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文正版少量套装九五品平装】巴巴罗萨脱轨全集
  • 【指文正版少量套装九五品平装】巴巴罗萨脱轨全集
  • 【指文正版少量套装九五品平装】巴巴罗萨脱轨全集
  • 【指文正版少量套装九五品平装】巴巴罗萨脱轨全集
  • 【指文正版少量套装九五品平装】巴巴罗萨脱轨全集
  • 【指文正版少量套装九五品平装】巴巴罗萨脱轨全集
  • 【指文正版少量套装九五品平装】巴巴罗萨脱轨全集
  • 【指文正版少量套装九五品平装】巴巴罗萨脱轨全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指文正版少量套装九五品平装】巴巴罗萨脱轨全集

指文图书出品:戴维·格兰茨精心力作,东线战史鸿篇巨制。

64.53 379.6 九五品

仅1件

重庆渝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维·M.格兰茨 著; 小小冰人 译;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2-01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389页

字数1408千字

定价379.6元

货号90062-1

上书时间2023-02-17

指文图书商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实物有轻微瑕疵和污渍,介意请慎拍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第一卷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投入德国国防军,大举入侵苏联,行动代号“巴巴罗萨”。6月22日至7月10日,德军深入苏联国土500千米,击毙或俘虏100万名红军士兵,前出到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西岸,希特勒预计几周内就能赢得胜利。然而,斯摩棱斯克地域的后续战斗挫败了德国人速胜的企图。突然出现的五个苏军新锐集团军让德国人猝不及防。经过一番激战,德国人虽然歼灭了其中两个集团军,并将三个集团军的残部包围在斯摩棱斯克地域,但他们未能迅速赢得胜利。陷入合围的苏军拒不投降,7月、8月和9月初,苏军又以七个新动员的集团军发起两场大规模反攻,削弱了德军的力量和意志,希特勒不得不推迟向莫斯科的进军,命部队向南进攻。 这使“巴巴罗萨行动”偏离了原定方向,也为德军在莫斯科城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第二卷

本书是戴维戴维•M. 格兰茨关于斯摩棱斯克交战的鸿篇巨著的二卷,主要讲述1941年8月25日—9月10日发生在斯摩棱斯克地域的战斗,让一场重要的“被遗忘之战” ——苏军在当年9月初发动的第三场反攻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具体来说包括西方面军的杜霍夫希纳进攻战役、预备队方面军的叶利尼亚进攻战役,以及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罗斯拉夫利—新济布科夫进攻战役。作者指出,这一系列消耗战规模巨大,给德军造成的损失也远比过去人们认为的要大,导致了*央集团军群1941年12月在莫斯科门前遭遇挫败。

作者简介
著者

戴维•M.格兰茨,美国陆军退役上校,知名苏德战争史学者,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成员。曾任美国陆军战争学院苏联陆军作战研究处主任、美国陆军外国军事研究办公室主任、《斯拉夫军事研究杂志》主编。独立撰写或合著了20余部商业出版著作、60余本自费出版的书籍和地图册,发表100多篇文章,其研究涵盖苏联红军的军事战略、战役法、战术、情报和欺骗等众多领域。主要代表作有《二战中的苏联军事欺骗》《苏联的军事战略》《巴巴罗萨行动:1941年希特勒入侵苏联》《列宁格勒会战:1941—1944》《库尔斯克会战》《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等。  

译者

小小冰人:二战迷、著作者、翻译者,现聚焦于二战历史的研究与相关著作的翻译。翻译的二战类书籍有:《东进:1941—1943年的苏德战争》《焦土: 1943—1944年的苏德战争》《普鲁士战场 : 苏德战争1944—1945》《斯大林格勒三部曲》《致命打击 : 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诺曼底的六支军队:从D日到巴黎解放(1944年6月6日~8月25日)》等。

精彩书评
本书是相当优秀的战役史作品,它研究细致、编排精心,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以供读者分析。

——《战争杂志》

本书的结论将对未来关于二战东线战场的书籍产生深远的影响。

——《博林格林每日新闻》

对斯摩棱斯克交战如此彻底而谨慎的描述早就应该问世了。通过对这些早期战事的仔细研究,作者展示了被削弱的苏联军事领导层是如何从他们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重新恢复平衡,并以致命的怒火发起反击的。尽管苏联的噩梦还将持续四年之久,但1941年夏季在斯摩棱斯克及其周边战场上吸取的痛苦教训是苏联取得胜利的关键。

