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正版书籍,支持开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

23.22 5.7折 41 全新

库存125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文轩6.27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著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6-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0046711
  • 定价 4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6页
  • 字数 576千字
  • 丛书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是一本专门针对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的专用教材。本书结合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考试真题以及高中学段教学特点,构架起以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个模块有机结合的庞大知识体系。本教材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基本、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从而烂熟于心。真正做到提升考生的应试能力和实战水平。
【作者简介】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目录】
第一部分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 

第一节力学(2) 

考点聚焦(2) 

考点梳理(2) 

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二、相互作用(8) 

三、牛顿运动定律(12)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5) 

五、机械能守恒定律(20) 

六、动量、动量守恒定律(23) 

七、质点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25) 

八、力矩、转动惯量与定轴转动定律(28) 

九、机械振动与波(31) 

十、经典力学的成就和局限(36) 

能力提升训练(36) 

第二节电磁学(42) 

考点聚焦(42) 

考点梳理(42) 

一、电场(42) 

二、恒定电流(50) 

三、磁场(55) 

四、电磁感应(58) 

五、交变电流、电磁波(63) 

能力提升训练(67) 

第三节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理论(70) 

考点聚焦(70) 

考点梳理(70) 

一、热学(70) 

二、光学(80) 

三、近代物理理论(87) 

能力提升训练(93) 

第四节物理单位与物理实验(96) 

考点聚焦(96) 

考点梳理(96) 

一、物理单位(96) 

二、物理实验仪器与误差分析(97) 

三、有效数字(99) 

四、重点实验分析(99) 

能力提升训练(11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20) 

考点聚焦(120) 

第一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120) 

考点梳理(120) 

一、课程性质和理念(120) 

二、课程目标(122) 

三、内容标准(124) 

四、课程实施建议(145) 

第二节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157) 

考点梳理(157) 

一、中学教学原则(157) 

二、物理教学过程(159) 

三、物理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161) 

四、物理学习基本理论(161) 

能力提升训练(166) 

第二部分物理教学设计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68) 

考点聚焦(168) 

第一节物理教学设计概述(168) 

考点梳理(168)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168) 

二、中学物理教学设计(169)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方法(170) 

考点梳理(170) 

第三节教学设计注意事项(171) 

考点梳理(171) 

一、合理制订教学目标(171) 

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171)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172) 

四、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172) 

五、注重教学反思(172) 

第四节中学物理教材分析(172) 

考点梳理(172) 

一、教材分析的意义(173) 

二、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基本依据(173) 

三、分析教材要注意的问题(174) 

四、中学物理教材分析案例(174) 

第五节学习者的分析(176) 

考点梳理(176) 

一、学习者分析的意义及含义(176) 

二、高中物理学科特点(176) 

三、高中生的认知特征(177) 

四、高中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分析(177) 

五、初、高中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分析(178) 

第六节教学目标的确定(179) 

考点梳理(179) 

一、物理教学目标的内涵(179) 

二、物理教学目标的功能(180) 

三、教学目标编制的基本依据和具体要求(180) 

四、物理教学目标编制的原则(180) 

五、教学目标的表述(182) 

第七节中学物理教学重、难点的设定(182) 

考点梳理(182) 

一、教学重、难点的含义(182) 

二、设定重、难点的一般步骤(183) 

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183) 

第八节中学物理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185) 

考点梳理(185) 

一、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185) 

二、中学物理教学方法选择的分析(185) 

三、中学物理教学常用方法(187) 

四、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190)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191) 

考点聚焦(191) 

第一节物理概念课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191) 

考点梳理(191) 

第二节物理规律课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195) 

考点梳理(195) 

第三节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198) 

考点梳理(198) 

一、探究式教学(198) 

二、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原则与创设情境的策略(199) 

三、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的评价(201) 

第四节物理实验课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04) 

考点梳理(204) 

一、物理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204) 

二、中学物理实验中的科学方法(205) 

三、中学物理实验的主要方式(206) 

四、物理实验教学的新趋势(207) 

第五节物理习题课与复习课教学设计(224) 

