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与悲之歌:歌剧《原野》的当代审美与表演诠释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爱与悲之歌:歌剧《原野》的当代审美与表演诠释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31.81 5.3折 60 全新

库存6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志达;李云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文轩9.14

上书时间2024-09-0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志达;李云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67146457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6页
  • 字数 182千字
【内容简介】
作为一部经典歌剧,《原野》中的经典段落不仅是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素材,而且作品中丰富的人物形象与音乐内容结合巧妙,为声乐教学提供了极佳的美育素材。通过对该歌剧主要人物形象的细致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平衡演唱技术与审美,通过文本分析等手段将音乐中调性、织体、节奏等音乐创作技术与戏剧表达进行提炼、总结,帮助学生更贴近戏剧人物地演唱,从而达到审美的主旨。因此,其中音乐元素与丰富的审美内涵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挖掘,这也是本文将《原野》作为研究中心的原因之一。歌剧《原野》人物相对较少,又是中文歌剧,且采用了西方经典歌剧的架构,因此更易应用于教学。即使仅将某些分曲引用于教学实践,无论是用于独唱还是重唱课程都易于实现——歌剧《原野》中重唱段落最大编制为三重唱,相对于莫扎特、威尔第等作曲家的七重唱、八重唱,在教学中也相对容易为学生所掌握,三重唱的教学也可以为更大编制重唱和歌剧排演课程起到铺垫作用。因此,通过歌剧《原野》的文本提炼与教学研究,实际上是实现了教学与美育的结合。
【作者简介】
:
    王志达,男中音青年歌唱家,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毕业,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教师。力量之声(Vocal Force)组合成员。2016年11月,被授予“中国长江旅游推广联盟”推广大使;2017年跟随上海艺术家代表团参加阿斯塔纳世博会;2017年跟随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参加2017“中澳旅游年”文化推广活动暨“力量之声”组合演唱会;2017年上海旅游节开幕式,演唱上海旅游节节歌《共同的节日》;201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于上海分会场演唱《我们的上海》;2020年1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庆祝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晚会。
    主要奖项:
    2013年,获得意大利拉菲尼契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金奖。
    2015年,荣获第32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新人表演奖。
    2017年,获得《新闻晨报》颁发的“2016年上海影响力人物”大奖。
    2017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优秀作品奖”。
    《我们的上海》MV荣获上海第十四届“银鸽奖”广播影视类一等奖。
【目录】


  
章 绪论

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话剧《原野》与歌剧版的文本对比分析

节 话剧《原野》人物形象及艺术价值

第二节 曹禺话剧的歌剧改编特质

第三节 话剧《原野》与歌剧版的文本比较分析

第三章 歌剧《原野》文本的审美研究

节 金湘作品的音乐美学特征

第二节 歌剧《原野》音乐文本分析

第三节 歌剧《原野》的音乐审美特征

第四章 歌剧《原野》人物形象的美育分析

节 歌剧《原野》人物的音乐塑造特征

第二节 “爱”与“仇”在仇虎歌剧中的体现

第三节 金子人物的反叛与音乐的“传统”

第四节 “反面人物”焦母的“人丑”与“音乐美”

第五节 焦大星命运的“悲剧美”在唱段中的展现

第五章 歌剧《原野》的美育实践研究

节 《原野》中重唱的排演

第二节 歌剧《原野》校园排演的实践分析

结语

参文献

作者简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