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文正版少量九品99.80元】最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平装)
  • 【指文正版少量九品99.80元】最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平装)
  • 【指文正版少量九品99.80元】最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平装)
  • 【指文正版少量九品99.80元】最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平装)
  • 【指文正版少量九品99.80元】最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平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指文正版少量九品99.80元】最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平装)

指文图书出品:见证1944年苏德战场波澜壮阔的空战大结局

17.96 九品

库存5件

重庆渝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剑 著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01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28-1

上书时间2023-04-03

指文图书商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实物有轻微瑕疵和污渍,介意请慎拍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历史上极其残酷的武装冲突。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主题,就以往的研究而言,人们往往把着眼点放在苏德坦克机械化军团在欧洲大地上的纵横驰奔,却对两国空军在1518个日日夜夜中的反复较量有所忽视。事实上,东线空战是人类战争史上铿锵激越的篇章之一。这场规模巨大,却因种种原因鲜为人知的空中对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大战的走向乃至全人类的命运。
当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不宣而战突袭苏联时,仅仅用了数天时间,德国空军就消灭了苏联空军一线的主力,牢牢把握了制空权,保障了地面部队的狂飙突进。但短短4年之后,曾经横行一时的纳粹飞狼,其可怜的残部面对柏林上空密密麻麻的几千架苏联飞机,只能进行一番象征性的抵抗。为什么苏联空军在战争初期不堪一击,而到了1943年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此武力消长的过程和原因是什么?两国空军在战争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本《最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将试图回答以上疑问。

编辑推荐
★见证了二战时期德国空军毁灭前的荣耀!
★反击——红色苏联浴火重生,斯大林之鹰挥剑柏林!
★当事人记忆深处的口述历史+取自交战双方的翔实数据+战略背景的研究剖析

作者简介
顾剑,男,江苏南京人,管理学硕士学位,供职于金融系统。军事历史作家,著有《红色飞蛇》《赤色天马》《帝国最后的击坠王》等作品。

目录
前言
序章 基础知识 
     德国空军的编制 
     苏联空军的编制 
     德国空军的主要装备 
     苏联空军的主要装备 
     纳粹德国的军事荣誉 
     苏联的军事荣誉 
     战绩认定 
     外篇:黑十字与红星 1941-1943 

第一章  空前绝后的战略转折 
        东线中部战区的空战 1941-1943
        秋季征程 
        解放斯摩棱斯克

第二章  南线风暴 

第三章  中路磐石 
        外篇:苏德空军 1944年初  

第四章  两翼狂飙 
        列宁格勒解围 
        右岸乌克兰攻略 

第五章  半岛鹰翔 
        外篇:黑十字与红星 1944  

第六章  红军的铁拳:巴格拉季昂  
        暗流涌动 
        箭在弦上
        挽救“老朋友” 
        闪电突袭 
        解放博布鲁伊斯克  
        德国第4集团军的覆灭 

第七章  从乌克兰到波兰  
        两路突袭 
        从科尔托夫走廊到利沃夫 

第八章  帝国反击战 
        波拉茨克空战  
        巴格拉季昂:第二阶段  
        维尔纽斯战役 
        兵临华沙 
        强渡维斯瓦河  
        激战波罗的海 
        传奇的诞生:哈特曼的300胜
        总结与未来                                        

第九章  终结的开端 
        红星闪耀喀尔巴阡山 
        库尔兰口袋 
        巴尔克霍恩的奇迹 
        矛与盾 
        西线救急 
        外篇:黑十字与红星 1945  

