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

14.72 3.2折 4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超逸 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Q26-5

上书时间2024-06-17

晴月文化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超逸 编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1787548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3页
  • 字数 4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企业文化品牌丛书
【内容简介】
  我个人认为,我们人民不但奉行“拿来主义”,而且也奉行“送去主义”。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我的意思是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送到西方国家去,尽上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
【作者简介】
  王超逸,著名企业文化专家、管理学家、国联鼎盛(北京)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中国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于2001年率先提出了“实施国家企业文化安全战略”、“构筑国家企业文化安全防御体系”、“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等一系列原创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新观点、新视角。被誉为“中国‘软实力’和‘企业文化安全’研究第一人”。

  20世纪90年代初,到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学习考察东亚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探讨东方式企业文化建设模式,致力于企业文化的中国化、本土化以及可操作性。

  主要著作有《企业文化教程》《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当代企业文化与知识管理教程》《比较企业文化学原理教程》《现代礼仪教程》《中外企业文化理念大全》《竞争大未来——21世纪企业文化制胜战略》《中国卓越企业文化实战与人力资源开发》《对国际品牌战略的比较考察》《中国近代商史的一面镜子》等,参与编著《中国企业文化年鉴》。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曾为近百家中外现代企业集团提供咨询服务。主要研究方向:软实力与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的科学策划与设计。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编软实力管理
第一章软实力的定义
第一节软实力的中译探析
第二节汉语视野中的软实力
第三节软实力的定义

第二章国家软实力
第一节国家软实力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国家软实力的要素

第三章区域软实力
第一节区域软实力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区域软实力的要素

第四章企业软实力
第一节企业软实力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企业软实力的要素

第五章个人软实力
第一节个人软实力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个人软实力的要素

第六章软实力的类别
第一节承受力
第二节说服力
第三节意志力
第四节奋搏力
第五节竞争力
第六节自信力
第七节容忍力
第八节展示力
第九节学习力
第十节执行力
第十一节亲和力
第十二节诚信力
第十三节创造力
第十四节永恒力
第十五节激励力
第七章软实力的作用方式
第八章软实力的提升途径
第九章软实力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编文化力与文化安全
第十章文化力及文化安全理论基本问题
第一节文化及其意义
第二节国家文化安全

第十一章全球化: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全球文化格局:超级大国主宰模式及其危害
第四节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第十二章文化产业:国家软实力的支撑点
第一节文化产业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软实力
第三节发展文化产业与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

第十三章意识形态:软国家机器
第一节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宗教意识形态的特殊复杂性
第三节认真吸取原苏联的历史教训

第十四章中国文化安全的基本形势:矛盾与斗争
第一节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激烈竞争
第二节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竞争
第三节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斗争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安全的基本任务:维护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
第一节维护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
第二节维护中华文明的主体性
第三节维护先进文化的主体性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安全的基本战略:物质、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一节物质、政治、精神文明是文化安全的基础
第二节发展文化事业
第三节推进文化市场发展
第四节努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第五节增强知识分子维护文化安全的责任感
第六节加强党的领导,维护文化安全

第三编中国文化的馈赠与拿来
第十七章中国文化的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第一节中国文化在东亚的传播及影响
第二节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及影响
第三节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第四节中国文化在俄国的传播及影响

第十八章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受容与排拒
第一节夷夏之辨
第二节儒佛之争
第三节明清禁教与西学的早期输入
第四节晚清的传统与西化之争
第五节东西文化论战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十九章外来文化输入中国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