考点梳理(224) 

一、物理习题课教学设计(224) 

二、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224) 

能力提升训练(226) 

第三部分物理教学实施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32) 

考点聚焦(232) 

第一节课堂教学的策略(232) 

考点梳理(232) 

一、新授课的教学策略(232) 

二、习题课的教学策略(235) 

三、复习课的教学策略(236) 

第二节课堂教学的指导(237) 

考点梳理(237) 

一、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指导(237) 

二、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23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40) 

考点聚焦(240) 

第一节演示实验教学实施(240) 

考点梳理(240) 

一、演示实验的实施过程(240) 

二、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241) 

三、演示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243) 

第二节学生实验教学实施(243) 

考点梳理(243) 

一、学生实验的实施过程(244) 

二、学生实验的教学策略(245) 

三、实施学生实验应注意的问题(248)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49) 

考点聚焦(249) 

第一节课堂导入技能(249) 

考点梳理(249) 

一、导入的作用(249) 

二、导入的类型(250) 

三、导入技能的构成(252) 

四、设计导入时应注意的问题(252) 

第二节教学语言技能(253) 

考点梳理(253) 

一、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构成要素(253) 

二、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要求(254) 

三、物理教学语言技能的应用要点(255) 

第三节课堂提问技能(256) 

考点梳理(256) 

一、物理课堂提问技能的功能(256) 

二、物理课堂提问技能的运用原则(257) 

三、物理课堂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257) 

四、物理课堂提问技能的实施程序及注意事项(261) 

第四节教学板书技能(262) 

考点梳理(262) 

一、物理教学板书技能的功能(262) 

二、物理教学板书设计的形式(263) 

三、物理教学板书设计的要求(264) 

四、物理教学板书技能的实施程序(265) 

第五节物理教学演示技能(266) 

考点梳理(266) 

一、物理教学演示技能的功能(266) 

二、物理教学演示技能的类型及要求(267) 

三、物理教学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267) 

四、物理教学演示技能的评价(268) 

第六节物理课堂实验技能(268) 

考点梳理(268) 

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任务(269) 

二、物理实验能力的构成要素(269) 

三、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的主要品质(270) 

四、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实验技能(270) 

五、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的实验教学技能(271) 

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的程序(271) 

第七节物理课堂结束技能(272) 

考点梳理(272) 

一、物理课堂结束技能方式(272) 

二、物理课堂结束技能的要求(273) 

第八节物理课堂强化技能(274) 

考点梳理(274) 

一、物理课堂强化技能的功能(274) 

二、物理课堂强化技能的构成要素(275) 

三、物理课堂强化技能的应用要点(277)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81) 

考点聚焦(281) 

考点梳理(281)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281)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281)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282) 

四、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的类型及案例(283) 

五、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运用中应避免的一些误区(285) 

能力提升训练(286) 

第四部分物理教学评价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290) 

考点聚焦(290) 

第一节中学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290) 

考点梳理(290) 

一、教学测量的发展史(290) 

二、中学物理教学测量特点和功能(291) 

三、中学物理教学评价及其类型(292) 

四、物理试题的编制(296) 

五、试卷质量的评价(297) 

第二节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方式(299) 

考点梳理(299) 

一、评价的目的(300) 

二、评价的内容(300) 

三、评价的形式(301) 

第三节教学评价与反思(302) 

考点梳理(302) 

一、传统课程教学评价的几个误区(302) 

二、物理教师的教学反思(304)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308) 

考点聚焦(308) 

第一节学习评价的分类(308) 

考点梳理(308) 

一、根据评价功能进行的分类(308) 

二、根据评价标准进行的分类(316) 

三、根据评价者进行的分类(318) 

第二节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319) 

考点梳理(319) 

一、学习评价的方法(319) 

二、探究活动的评价原则(320) 

第三节物理学习评价的实施(322) 

考点梳理(322) 

能力提升训练(330) 

附录一物理学发展史及最新发展动态(333) 

附录二物理公式汇编(339) 

附录三普通物理学简要知识整理(342)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352)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5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