第十章  奥得河上的冬天 
        冬季飓风
        顾此失彼 
        进抵德国 
        回光返照 

第十一章  大崩溃 
          浴血布雷斯劳 
          东普鲁士的陷落 
          “春醒”迷梦 

第十二章  攻克柏林 
          兵临城下  
          风雨红旗  
          终曲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武装冲突。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主题,就以往的研究而言,人们往往把着眼点放在苏德坦克机械化军团在欧洲大地上的纵横驰奔,却对两国空军在1518个日日夜夜中的反复较量有所忽视。而事实上,东线空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最为铿锵激越的篇章之一。这场规模最大,却因种种原因鲜为人知的空中对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大战的走向乃至全人类的命运。
当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不宣而战突袭苏联时,仅仅用了数天时间,德国空军就消灭了苏联空军一线的主力,牢牢把握了制空权,保障了地面部队的狂飙突进。但短短4年之后,曾经横行一时的纳粹飞狼,其可怜的残部面对柏林上空密密麻麻的几千架苏联飞机,只能进行一番象征性的抵抗。为什么苏联空军在战争初期不堪一击,而到了1943年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此武力消长的过程和原因是什么?两国空军在战争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本《最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将试图回答以上疑问。
时至今日,有关东线空战的各种中文书籍和网上的资料仍然充斥着偏见、武断和自以为是。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那些为数极少的文献全部以苏方材料为纲,之后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的空战,其复杂性堪称各种战斗之最,任何单方面的说辞都很难反映真实情况(事实上就是拥有双方的材料,想还原某些细节也是极为困难的)。好在随着档案的公开和一些国外经典著作的出版,现在对这个题材做一个大轮廓的描绘已有基础和可能了。
讲述东线空战的第二个难点,就是要结合地面战斗的情况。在东线空战中,双方空军都要在一条流动的战线上空争夺制空权以支持地面部队,这和西线空战(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之前)有根本的不同。那些常见的德国空军联队史,其缺陷也就在这里。此类书籍往往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着墨过多,对宏观的战略背景和战役目的却语焉不详,无法解释为何在战斗中“所向无敌”,但部队却最终“转进”到柏林的原因。本书将尽量做到由大入小,避免这一问题。
在本书的编译过程中,我得到了国内很多优秀军事历史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战略背景方面,赵玮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与赵国星合译的《巨人的碰撞》是任何试图了解苏德战争的人的必读书),如果没有懂多国语言的陆乐出手,把那些欧洲地名和人名准确地翻译为汉语对我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何莎、蒙创波、高智、陈星波、赵国星、候戈等(恕不能一一列举)或帮我校稿,或给我提供了资料;此外还有指文出版社的编辑们的辛勤劳动,在此本人一并表示感谢。
不过我们的这些努力和反法西斯战士们的付出相比,实在无法相提并论。正是他们的流血牺牲,让今天的我们摆脱了做贱民的命运。谨以这篇文字,献给70年前那些为全人类而战的红色战鹰们,你们不应该被我们遗忘。

