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梨园春秋(四) 戏剧、舞蹈 王丽 新华正版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
4.16
1.3折
¥
32
全新
库存116件
作者王丽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7-0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BD9.26
上书时间2024-09-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丽
-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17-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5828775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2页
- 【内容简介】
-
本书分河北梆子、河北丝弦、河北乱弹、四股弦、保定老调四个部分,内容包括:道光年间河北梆子逐渐形成、清代末年河北梆子女伶兴起、新时期丝弦艺术更趋成熟兴盛、南北艺人合班产生河北乱弹等。
精彩内容: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主要剧种,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演化而成的,早形成于清代道光年间。 山陕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不断改革、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了河北梆子这一新的剧种的形成,后来曾被誉为“国戏”。 河北梆子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其表演行当齐全,唱腔具有高亢激越的特点,善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 从河北梆子的形成到兴起,涌现出了众多的艺人,对河北梆子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那还是在清代的顺治年间,陕西的秦腔流传到了北京及其周围的地区。据清代学者刘献廷的广阳杂记记载: 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 清乾隆时期,秦腔益盛行,对昆曲形成压倒之势。如梦中缘传奇的序中记载: 北京之梨园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至嘉庆年,盛尚秦腔,尽系桑间濮上之音。 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清代康熙中叶京畿地区已经有了秦腔,延续到乾隆、嘉庆年间,这里一直有非常活跃的演出活动。 秦腔之所以能够流入河北,主要是伴随山西、陕西的商业向京师及河北各地延伸的缘故。在当时,山西、陕西的商业尤其是山西商人所经营的钱庄、典当行、酿造业,几乎遍于河北各主要城镇。商人出于业务联络、应酬等需要,便把家乡流行的山陕梆子,引进到他们经商的地方,以此来取悦顾主并壮其声势。 山陕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群众的喜爱,根据当地群众的语言惯、、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地改革与创造。特别是在山陕梆子的演员队伍中,河北人逐渐增多,这更是导致山陕梆子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至清代道光年间,这种长期活动在河北的山陕梆子,便逐步发展成本地的河北梆子了。据后来的戏剧研究家郑法祥所著的谈悟空戏的表演艺术一书中记载: 郑法祥之父郑长泰,生于清道光十七年。七八岁时,入河北故城黄毛科班直隶梆子,出科后常演于保定。 由此可知,早在1纪40年代,河北有了河北梆子科班。到了清代道光末年,在北京城南的河北雄县马务头和定兴,相继又涌现出三庆和、祥泰等直隶梆子科班,多是当地穷苦农民子弟,教师中既有梆子艺人,也有高腔、梆子全能的艺人。 在这类科班的艺人,主要活动于河北定兴、徐水、容城、高阳、霸县。其中,在清代光绪初年已声名鹊起的艺人田际云是定兴科班出身。 田际云是保定高阳人,他自幼对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9岁时进入了赵俊与人同办的“双顺和”科班正式学戏。 田际云学戏不光有兴趣,也有天资。一副好嗓子,练功时吊起来往往引得学友和师傅们驻足屏息静听。他又有模仿和创造的灵气,主学花旦,又兼学青衣乃至生角等多种戏路。 田际云不但天资聪慧,而且还非常刻苦努力,所以在其青时期成为了戏班里的顶梁柱,先后跟随戏班到北京、热河和天津等地演唱。15岁时已崭露头角。21岁时在京创办小玉成科班。后为玉成班。并约黄月山等京剧演员入班。使之成为北京个梆簧合演的戏班。 田际云在23岁时又率班赴上海演出,历时达4年之久。有一次他在上海演出海潮珠。这出戏演的是春秋故事,剧中讲的是春秋时的齐庄公昏庸无道,见大夫崔杼的妻子棠姜貌美,与其私通。崔杼闻知后,非常气恼,装有病不起。齐庄公以探病为名又与棠姜私会,并密谋毒死崔杼。此时崔杼已暗设伏兵,杀死了庄公,并追杀棠姜。 在这出戏中,田际云扮演棠姜,扮相俊美,表演传神,让观众们看得如醉如痴。当时有无聊之人在报章上著文称,看了田际云扮演的棠姜,使他“静思榻上想九宿而挥之不去”。 田际云闻知后,便将“想九宿”改一字成“想九霄”为艺名。后来,有一次慈禧太后在宫内看田际云的戏,称他的唱腔“响遏行云,直冲九霄”,田际云遂把艺名又改为“响九霄”。 田际云主工花旦,但青衣、武生、老生、小生行无一不精,具有坚实的基本功,精湛的表演技艺,行当广博,能戏很多。至于他的本行花旦戏,诸如珍珠彩辛安驿英杰烈荣三贵跪楼等更为出,是当时河北梆子的代表人物。 在那时,河北涌现出了众多的班社,除了田际云初进入的“双顺和”外,有记载的还有北京以东,河北滦县高老裕梆子班。 这个梆子班在1853年成立,全班40多名学员。学员后,经常在河北丰润、开、玉田、乐亭、滦县、昌黎、山演出。 此外,这时期的科班,还有河北涿县白塔村双顺班,以及河北宝坻县的永胜和班。那时,永胜和班的教师张国泰,培育了不少出类拔萃的演员,如一盏灯、四盏灯、小茶壶、程永龙、毛毛旦等。 另外,据同治年间成书的都门纪略以及精忠庙报庙花名册记载,当时在北京露天演出的河北梆子戏班,还有万顺和、全顺和、双顺和等,可见其发展的逐渐兴盛。 随着河北梆子戏班与剧社的大量产生以及大批演员的涌现,直隶梆子在清代同治年末和光绪年初,开始呈现繁荣昌盛的景象。这是它有史以来的次发展。 在那时,河北梆子的蓬勃兴起,同当时正在北京称雄的皮黄,即京剧,形成了争妍斗盛、分庭抗礼的局面。据本汉学家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记载: 梆子有瑞盛和、庆顺和、源顺和三班,与三大徽班即京剧班对峙,其出演之戏园也与三大徽班演出场所同为广和园、庆乐园、中和园、三庆园、同乐轩。 比诸徽班,其间毫不受任何差别待遇也。以之与道光时为徽班所压倒西班仅于场末佐余兴情形相较,则不可谓为甚受世间之欢迎者。 这里说的正是河北梆子当时在北京的情形。至于在河北农村,进入清代光绪年间后,河北梆子的科班和戏班,简直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河北各地。
- 【目录】
-
版权信息
前言
河北梆子
道光年间河北梆子逐渐形成
清代末年河北梆子女伶兴起
新派梆子使河北梆子空前繁荣
河北丝弦
元令明曲衍变形成丝弦艺术
新时期丝弦艺术更趋成熟兴盛
河北乱弹
南北艺人合班产生河北乱弹
河北乱弹艺术发展到崭新阶段
四股弦
清代王不当为生计发明四股弦
新时期四股弦进一步发展流传
保定老调
元末明初河西调演绎形成老调
新时期老调焕发青春更显活力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