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正版书籍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支持开票书友放心购买

27 6.0折 45 全新

库存7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哈里·沙利文 著;方红、郭本禹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文轩6.22

上书时间2024-06-2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哈里·沙利文 著;方红、郭本禹 译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85392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 丛书 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内容简介】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是反映沙利文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观点的代表作,对人际关系和人格成长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作者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认为人格是在人际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且认为人是一个充满着能量的系统,这种能量在性质上与物理学上的能量是一样的。当个人的人际关系失衡时,能量就积累而导致紧张,而能量的转化则可消除紧张。个人为了消除焦虑,会形成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即自我系统。作者提出,个体人格发展可以划分为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早期、青年晚期、成年期或成熟期等阶段。作者还认为精神病治疗专家应该是人际关系专家,要与患者形成良好的关系,要将疾病的缓解和治愈看作是人格的成长,精神病院本质上是人格成长学校,而不是人格缺陷者的治愈场所。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对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进行了彻底的修正,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简介】

  哈里·沙利文(1892—1949),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美国精神病学创造性的人物”。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芝加哥医学院学习,并获医学博士学位。1918—1922年间,他曾在陆军医疗队任军医,同时供职于处理退伍军人问题的联邦政府机构。这段经历使他获得了多方面的临床工作机会,并被政府正式承认为神经精神病学家。后在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特区私人医院因成功治疗了精神分裂症而名声大振。1936年创办《精神医学》杂志,以推广他的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他生前只出版过《现代精神病学的概念》一书,后来他的同事和学生陆续将其遗稿整理出版,包括《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精神病学的咨谈》、《精神病学的临床研究》、《作为人的过程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医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和《个体的心理病理学》。

【目录】
编者前言 /1 

引 言 /5 

第一部分 介绍性概念 /1 

第一章 发展取向的意义 /3 

第二章 定 义 /11 

第三章 公 设 /26 

第二部分 发展的新纪元 /39 

第四章 婴儿期:人之初 /41 

第五章 婴儿期:动力机制的概念——第一部分 /51 

第六章 婴儿期:动力机制的概念——第二部分 /73 

第七章 婴儿期:人际情境 /87 

第八章 作为一个人的婴儿 /105 

第九章 学习:经验的组织 /116 

第十章 自我系统的起始 /122 

第十一章 从婴儿期向童年期过渡:言语获得 /132 

第十二章 童年期 /143 

第十三章 恶意、憎恨和隔离技术 /154 

第十四章 从童年期进入少年时代 /164 

第十五章 少年时代 /172 

第十六章 前青年期 /186 

第十七章 青年早期 /200 

第十八章 青年晚期 /227 

第三部分 不适当的与不合宜的人际关系模式 /239 

第十九章 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精神分裂性和精神分裂症 /241 

第二十章 睡眠、梦和神话 /254 第二十一章 精神疾病的后期表现:类偏执狂和偏执狂 /267 

第四部分 走向一种大众精神病学 /283 

第二十二章 走向一种大众精神病学 /285 

索 引 /29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