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文正版少量九五品平装套装】格兰茨“巨人”系列(共3册)
指文图书出品:普里茨克“军事创作终身成就”奖格兰茨巨人系列。
¥
84.49
¥
469.4
九五品
库存3件
作者戴维·M.格兰茨,乔纳森·M.豪斯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05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968页
字数1630千字
定价469.4元
货号90156-1
上书时间2023-0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实物有轻微瑕疵和污渍,介意请慎拍
- 商品描述
-
套装:
《巨人重生》、《巨人的碰撞》、《泥足巨人》
内容简介
《巨人重生》先是按照时间顺序考察战争进程,揭示1941—1943年在传统军事历史著作中“被遗忘的战役”,然后以1943年12月31日的视角回顾苏联军事学术和军兵种的发展,介绍战略层面的指挥控制、中央军事管理机关、指挥人员和普通战士的变化,以及苏联红军积累战斗经验的过程。分析其不断发展的作战手段,极其复杂的指挥控制和行政管理机构,以及教育训练制度和方法。
《巨人的碰撞》以公正的视角、严谨的态度、流畅的文笔叙述了整部苏德战争史。书中主要描写了这场战争的始末,包括战前苏德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具体过程、战斗结果,这场战争对战后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并对战争中的一些经典战役或是阶段性事件进行了介绍,例如“巴巴罗萨”行动、哈尔科夫战役、库尔斯克会战。除此之外,作者以苏德战争作为叙述主线,同时还介绍了诸如作战双方的盟国军队实力、轴心与同盟两大阵营对于这场战争施加的影响;这些内容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叙述主线、把握战争进程,也有利于他们对这场战争形成更为直观、立体、公正的印象。
《泥足巨人》通过介绍苏德战争爆发前的苏联红军的建设情况,军事历史学家戴维·格兰茨在本书中有力地反驳了西方近年来出现的关于苏德战争爆发原因与责任的错误说法。
作者简介
著者
戴维·M. 格兰茨:苏德战争史学巨擘,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成员。曾任美国陆军战争学院苏联陆军作战研究处主任、美国陆军外国军事研究办公室主任、《斯拉夫军事研究杂志》主编。独立撰写或合著了20余部商业出版著作、60余本自费出版的书籍和地图册,发表100多篇文章,其研究涵盖苏联红军的军事战略、战役法、战术、情报和欺骗等众多领域。主要代表作有《泥足巨人》《巨人的碰撞》《巴巴罗萨脱轨》《库尔斯克会战》《列宁格勒会战》《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等。
译者
孙渤:1973年生,山东人,1994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工程系。高工职称,曾从事家用电器研发、品管和企业管理,199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集体二等奖。现居广东。军事历史爱好者,业余时间长期研究苏德战争史等领域的文章和书籍。
赵玮:专业译者,对二战东线战场颇有研究,文笔流畅专业,曾与他人翻译或合著多部军事类著作,包括《钢铁、鲜血、神话》等。
赵国星:曾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翻译多部军事历史书籍,包括《意大利空战1943—1945》《红星下的雄鹰《哈德·劳斯大将东线回忆录》《装甲作战:赫尔曼·霍特大将战争回忆录》《库尔斯克会战》等。
精彩书评
《泥足巨人》和《巨人重生》这两部著作不仅正本清源地再现了苏联红军的发展历程,而且将这个历程放在学说构造、国家建设、军事转型的大框架内进行了深入检讨,对我国今日的军事改革和军事转型研究均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王鼎杰,《东线文库总序》
“格兰茨运用苏联资料创作的一系列著作,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的认识。对于苏联所参加的这场战争,他以全面而精准的视角,几乎用一己之力纠正了西方人因片面关注德国而导致的歪曲理解。”——《斯拉夫评论》
精彩书摘
这个转变过程从1937年开始,预计在1939年1月完成,不过有些兵团的转变实际拖延到当年晚些时候。 32 根据官方数字,1937年1月1日到1939年1月1日,苏联的步兵师总数从97个增加到98个,基干师的个数从49个增加到84个,35个地方民兵师在红军的军队结构里消失。(这个转变过程的详细进度和规模见表4.1。)另外,国防人民委员部1938年还解散了当时的几个按民族编组的兵团和军事。