——《俄罗斯评论》

精彩书摘
莫德尔强渡杰斯纳河

1945年8月25日拂晓,莫德尔第3装甲师从斯塔罗杜布地域开拔,目标是70千米外杰斯纳河畔的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该镇的主要建筑是一座座教堂和修道院,这是遥远的往昔令人悲伤的象征。莫德尔的装甲兵沿主公路前进,这条道路实际上不过是条小径,但德军前进时不得不把它作为双向、三向主干道使用。莫德尔的指挥组搭乘四驱指挥车和装甲车,在摩托车警卫的护送下,与第3装甲师一同向南而行,滚滚尘埃笼罩着前进中的队伍。五小时后,莫德尔的指挥组进入乌克兰境内,距离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还有半数路程,他们在一条小溪旁靠边停车。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仍在32千米外,该镇伫立在河对面高耸的岸边,那里有两座桥梁跨过杰斯纳河,一座是加固桥,另一座是重型木制栈桥,长度超过875米。在路边召开会议时,莫德尔命令第6装甲团团长冯·莱温斯基上校,至少要完好无损地夺取其中一座桥梁,否则,杰斯纳河5.5千米宽的泛洪水面会阻挡该师数日。

杰斯纳河上的两座桥梁得到几座小型登陆场的妥善掩护,据守在此的是戈卢别夫第13集团军格里戈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库尔诺索夫上校的步兵第143师,以及菲利普·米哈伊洛维奇·切罗克马诺夫上校步兵第148师寥寥无几的残部,他们挖掘了防坦克壕,还把诸如圆木这种障碍物半埋入地下。按照苏军的惯例,两座桥梁上埋有地雷并安装了遥控引爆装置,做好了爆破准备。因为苏军的伪装非常出色,所以莱温斯基直到他的装甲和摩托车营发起冲击后才意识到对方防御阵地的实力和规模。由于进攻方已离开林木茂密的地区,目前处在开阔地带,苏军实施空袭后,猛烈的火炮和迫击炮火力接踵而至,阻挡住莫德尔的进攻步伐。德军步兵无法跟上坦克,因此迅速冲向桥梁的机会转瞬即逝。

夜间,莫德尔重组第3装甲师,前调装甲掷弹兵团和炮兵力量,准备发起协同一致的冲击,装甲掷弹兵居左,第6装甲团主力居右。莫德尔把率领这场进攻(以及夺取桥梁)的任务交给一个特别突击群,指挥该突击群的是师里的突袭专家布赫特基尔希中尉。布赫特基尔希的突击群编有1个装甲连和搭乘装甲车的机械化步兵,另外还有由接受过排爆训练的战斗工兵组成的一支特别部队,由施特克中尉率领。但在夜间,戈卢别夫第13集团军以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涅恰耶夫上校的步兵第283师余部加强了登陆场。

为进攻加以准备时,莫德尔实施炮火准备,据守登陆场周边防御的一些苏军士兵惊慌失措,他们开始投降,德军装甲掷弹兵们将之视为一个好兆头。另外,据德方记录称,那些实施抵抗的红军士兵也不太坚决,可能因为他们当中有许多近期征召入伍的年长者,这些人只受过些许训练,显然是作为一种权宜之策投入防线的。至少这一次,苏军政委无力阻止部队的解体。不久之后,莫德尔的装甲掷弹兵突破到城镇西北郊时听到一声剧烈的爆炸,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座桥梁被炸毁。尽管莫德尔的部下担心两座桥梁都被炸毁,但厚厚的棕色尘埃像浓雾那样遮蔽战场,导致他们无法查看详情。

