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文学“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俄罗斯文学“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正版书籍,支持开票

81.42 5.9折 138 全新

库存1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星寰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文轩6.15

上书时间2024-06-1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傅星寰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1343326
  • 定价 13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0页
【内容简介】
《俄罗斯文学“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研究》梳理了俄罗斯文学中的两类典型主题:莫斯科题材作品、彼得堡题材作品的研究学术史发展,描述了在20世纪西方文论领域出现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转向”的背景下,俄罗斯城市文学研究从“题材”范式向“文本—超文本”范式转变的清晰脉络。“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聚集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记忆、重大社会历史变迁、伦理和价值观更迭,二者共同绘制了一幅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从乡村到城市再到大都市的文学全景图。它们揭示着俄罗斯城市文学中“文本化”了的俄罗斯人与城市之间多元纷呈的性格冲突、命运悲剧、信仰碰撞等,呈现的是俄罗斯自彼得大帝“全面西化式”改革以来两百多年激进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缩影与文化写照。《俄罗斯文学“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者简介】
傅星寰,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辽宁师范大学3级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理事、辽宁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俄罗斯文学与文化。专著有《现代性视阈下俄罗斯思想的艺术阐释——俄罗斯文学五大题材研究》《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发展进程——梳理与解读》等。
【目录】
目 录

绪 论

第一节 莫斯科与彼得堡的历史来路 / 001

第二节 俄罗斯历史文化中“莫斯科与彼得堡”问题的世界性回响 / 008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16

第一章 彼得堡文本及其代码系统

第一节 彼得堡文本的形成与发展 / 022

第二节 彼得堡文本的代码系统 / 032

第二章 莫斯科文本及其代码系统

第一节 莫斯科文本的形成与发展 / 060

第二节 莫斯科文本的代码系统 / 081

第三章 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彼得堡书写”概览

第一节 普希金笔下的彼得堡城市空间 / 112

第二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彼得堡城市意象 / 122

第三节 都市文明与田园理想的对话——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双时空体结构的文化解读 / 133

第四节 铺排在“双层语义”结构中的对立主题——А.别雷的《彼得堡》解析 / 146

第五节 “沙化之城”何以自救?——К.瓦基诺夫的《山羊之歌》解析 / 157

第六节 透过М.维列尔的列宁格勒“棱镜”——以《涅瓦大街的传说》为例 / 167

第四章 俄罗斯作家笔下的“莫斯科书写”概览

第一节 格里鲍耶多夫的“莫斯科”——以《聪明误》为例 / 176

第二节 普希金的“莫斯科书写”——以《棺材店老板》为例 / 186

第三节 别雷的长篇系列小说《莫斯科》中的“莫斯科书写” / 194

第四节 索尔仁尼琴《第一圈》中的三个政治空间 / 204

第五节 特里丰诺夫《交换》中的“莫斯科书写” / 212

第六节 量子意识视域下的《夏伯阳与虚空》中的空间叙事 / 220

第五章 彼得堡时空的人物形象类型

第一节 男性人物形象类型 / 230

第二节 女性人物形象类型 / 247

第六章 莫斯科时空的人物形象类型

第一节 女性人物形象类型 / 253

第二节 男性人物形象类型 / 261

第七章 莫斯科文本与彼得堡文本的“现代性”诗学

第一节 全景式文学绘图:从乡村到城市再到大都市 / 279

第二节 结构模式与空间叙事类型 / 296

结 语 两个“超级文本”系统的协同机制 / 322

第一节 两个“超级文本”系统的相互关联 / 322

第二节 两个“超级文本”系统的“临界涨落”与“对称打破” / 332

参考文献 / 352

主要人名索引 / 385

后 记 / 39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