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共生思想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共生思想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43.55 9.1折 48 全新

库存18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黑川纪章 著;覃力 译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文轩10.28

上书时间2024-10-2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日]黑川纪章 著;覃力 译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7
  • 版次 1
  • ISBN 978711210413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5页
  • 字数 41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新共生思想》一书的作者黑川纪章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他的很多建筑作品如: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广岛市现代美术馆、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心、吉隆坡新国际机场、荷兰梵·高美术馆等等,在日本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声誉。他获得过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政府和建筑协会的嘉奖、授勋。他也是获得日本文化艺术界最高荣誉——日本艺术院院士称号的为数不多的建筑师之一。
  黑川纪章和与他同时代的日本著名建筑师一样,在从事建筑创作的同时,还出版了大量的建筑理论著作,被公认是长于理论的建筑师,《共生思想》便是他一生中撰写的影响最大的一部建筑理论著作。《共生思想》一书初版于1987年,是黑川纪章以其“共生哲学”为主线,对他几十年来形成的设计思想进行的总结和阐述。该书出版以后,在建筑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20世纪的纪典建筑名著之一,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
黑川纪章,建筑师,1934年出生于名古屋市,日本艺术院院士。
    京都大学建筑学科毕业,东京大学大学院博士学位。
    先后获得的奖项有:高村光太郎奖、每日艺术奖、建筑业协会奖、公共建筑奖、日本建筑学会奖、日本艺术院奖、都民文化荣誉奖、法国建筑艺术金奖、理查德。诺伊德拉奖、1997年AIA环太产洋建筑奖、世界很优秀建筑奖。本书获日本文艺大奖。法国政府艺术文化勋章等。
    美国建筑师学会、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名誉会员。
    主要著作有:《城市设计》、《动民》、《建筑论Ⅰ、Ⅱ》、《游牧时代》、《花数寄》、《建筑之诗》、《黑川纪章笔记》
    主要作品: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国立文乐剧场、名古屋市美术馆、广岛市现代美术馆、奈良市摄影美术馆、冲绳县厅舍、和歌山县立近代美术馆与博物馆、爱缓县综合科学博物馆、日德中心(柏林)、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北京)、墨尔本中央棒球联盟(墨尔本)、太平洋之塔(巴黎)、吉隆坡新国际机场(吉隆坡)、凡·高美术馆新馆(阿姆斯特丹)等。
【目录】
新共生思想的序言
作为21世纪新秩序的“共生的思想”
“共生”的定义与新的展开——面向21世纪
译者的话
1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共生的秩序
迈向重视个人、地域性与创造性价值的后工业化社会
由线性向非线性经济发展的转变
由权力时代向权威时代的转变
亚洲、太平洋文明的时代将以“生命原理”为基础
开始向子整体或网络结构的秩序转变
多样性的共生——“非布鲁巴基体系”、“复杂系科学”
由农耕地缘社会向游牧迁徙社会转变
迈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流动一族的“流动社会”
由一、二、三产业整合而成的生态环保技术
异质文化共生时代的安全保障
生命在保持动态关系的同时创造出信息的发信源

2从机械时代迈向生命时代——“生命原理”[代谢][循环][共生]
“机械时代”的20世纪
机械时代的“进步”是意味着接近欧洲
渗透到建筑中的机械时代
机械时代审美意识的“抽象性”及其思考
何谓机械时代的“欧洲精神”?
生命时代的建筑
从功能的表现向意义的表现转变
生命时代将从二元对立转向共生

3经济的共生——经济与文化的共生
关于经济的“共生讨论”
“共生思想”的原点
探索日本和美国共生的“阿斯彭会议”
什么是共生时代的障碍
日本的状况岌岌可危
迈向“多样化的存在才是丰富多彩”的生命时代
新型经济援助
权威基于文化的力量
美国也有圣域

4超越现代主义——克服二元论
默认西方优越性的普遍主义、国际主义
意外脆弱的激进化、个体化的纯血统文化(企业)
导入异端、非主流的德勒兹和瓜塔里的“锁列”与“根茎”
将异质(杂音)引入生活方式
时间分配与“兔子窝”
分离主义和二元论缺失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康德的金字塔结构
包含着一项对立的、流动的、多样性的原理——共生思想
被二项对立、二元论逼到绝路的后现代主义
在游牧世界里日本应该加强民族认同感
脱离极端的钟摆现象

5唯识思想与共生——共生的根源
6共生时代的历史思考——重新评价江户时代
7花数寄——共生的美感
8利休灰、巴洛克、侃皮——两义性文化
9共生的条件——“中间领域”,“道”的复树,“圣域论”
10人与自然的共生——森林的复原
11机巧的思想——人与技术的共生
12后现代走向共生的时代——国际文化的样式
13走向意义的生成——共生创生出新的意义
14抽象、象征——抽象与象征的共生
15沙漠城市——传统与最先进技术的共生
16国土大改造计划——网络城市与复合轴
17亚洲的共生——开拓未来的亚洲文艺复兴
18结束语——从渴爱与无明中解脱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