年的预科班生活
五、动荡时势下的多彩大学生活
六、走在抗日游行队伍的最前排
七、辗转武汉求学路
第三章八年抗战
一、投身民族抗战的热潮
二、负责民营工厂督迁工作
三、督迁大冶各厂矿
四、最后关头的武汉抢运
五、亲历武汉的沦丧
六、辗转抗日到越南
七、艰苦运输中的趣事
八、重庆遭日军轰炸
九、恪尽职守在缅甸
十、穿梭在密林群山之中
十一、不辱使命——在印度
第四章留英十年
一、科技救国赴英伦
二、师从顶级大师汉森教授
三、伯明翰大学的终身讲师
四、志同道合“下午茶”
五、结婚日选在“九·一八”
六、“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来世”
七、祖国,我回来了!
八、关爱父母,抚育弟妹
中篇
第五章志存高远忠诚教育事业
一、毅然走进钢铁学院
二、创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筹建金属物理化学专业
三、创建科学技术史研究生专业
四、“文化大革命”中的师者
五、花甲老人光荣入党
六、重视幼儿及少年教育
七、“我的科技馆情缘”
八、“没有围墙的大学”
九、言传身教全面关心青年人的成长
十、勤奋好学不断更新知识
……
下篇
第九章中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
附录A柯俊院士主要经历获奖情况
附录B柯俊主要著作目录
附录C部分约稿辑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