为向这些师和将来的动员提供更多的人力,苏联苏维埃1939年9月1日通过了一项新的《普遍义务兵役法》,普通战士和军士的服役期延长为三年,保证他们可以获得更的军事训练。与此同时,国防人民委员部改革军区制度,提高其处理军队人力资源的效率,军区的个数增加到16个。 33 有了新的军队人员配备体制和重组后的管理结构,1939年到1941年6月间红军“悄悄爬入战争”的过程中,红军的扩充才成为可能。红军的总兵力从1938年6月1日的150万人,增加到1941年6月的500余万人。在红军的军队结构中,步兵军的个数从27增加到62个,师的个数从混编的基干师和正规步兵师共106个,增加到正规步兵师共196个。此外,苏联还组建了31个摩托化(摩托化步兵)师和61个坦克师、16个空降兵旅,以及100多个新的筑垒地域。(红军扩充的详情见表4. 2)
截至1941年6月,步兵师的战时编制人数确定为14,483人,和平时期的师则分别保持着几种基干兵力水平。1939年初,的师(线)都位于各边境军区,人数为6,959人;位于内地的师(线),编制人数有5,220人;其他预备师(第三线),在和平时期只保留为数不多的干部,将在动员和战争期间,从其他现有的师抽调人员组建。 34 1939年以后,国防人民委员部增加了这些师在和平时期的兵力,到1941年6月,大多数边境军区的师都达到了新战时编制人数的60~85(8,500到12,000人)。不过,位于内地的师基本上依旧保持着1939年的水平。
欧洲政治局势日益恶化,随后又发生几次危机,苏联人不得不加强现役武装力量,扩大战时动员的预期规模,这给苏联的动员体制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旦危机或战争的经验教训凸显出当前动员体制的弱点和不足,苏联人就要重新起草国防计划和战略展开计划,经常会大幅度增加苏联武装力量的战时预期规模。
不难理解,这些因素迫使总参谋部不得不重新修订动员的教令和计划,以满足新版战略展开计划的要求。这些修订版的教令与20世纪30年代初的那些旧版实际上大同小异,只是力求完善动员体制。不过与20世纪30年代的旧版不一样的是,1940年版《关于动员工作的教令》开门见山地以异乎寻常的警告开始:“面对资本主义的包围圈,针对苏联的战争可能会出人意料地开始。如今的战争不再需要宣战。它们只是直接开始。” 35 1940和1941两个年度版本的《教令》中,明显体现出对动员细节的紧迫感和关注。可以理解的是,它们在原有的常规动员程序以外,又增加了秘密动员的程序。
1940年8月16日,总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要求按照《教令》规定的指标,制订一份新的动员计划,即《1941年动员计划(MP-41)》。华西列夫斯基的总参谋部新规划小组编写了这份计划,并在1941年2月国防人民委员部批准。然而,像战略展开计划一样,这份计划也很快不得不进行修订。于是,总参谋部1941年3月决定修改计划,命令各军区提报自己的新计划,以便在5月1日之前完成新版《MP-41》。有评论指出:“这段时间显然不够用,结果就是,各军区和军兵种未能根据新的动员展开方案,而细致地制定一整套措施。因此,一些[战略]方向上的事务就把整个动员计划的制订拖延到1941年7月20日。”
联共(布)委员会特地为此鼓励各军区。有份命令随着总参谋部的教令一起下发到各军区,文中号召:“面对当前遭受军事进攻的危险,我们需要全体人民的力量来维持动员后的战备状态。”
军队的动员是动员计划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根据《MP-41》,它包括“在动员展开方案规定的期限内,按计划、适时地将军队的每一个独立部队、指挥部、局、机关和红军整体,从和平时期的建制转变为战时建制”。 38 各边境军区的展开方案,要充分考虑到部队的不同战备水平,包括:有些部队要从和平状态经过动员达到战时水平;有些二类部队要在动员时从其他部队抽调干部;有些二类部队和平时期就缺少干部;有些部队仍将维持和平时期的编制。动员将由苏联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宣布,动员征集和以后的战时征集,将根据人民委员会的决议和一起下达的国防人民委员部命令实施。这一过程按照严格的时间安排,适用于军区动员方案涉及的军区下属全体部队。
到1941年6月,新的动员计划不仅没有制订完成,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39 此外,军区的计划只完成了一部分,尚未涵盖到所有的兵团。计划并未规定要让所有军队都同时做好战斗准备。战区内的军队,有的准备就绪,有的只需保持较低级的“持续警戒”状态。军队的动员期限各不相同,视其重要性和驻地而定。掩护集团军的梯队兵团要在2—3天内完成动员,其余的兵团、后勤部队和其他机关将在4到7天内完成动员。整个战区的武装力量需要15—30天才能完成充分动员和展开。当然,所有都取决于总参谋部认为战争会怎样开始。
这个转变过程从1937年开始,预计在1939年1月完成,不过有些兵团的转变实际拖延到当年晚些时候。 32 根据官方数字,1937年1月1日到1939年1月1日,苏联的步兵师总数从97个增加到98个,基干师的个数从49个增加到84个,35个地方民兵师在红军的军队结构里消失。(这个转变过程的详细进度和规模见表4.1。)另外,国防人民委员部1938年还解散了当时的几个按民族编组的兵团和军事。