但这片浓密的尘埃也为布赫特基尔希赶往主桥梁的突击群提供了掩护,他们同后撤中的苏军部队混杂在一起。迅速穿过镇子北部后,德军突击群到达了俯瞰杰斯纳河谷的崖壁,发现主桥梁依然完好无损。破坏苏军的防坦克防御后,战斗工兵冲向桥台,布赫特基尔希的士兵们则跳下装甲车,朝桥梁奔去。制服猝不及防的苏军哨兵后,他们迅速向前,扯掉炸药包上的引爆线,将炸药包丢入河里。他们还割断了拴住汽油桶的绳子,把这些油桶滚入河里。以水桶和沙箱为掩护,突击队的5名士兵冲至桥中央,施特克在那里发现了一枚准备引爆的重型航空炸弹,于是,他和他的部下把这枚炸弹推到桥边。冲过剩下的438米后,施特克射出一发星爆信号弹,宣布肃清桥梁,这座大桥已彻底落入德军手中。

与此同时,苏军试图重复他们的同志在基辅地域奥库尼诺沃和奥斯捷尔的表现,守军在那里炸毁了第聂伯河和杰斯纳河上的类似桥梁,步兵第143和第283师派出携带汽油、炸药、燃烧瓶的排级爆破组,意图从下方爬上栈桥,将其炸毁。可是,布赫特基尔希的突击群在河边同他们遭遇。虽然苏军士兵设法将几包炸药放在了栈桥上,但德军工兵迅速将其移除。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德军赢得了两次夺桥之战,先是在桥上,然后又在桥下。战斗结束后,第13集团军报告,与步兵第143师第383、第800团失去联系,而该师步兵第635团有600名手无寸铁的士兵逃离战斗。

莫德尔站在崖壁上观察夺取桥梁的行动时,苏军火炮和迫击炮将他的指挥组笼罩在炮火打击下,莫德尔的手掌被弹片划伤,站在他身旁的师炮兵指挥官被炸死。不到一个小时,莫德尔便驱车驶过这座刚刚夺取的桥梁。他的部队也迅速过河,扩大登陆场,并将防线尽量推向前方,使苏军炮火远离桥梁。此时,莫德尔的装甲掷弹兵在几辆坦克的支援下,击退了苏军猛烈的反冲击。莫德尔告诉这座战略性桥梁的征服者:“它抵得上一个师!”

前言/序言
本书探讨的是斯摩棱斯克交战的性质和后果,这是苏德双方1941年7月10日至9月10日期间,在俄罗斯中部的斯摩棱斯克地域展开的一连串军事行动。整个斗争开始于阿道夫·希特勒的第三帝国1941年6月22日对约瑟夫·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发动入侵三周后。德国的入侵代号为“巴巴罗萨行动”,意图击败并歼灭苏联红军,推翻苏维埃政权,征服苏联大部分地区,让这些地区为纳粹德国所用。斯摩棱斯克地域历时十周的激战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与红军西方向总指挥部麾下军队展开厮杀,红军最初投入西方面军,但中央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随后亦卷入其中。因此,战斗涉及的德军士兵超过90万,他们获得了约2000辆坦克的支援,而参战的苏军士兵约为120万,得到了约500辆坦克加强。

战争结束后的六十多年来,大多数回忆录作者和军事历史学家认为,“巴巴罗萨行动”本应是一场天衣无缝的进攻战役,而1941年7月、8月、9月初发生在斯摩棱斯克地域的交战不过是“前进道路上重重障碍”制造的一个小麻烦而已。从巴伦支海南延至黑海,希特勒的军队1941年6月22日沿一条庞大战线发起“巴巴罗萨行动”。采用久负盛名的闪电战策略和装甲力量快速推进战术,遂行入侵的德军在几周内就粉碎了据守苏联西部边境地区的红军。此后,他们向东北面和东面发展,进入苏联庞大的战略纵深。

斯摩棱斯克交战开始于1941年7月10日,陆军元帅费多尔·冯·博克率领的中央集团军群麾下部队渡过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并根据“巴巴罗萨计划”向东面的斯摩棱斯克市迅速发展。这场交战结束于1941年9月10日,中央集团军群辖内第2集团军和第2装甲集群当日向南转进,最终导致西南方面军在基辅地域遭围歼,这是红军最恶名昭著的战时惨败之一。因此,斯摩棱斯克交战包括为争夺斯摩棱斯克地域和该地域的胜利而历时10周的斗争。

