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安传略 【库存新书未翻阅】
澄城县人物传略——张鼎安
¥
66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姬乃军 编写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10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3-5
上书时间2023-09-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张鼎安
张鼎安(1903—1936),原名新发,别名仲时,刘家洼良周村人,张绍安胞弟。幼时曾随老先生读书。1922年由县立第一高小毕业,考入西安省立二中。1923年加入共青团,以后转为党员。1925年在西安学生驱逐陕西督军吴新田运动中,回澄城与由上海回来的王超北一起组织“驱吴后援会”、“五卅惨案后援会”,印刷传单,举行集会、游行,揭露封建军阀、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掀起“五四”以后澄城县学生运动的又一高潮。1926年,由西安三中(二中迁走后转入三中)毕业,在长安杜曲以教书为掩护,组织农民运动。1927年2月成立杜曲农民协会,4月1日斗争清算大土豪王效廉、郭庚伯,追退银元2800多块。1928年4月,在白色恐怖下,他担任中共长安县委书记,经常以卖青菜、担大粪为掩护,深入群众,组织抗粮抗税斗争,一次在三桥打死打伤六名税收人员,并以中共长安县委名义,公布六人罪状,引起很大震动。12月,由于叛徒出卖,开会时与省委书记潘自力一起被捕,遭严刑逼供,坚强不屈。1930年出狱。1931年任王庄小学校长。“九一八”事变后,在王庄成立抗日救国会,创办王庄农民夜校,培养发展党员,成立中共王庄支部(西北乡第一个党支部)。1932年初,中共韩城中心县委成立,他担任宣传部长,负责澄城工作。在王庄组织群众进行抗税斗争,将税收人员韦永康赶走,又发动县学联配合,迫使县政府将税务局长韦子轩撤职,并减轻税款。县政府派保安团队驻王庄进行镇压,他又在士兵中进行工作,相继建立保安团、公安局中共支部,使党的力量有较大的发展。8月8日,中共韩城、蒲城、澄城三县党组织,在醍醐举行联席会议(他未参加),为牵制国民党军队对北部山区游击队的围剿,决定由他负责,于8月10日发动澄城保安团、公安局士兵起义(后称“警变”)。经过紧张准备,10日晚,切断县城周围电线,计划午夜开始行动。傍晚,在南城楼开会,公安局副局长忽来巡查,行动提前暴露,“警变”失败。
1933年7月,他去西安向省委汇报工作。省委遭受破坏,党团活动分子会议决定由他和另外两个同志组成省委工作委员会。8月底,临时省委成立,他担任宣传部长。临时省委迅速与各地党组织、游击队及红26军接上关系,并组织力量破坏国民党对陕北红军的围剿。9月19日,临时省委又遭破坏,他再次被捕,由于叛徒、前省委书记杜衡的质对,他在自首书上签了名,并向报社记者发表了谈话,但未暴露任何机密。出狱后,身体十分羸弱,人问他:“你现在还敢干革命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人家不杀你,就是教你干革命。”
1934年至1935年,他在良周村及刘家洼小学教书,藉机系统地阅读《资本论》等马列著作,写有《论意阿战争》一文。1935年夏收以前,高岗(当时领导人)来澄城,与他一起召开会议,办学习班,住一月余。此后他派孙苟娃、贾武祥去尧头组织煤矿工人队伍,通过崖畔教师吴建初争取与地方力量王保坤建立统战关系并派人察看毛老鼠沟一带地形,准备开展游击活动。
当时新文字运动正在兴起,他与刘仲棣、张景茂创办刘家洼农民识字班,通过教学新文字,宣传抗日救国。农民识字班发展至王庄、冯原、赵庄、韦庄等地,在全国闻名,当年11月筹措经费380元(银元),派刘仲棣、孙次青去参观南京燕子矶小学、上海山海工学团,学习陶行知改革教育的经验。
1936年2月,重新成立中共澄城县委,他再次担任县委书记。4月,由于叛徒姚权的出卖,县委成员雷振东被捕。他及时组织隐蔽,保全了组织和同志。是年夏季,县委协助王超北为红26军转送电台。随后,他去陕北向党中央汇报请示工作,中央指示他开辟韩城、宜川一线的工作,与国民党42师(柳子俊部)建立联系。归途至宜川云崖镇被42师逮捕,解经合阳时,给翟贞祥的信中说:“我找周恩来同志被捕,受了古今中外未有过的极刑,这次到西安可能牺牲……”。经中共党员蒲克敏(时任杨虎城私人秘书)解救,到西安后即获释。
“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即赶回澄城组织响应,策动其兄张绍安率领县保安大队起义,并以革命师生为骨干,组成“抗日牺牲团”,准备建立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12月30日与其兄张绍安一起在“崖畔寨事件”中壮烈牺牲。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姬乃军 编写
-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
-
版次
1
-
ISBN
9787224108729
-
定价
26.00元
-
装帧
平装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为张鼎安撰写的传记。张鼎安,又名张新法,别名仲时,化名王子清,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乡良周人。l903年阴历九月二十八日出生。他赤诚爱国,献身革命,做过贡献,是在陕西历史上发生过影响的人物。他的事迹早在陕西广为流传。本书作者搜集和运用大量资料,力求使所记述有根有据,言之成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