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泽厚论教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泽厚论教育

正版书籍,支持开票

23.4 6.0折 39 全新

库存33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泽厚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7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文轩6.15

上书时间2024-06-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泽厚
  •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3496609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2页
  • 字数 207.000千字
【内容简介】
李泽厚的教育思想扎根于其哲学观(人类学本体论)、美学观(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思想史观(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基础上,批判借鉴了马克思、康德、皮亚杰、杜威等人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形成了自己“立美育人”的教育美学思想。李泽厚认为,教育之美的前提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美的根源在遵循规律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美学是教育最高的一种境界。提出“美育不只是艺术教育,更深层次的审美教育在于合规律合目的的实践”“教育学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最主要的中心学科”“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心理建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全面发展”等振聋发聩的观点。科技的进步,要求重新定位教育的功能,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李泽厚的教育思想必将更加得到重视。
【作者简介】
杨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语文审美,叶圣陶教育思想,李泽厚思想。主要著作有《语文美育叙论》(2006年)、《发现语文之美》(2013年)、《教育美学十讲》(2015年),编著《如果我当教师》(叶圣陶教育思想读本)、《什么是我们的母语——民国三大家论语文教育》、《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李泽厚学术年谱》等。
【目录】
引言/

辑一 以美启真:创造性培养之路

美是一种愉快的自由感/

美育的广义与狭义/

科学之美/

“内在自然的人化”/

由度到美/

形式感受/

自由直观:个体创造性的关键/

秩序感/

人类既需要数学,也需要艺术/

关于“美育代宗教”的杂谈答问(2008)/

漫述庄禅/

美育要培养形式感、敬畏感/

人工智能无法替代人的整个心灵/

如何培养有开拓精神、有创造性的人才/

辑二 从婴儿起培养“自觉注意”

工具的重大意义/

动作思维与原始语言/

语言学、心理学应建立在人类学的基础上/

康德非常注意教育问题/

从婴儿起培养“自觉注意”/

中国传统的缺失/

“结绳记事”就是最初的历史记录/

汉字:并非口头语言的记录/

关于默会知识/

从来不谈方法论/

中学要设立独立的逻辑课程/

《论语》的主旨是“学”/

辑三 皮亚杰的动作和杜威的工具

皮亚杰忽视了强制教育对儿童的巨大作用/

皮亚杰再次证实了马克思的哲学观点/

杜威没有强调物质工具对实践在本源上的规定意义/

John Dewey的工具主义/

复活Dewey,补救他的缺失/

皮亚杰的动作与杜威的工具/

杜威还是没法和马克思比/

现代心理学还在婴儿阶段/

研究人类心理,应不同于研究动物心理/

儿童道德教育,免不了一定的强迫因素/

辑四 教育学:未来社会的中心学科

哲学向何处去/

人类心理本体的建设问题/

世纪新梦/

教育学:未来社会的中心学科/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性/

天地国亲师/

人文教育不能是功利主义的/

教育是个大问题/

要启蒙,不要蒙启/

公民课与《三字经》/

关于自我/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全面发展/

心理将成为巨大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立美:从人类学视角看教育/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