与过去的关于1941年夏季俄罗斯之战的历史记录不同,这是一份严格的“文献资料”研究。首先,这是因为自苏德战争结束以来,本书首次利用了“根本事实”,具体而言就是参战部队每日的战略、战役和战术记录。因此,这项研究可谓独一无二,因为以往大部分关于苏德战争的历史记录,特别是组成这场战争的诸次战役的记录,普遍缺乏“根本事实”的可靠基础。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在讨论1941年盛夏期间斯摩棱斯克地域的斗争时出现了相当大的争议。具体说来,这种争议涉及对德国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所做的决定是否明智的激烈辩论,为消灭红军在基辅地域作战的大股力量,他将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的进军从1941年9月初推迟到10月初。

从本质上说,这项研究必须是“文献资料”研究,因为它挑战的是传统智慧,后者认为斯摩棱斯克地域的战斗不过是通往莫斯科途中的一个障碍而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新的档案资料,本书认为斯摩棱斯克交战之规模远远比以往人们认识中的要大,给中央集团军群造成的破坏也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最终导致该集团军群1941年12月初在莫斯科门前遭遇令人尴尬的失败。最后,之所以说这项研究是“文献资料”研究,是因为本书恢复了一场重要的“被遗忘之战” 的历史记录,具体说来就是红军当年9月在斯摩棱斯克地域发起的大规模反攻。

由于这项研究严重依赖“根本事实”来描述战斗并得出相关结论,其结构和内容也严重依赖广泛而又直接的文献资料所形成的坚实“肩膀”。因此,本书前两卷对斯摩棱斯克地域军事行动的过程和结果所做的坦率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参战部队指挥部这段时期提交的指示、命令、报告和批评的意译版本。具体说来,包括交战双方最高统帅部(OKW和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拟制的文件,有时候也包括集团军司令部甚至是师一级的文件。

由于准确的文件对验证本书许多结论至关重要,本书第三卷包含前两卷加以释义的几乎所有文件的完整版本和准确的直译。叙述卷以边注的方式引用这些文件并列出相关附录和每个附录中的具体文件号。(目前中文版只引进了前两卷,所以并未列出这些附录和文件号。另外,为尊重阅读习惯,中文版并未使用边注。)出于两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收录这些文件非常重要。首先,一字不差的研读文件对确认研究内容的准确性来说很有必要。其次,这些指示、命令、报告、批评的结构和内容,以及使用的措辞,提供了对拟制这些文件的指挥员的独特个人描绘。具体而言,这些文件的干脆性、简洁性、逻辑性和相关措辞,反映出领导者的智力、技能和效力,以及不那么有形但同样重要的个人特质,例如他们的自负,他们的无情和他们的士气。

另外,叙述卷的内容非常详细,必须加以研究和阅读,这就使地图对理解斯摩棱斯克交战的战略和战役“动向”至关重要。因此,利用该时期德国和苏联的档案地图,我将刚刚够用的作战图和地区图收录进叙述卷,以便读者们留意作战行动的大体进程。但由于这些地图并未提供足够的战术细节并解释档案文件的内容(无论是叙述卷中的意译版还是补充卷中的未删节版),我必须将德军和红军诸多兵团官方记录中的详细地图收录进补充卷。这套著作的第四卷是地图册,包含一些特别定制的彩色地图,用以追踪书中叙述的战役进程。

鉴于这套著作以大量新档案资料为基础,我必须感谢俄罗斯联邦政府,他们公开的文件对完成本书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撰写这套著作需要进行大量工作,一如既往,我的妻子玛丽·安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首先,我曾认为将斯摩棱斯克交战约100页的简短研究修改、扩充到稍显冗长的200页,需要付出30天的努力,但她正确地预料到这项工作会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一项更庞大的工程。事实证明,这是一场历时六个月的长期努力,但她无条件地提供了精神支持,我应为此向她表达特别感谢。其次,除了忍受“隐士”丈夫(我经常在办公室里长时间置身于心爱的书中)的习性,她还耗费大量时间替我校对完成的手稿,而我急于投入新的主题和任务,这使我往往无法从事这种费力、平凡而又枯燥的工作。

归根结底,这套著作中的任何错误,无论是实际错误还是翻译问题,都应由我独自负责。

 戴维·M.格兰茨

                                                    宾夕法尼亚州卡莱尔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实物有轻微瑕疵和污渍,介意请慎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