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国译丛012: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想国译丛012: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

正版书籍批量上传,价格不符请咨询客服支持开票

46.5 6.2折 75 全新

库存27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荷]伊恩·布鲁玛 著;倪韬 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文轩5.13

上书时间2024-05-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荷]伊恩·布鲁玛 著;倪韬 译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8-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62002
  • 定价 7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0页
  • 字数 250千字
  • 丛书 理想国译丛
【内容简介】

倘若说人类史上黑暗的篇章是可以“应对”的话,那么德国人总体而言可谓应对自如。战后德国人曾经“无力哀悼”,然而如今,对国家罪行的内疚转化成一种美德,对比拒绝忏悔的国家,甚至成为一种优越感的标志。

 

有了广岛和长崎原爆造成的冲击,日本人在谈论战争罪时,感到有资格反戈一击,指责“你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保守派首相依然年复一年地参拜供奉有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而形形色色的委员会把教科书里有碍爱国自豪的史实一概抹去。

 

二战结束七十余年来,当正义的一方欢呼胜利,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危险的民族”,又是如何面对自己不光彩的过去的?表面看来,德国人对大屠杀的彻底反省,日本对侵略责任的抵死不认,世人有目共睹;然而在历史的阴影下,关于奥斯维辛、广岛、南京这几个炼狱之所,关于历史的胜者审判和历史的纪念泛滥,以及为了实现“正常化”的努力和手段,两个看似迥异的国度,实则都充满了难以分辨是非的灰色地带。

 

在《罪孽的报应》一书中,布鲁玛精确剖析了德日两国的战争记忆,通过深入调查和实地走访,作者敏锐地指出:“没有危险的民族,只有危险的情境。”实际的政治安排,往往比所谓的历史规律和民族性格,更能影响一个国家在面对自身历史遗留问题时所采取的态度。过去深入骨髓,历史从未清零。布鲁玛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深刻的人性探究:关于在我们这个时代,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如何在各个方面影响了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

 


【作者简介】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生于荷兰海牙,先后在荷兰和日本就学,曾于莱登大学攻读中国文学与历史,后专注于日本研究。曾担任《远东经济评论》和《旁观者》杂志记者,为包括《纽约时报》《纽约书评》《新闻周刊》在内的多家西方报刊撰写关于亚洲的政治和文化评论,并曾任教于牛津、哈佛、普林斯顿、格罗宁根等大学。现为《纽约书评》主编、纽约巴德学院保罗·威廉斯教席之民主、人权和新闻学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创造日本:1853—1964》《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伏尔泰的椰子》《残忍的剧场》等。2008年被授予“伊拉斯谟奖”以表彰他“在欧洲对文化、社会或社会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同年以其卓越的著作帮助美国读者理解亚洲的复杂性而获得“肖伦斯特新闻奖”。2008年和2010年被《外交政策》杂志列入“全球**思想家”。

 

倪韬,1985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学士,现从事新闻工作,任英文报纸Shanghai Daily评论员。

 


【目录】

导读 国家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徐贲)

 

 

 

前言

 

序:敌人们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反对西方之战

 

第二章 废墟中的浪漫

 

第二部分

 

第三章 奥斯维辛

 

第四章 广岛

 

第五章 南京

 

第三部分

 

第六章 历史站上审判席

 

第七章 教科书风波

 

第八章 纪念堂、博物馆和纪念碑

 

第四部分

 

第九章 一个正常国家

 

第十章 两座普通小城

 

第十一章 告别废墟

 

 

 

注释

 

鸣谢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