为向这些师和将来的动员提供更多的人力,苏联苏维埃1939年9月1日通过了一项新的《普遍义务兵役法》,普通战士和军士的服役期延长为三年,保证他们可以获得更的军事训练。与此同时,国防人民委员部改革军区制度,提高其处理军队人力资源的效率,军区的个数增加到16个。 33 有了新的军队人员配备体制和重组后的管理结构,1939年到1941年6月间红军“悄悄爬入战争”的过程中,红军的扩充才成为可能。红军的总兵力从1938年6月1日的150万人,增加到1941年6月的500余万人。在红军的军队结构中,步兵军的个数从27增加到62个,师的个数从混编的基干师和正规步兵师共106个,增加到正规步兵师共196个。此外,苏联还组建了31个摩托化(摩托化步兵)师和61个坦克师、16个空降兵旅,以及100多个新的筑垒地域。(红军扩充的详情见表4. 2)
截至1941年6月,步兵师的战时编制人数确定为14,483人,和平时期的师则分别保持着几种基干兵力水平。1939年初,的师(线)都位于各边境军区,人数为6,959人;位于内地的师(线),编制人数有5,220人;其他预备师(第三线),在和平时期只保留为数不多的干部,将在动员和战争期间,从其他现有的师抽调人员组建。 34 1939年以后,国防人民委员部增加了这些师在和平时期的兵力,到1941年6月,大多数边境军区的师都达到了新战时编制人数的60~85(8,500到12,000人)。不过,位于内地的师基本上依旧保持着1939年的水平。
欧洲政治局势日益恶化,随后又发生几次危机,苏联人不得不加强现役武装力量,扩大战时动员的预期规模,这给苏联的动员体制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旦危机或战争的经验教训凸显出当前动员体制的弱点和不足,苏联人就要重新起草国防计划和战略展开计划,经常会大幅度增加苏联武装力量的战时预期规模。
不难理解,这些因素迫使总参谋部不得不重新修订动员的教令和计划,以满足新版战略展开计划的要求。这些修订版的教令与20世纪30年代初的那些旧版实际上大同小异,只是力求完善动员体制。不过与20世纪30年代的旧版不一样的是,1940年版《关于动员工作的教令》开门见山地以异乎寻常的警告开始:“面对资本主义的包围圈,针对苏联的战争可能会出人意料地开始。如今的战争不再需要宣战。它们只是直接开始。” 35 1940和1941两个年度版本的《教令》中,明显体现出对动员细节的紧迫感和关注。可以理解的是,它们在原有的常规动员程序以外,又增加了秘密动员的程序。
1940年8月16日,总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要求按照《教令》规定的指标,制订一份新的动员计划,即《1941年动员计划(MP-41)》。华西列夫斯基的总参谋部新规划小组编写了这份计划,并在1941年2月国防人民委员部批准。然而,像战略展开计划一样,这份计划也很快不得不进行修订。于是,总参谋部1941年3月决定修改计划,命令各军区提报自己的新计划,以便在5月1日之前完成新版《MP-41》。有评论指出:“这段时间显然不够用,结果就是,各军区和军兵种未能根据新的动员展开方案,而细致地制定一整套措施。因此,一些[战略]方向上的事务就把整个动员计划的制订拖延到1941年7月20日。”
联共(布)委员会特地为此鼓励各军区。有份命令随着总参谋部的教令一起下发到各军区,文中号召:“面对当前遭受军事进攻的危险,我们需要全体人民的力量来维持动员后的战备状态。”
军队的动员是动员计划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根据《MP-41》,它包括“在动员展开方案规定的期限内,按计划、适时地将军队的每一个独立部队、指挥部、局、机关和红军整体,从和平时期的建制转变为战时建制”。 38 各边境军区的展开方案,要充分考虑到部队的不同战备水平,包括:有些部队要从和平状态经过动员达到战时水平;有些二类部队要在动员时从其他部队抽调干部;有些二类部队和平时期就缺少干部;有些部队仍将维持和平时期的编制。动员将由苏联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宣布,动员征集和以后的战时征集,将根据人民委员会的决议和一起下达的国防人民委员部命令实施。这一过程按照严格的时间安排,适用于军区动员方案涉及的军区下属全体部队。
到1941年6月,新的动员计划不仅没有制订完成,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39 此外,军区的计划只完成了一部分,尚未涵盖到所有的兵团。计划并未规定要让所有军队都同时做好战斗准备。战区内的军队,有的准备就绪,有的只需保持较低级的“持续警戒”状态。军队的动员期限各不相同,视其重要性和驻地而定。掩护集团军的梯队兵团要在2—3天内完成动员,其余的兵团、后勤部队和其他机关将在4到7天内完成动员。整个战区的武装力量需要15—30天才能完成充分动员和展开。当然,所有都取决于总参谋部认为战争会怎样开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