文摘
在这一空域,苏联空军出动了顶级精锐——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上校的第9近卫歼击机师,此时波克雷什金本人已经获得了50个战绩。近卫9师受命夺取该地带的制空权,掩护苏军的地面部队。波克雷什金亲自出马,带领他的老部下——第16近卫歼击机团的12架P-39出击,对抗由8架Fw-190掩护的约40架Ju-88、Hs-129。当目视发现敌人后,波克雷什金命令安德雷·特鲁德(Andrey Trud)中尉率4架飞蛇去迎击Fw-190,自己则和列奇卡洛夫少校带领其余战机攻击轰炸机。以上提到的几位都是红军战斗机部队中战绩彪炳的顶级好手:特鲁德中尉,20架战绩,“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列奇卡洛夫少校,1944年7月1日成为第19位两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苏联公民,战果57架;而波克雷什金本人早在1943年8月就已成为双料“苏联英雄”!尽管己方仅有12架飞机,但有数位巨星压阵,红军的质量优势已足以抵消对方的数量优势!波克雷什金后来回忆:
 “由于云层的限制,爬升无益。我决定直接对敌机发动攻击。敌轰炸机发现了我们,立即结成防御圆阵。不过,这种战术的弱点,我和同志们早已了如指掌。我们立即采取反制措施:冲入敌机群环形防御圈的中心去狠揍。我们接连不断地投入攻击。
被我们击落的第一批容克式轰炸机,正在纷纷坠落。我攻击后转向脱离。正当我准备从右侧再次进入时,一串炮弹从我的机翼上方掠过。我当即做了一个半滚倒转,躲过了敌人的炮弹。敌机突然停止了射击。与此同时,只见苏霍夫(Zhukov)和热尔杰夫(Zherdev)从我的上方一掠而过。好样的!是他们援救了我。
在与我相同的高度上出现1架亨舍尔式(注:指Hs-129)敌机,这架敌机径直朝我冲来,形成对头之势。一个念头一闪而过:如果这小子枪法够准,那搞不好会把我当场空爆。我开始朝他射击,眼见成串炮弹直奔他而去。这时,我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同时那架亨舍尔从我的下方闪过。莫非我被打中了?不像。我的飞机依旧飞得挺好的呀。我一眼看见50号飞机——戈卢别夫的飞机正在向我靠拢。
 “你看一看,我的飞机上有没有窟窿。”我向戈卢别夫说道。
戈卢别夫靠得更近了些,我看到他在摇头:你的飞机没有负伤。
那我听到的响声是从哪里来的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我突然意识到,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我,手指一直按住射击手柄竟没有松开!37毫米炮弹连连出膛。这时,亨舍尔式敌机恰从我的下方掠过,我的炮声从敌机机身上反射回来,我听到的原来是我自己开炮的声音!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许是我把全副精力都集中在敌机和我的瞄准具上的缘故吧!”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顾剑 著
  •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0705625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5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指文战史系列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场人类历史上残酷的武装冲突。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主题,就以往的研究而言,人们往往把着眼点放在苏德坦克机械化军团在欧洲大地上的纵横驰奔,却对两国空军在1518个日日夜夜中的反复较量有所忽视。而事实上,东线空战是人类战争史上铿锵激越的篇章之一。这场规模巨大,却因种种原因鲜为人知的空中对决,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大战的走向乃至全人类的命运。
当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不宣而战突袭苏联时,仅仅用了数天时间,德国空军就消灭了苏联空军一线的主力,牢牢把握了制空权,保障了地面部队的狂飙突进。但短短4年之后,曾经横行一时的纳粹飞狼,其可怜的残部面对柏林上空密密麻麻的几千架苏联飞机,只能进行一番象征性的抵抗。为什么苏联空军在战争初期不堪一击,而到了1943年后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此武力消长的过程和原因是什么?两国空军在战争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本《最后的空战:剑指柏林》将试图回答以上疑问。

【作者简介】

  顾剑,男,江苏南京人,管理学硕士学位,供职于金融系统。军事历史作家,著有《红色飞蛇》、《赤色天马》、《帝国最后的击坠王》等作品。

【目录】

前言
序章 基础知识 
德国空军的编制 
苏联空军的编制 
德国空军的主要装备 
苏联空军的主要装备 
纳粹德国的军事荣誉 
苏联的军事荣誉 
战绩认定 
外篇:黑十字与红星 1941-1943

 

 

第一章 空前绝后的战略转折 
东线中部战区的空战 1941-1943
秋季征程 
解放斯摩棱斯克

 

 

第二章 南线风暴 

第三章 中路磐石 
外篇:苏德空军 1944年初

 

 

第四章 两翼狂飙 
列宁格勒解围 
右岸乌克兰攻略 

第五章 半岛鹰翔 
外篇:黑十字与红星 1944

 

 

第六章 红军的铁拳:巴格拉季昂 
暗流涌动 
箭在弦上
挽救“老朋友” 
闪电突袭 
解放博布鲁伊斯克 
德国第4集团军的覆灭 

第七章 从乌克兰到波兰 
两路突袭 
从科尔托夫走廊到利沃夫 

第八章 帝国反击战 
波拉茨克空战 
巴格拉季昂:第二阶段 
维尔纽斯战役 
兵临华沙 
强渡维斯瓦河 
激战波罗的海 
传奇的诞生:哈特曼的300胜
总结与未来

 

 

第九章 终结的开端 
红星闪耀喀尔巴阡山 
库尔兰口袋 
巴尔克霍恩的奇迹 
矛与盾 
西线救急 
外篇:黑十字与红星 1945

 

 

第十章 奥得河上的冬天 
冬季飓风
顾此失彼 
进抵德国 
回光返照 

第十一章 大崩溃 
浴血布雷斯劳 
东普鲁士的陷落 
“春醒”迷梦

 

 

第十二章 攻克柏林 
兵临城下 
风雨红旗 
终曲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实物有轻微瑕疵和污渍,介意请慎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