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当天发货 部分书籍封面稍显旧 系统自动采集上传 套书全几册的请联系客服下单
¥ 11.4 3.0折 ¥ 38 全新
仅1件
作者[美]沃尔德马·尼尔森 著;郑胜天、程迺欣 译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
上书时间2024-11-11
《大捐赠者传奇》像一部纪录电影,用一个半小时的片长讲述了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在这部电影里,作者将聚光灯打在了私人基金会这群“从不需要接受公众监督”的社会恩人身上。
聚光灯之前,这些建立起大型基金会的捐赠者们活像一群各具特色的演员:冷漠离群的洛克菲勒、贪得无厌又慷慨豪爽的卡内基、精神异常的霍华德·休斯、高喊要投身慈善业却迟迟未有动作的巴菲特……他们当中有社会下层的罪犯和精神病患,有无足轻重的老好人,有不守陈规的英雄,也有天才的组织家。无论是出于单纯的利他主义,还是为己谋福,这些摇钱树的种栽者们最终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医学、艺术、商业,甚至政治。
素以“直言不讳”闻名的作者用《大捐赠者传奇》粉碎了我们对于慈善机构充满敬意的幻想:很多时候,它们都不是高尚动机和精心规划的硕果,而是疏忽、冲动、个人爱好,甚至临终遗愿的产物,源自我们能想到的最个人化、最情感化的因素。
这些传奇性的捐赠故事,让我们嗅到了这些富甲一方的豪门显贵身上凡人的味道,感受到他们捐赠时的爱与愤恨、渴望与恐惧、罪恶感与虚荣心,也让我们透过慈善机构庄严堂皇的外表,窥视到它的内部运作。
沃尔德马·尼尔森(WaldemarNielsen,1917-2005),早年是一位外交官,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担任美国商务部部长特别助理、美国国务院驻欧洲主管,是马歇尔计划的主要执行人之一。退出政界后,长期研究美国的公益事业,担任过洛克菲勒三世、福特基金会等大富豪或大型基金会的顾问和总裁。
先后出版了四部极具权威性的、关于美国基金会的专著。其中这本凝结半生心血的作品《大捐赠者传奇》让他从此赢得了“慈善事业直言不讳的观察家”的声誉。书中他愤笔直言“亨利·福特、霍华德·休斯和约翰·麦克阿瑟是一些没有慈善之心、腐败,甚至精神变态的捐赠者”。
晚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推动中外艺术交流的先行者之一,几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所有顶级人物都曾最初受助或受益于他。
2005年,尼尔森辞世,曾专访过他的《纽约时报》发文叹息:慈善界失去了一位巨人。
致中文读者
前言
代序:“花钱更比挣钱难”
译者序:春寒三月忆故人
《纽约时报》专访:与资深基金会观察家的对话
第一部分 关键的问题
第一章 美国的历史背景和未来潮流
第二章 从捐赠者开始
第二部分 居高领先的潜力
第三章 三位过去的巨人:
老约翰·洛克菲勒
安德鲁·卡内基
朱利叶斯·罗森沃德
三巨人之比较
第四章 三位令人敬畏的后继者:
玛丽·拉斯科尔:文质彬彬而又精力充沛的人
阿诺德·贝克曼:科学家捐赠者
瓦尔特·安奈伯格:传媒事业的赞助人
一些比较和对照
第五章 新的巨富(多变的四重奏):
沃伦·巴菲特
比尔·盖茨
莱斯里·韦克斯纳
乔治·索罗斯
一些比较与对照
第三部分 妇女作用的提升
第六章 被遗忘的历史
重要的第二阶段变化
第七章 公益事业中的妇女
光明的前景
第四部分 捐赠行为中的险境
第八章 灾难的警告
慈善界久为人知的丑闻
意想不到的转变
适得其反:虔诚的奉献者与灾难性的后果
第九章 灾难的来临和出路
哈特福德基金会
卫加特基金会
阿容·戴孟德基金会
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
福特基金会
麦克阿瑟基金会
第十章 艺术界截然不同的个案:
莉·克莱斯诺和安迪·沃霍
波洛克-克莱斯诺基金会
安迪·沃霍尔基金会
第五部分 巨大的中间王国
第十一章 家庭基金会和家庭的问题
第十二章 财富的腐化效应
F·M·科尔比基金会
卡弗里茨基金会
S·H·和海伦·R·雪尔家庭基金会
科尔家庭基金会
玛丽·雷诺尔兹·巴布柯克基金会
第十三章 社区基金会:一个重大的创造
第六部分 企业化的公益事业
第十四章 有理想与影响大的基金会
罗斯和企业基金会
弗莱德·勃朗和监狱劳动
约翰·M·奥林基金会
第十五章 杠杆作用
弗雷德里克·P·鲁斯
詹姆士·沃尔芬森
李·艾柯卡
第十六章 赠款、交换和交换手法
赠款的市场“价码表”
一笔巨额餽赠的过程:怀特黑德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学院
斯坦福大学和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研究所
约瑟夫·赫希霍:一贯的赢家
瓦尔特·安奈伯格的“交易工具”
亚蒙·韩默:越轨行为之一例
第七部分 前进中的展望
第十七章 “永世长存”的陷阱
第十八章 董事们及其可信赖性——卡内基个案
背道而驰
萎靡不振
得过且过
重振复兴
结束语:公益事业之未来
尾声:捐赠者该做和不该做的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