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里达与欧洲思想经典的对话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德里达与欧洲思想经典的对话

78 全新

库存1110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永毅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4

兴海文化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永毅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3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77590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7页
  • 字数 3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德里达与欧洲思想经典的对话》中作者选择了欧洲思想史上六个重要阶段(古典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期、19世纪和20世纪)的十四位杰出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艾克哈特、但丁、蒙田、卢梭、康德、黑格尔、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尼采、索绪尔和胡塞尔,深入探讨德里达在其著作中对他们的解读,并结合学术界的评析和自己的理解,比较德里达与他们的异同,以提供观察德里达和这些思想经典的多种视角。这场思想之旅表明,德里达一生都在与传统对话,他涉及的议题也都是欧洲哲学、政治学、神学、伦理学、文学的核心议题。他总是从侧面、边缘进入传统,在不同文本之间的裂隙,在同一文本的不同接受时刻的裂隙,在论证和辩解的空白处寻求意义,这种策略使得传统呈现出令人惊讶的丰富性和生命力。
【作者简介】
李永毅,1975年生,重庆开县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研究员,重庆大学高研院博士生导师,英美文学和翻译硕士生导师,美国古典研究会会员,重庆翻译学会副会长,重庆莎士比亚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语诗歌研究会理事。1993-200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2-2013年以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华盛顿大学(UW)古典系访学,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主要研究古罗马诗歌、英美诗歌、解构主义文论、西方思想史,已经出版《卡图卢斯研究》、《比较之维:诗歌与诗学论稿》、《贺拉斯诗艺研究》等专著,《贺拉斯诗选拉中对照详注本》、《卡图卢斯歌集拉中对照译注本》等17部译著,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等I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里达与欧洲思想经典对话研究”(2011-201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卡图卢斯诗歌翻译与研究”(2006-2009)、美国哈佛大学Loeb古典丛书基金会项目“The First Chinese Version of Catullus’ Carmina”等项目,目前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贺拉斯诗歌翻译与研究”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贺拉斯全集译注与研究”。先后讲授文学、翻译、文化方向二十门课程。曾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十佳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励耘优秀青年教师奖、重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重庆大学唐立新奖教金、重庆翻译学会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目录】
前言

第1章 德里达的遗产
1.1 身前身后名
1.2 越界的写作
1.3 播撒的文本
1.4 分裂的影像
1.5 风格的秘密
1.6 共时与历时

第2章 真理与伦理:德里达与柏拉图
2.1 差异、延异和起源的追寻
2.2 虚渊、创世和阅读的逻辑
2.3 书写、药和修辞的魅惑
2.4 知识、德性和哲学的伦理
2.5 信仰、科学和无宗教的宗教
2.6 结语爱柏拉图,更爱真理

第3章 形而上学的自解构:德里达与亚里士多德
3.1 隐与显:时间概念的自解构
3.2 内与外:语言概念的自解构
3.3 特殊与普遍:文学概念的自解构
3.4 因与果:伦理概念的自解构
3.5 同与异:主体概念的自解构
3.6 结语德里达的自解构

第4章 上帝、圣经与阅读的寓言:德里达与奥古斯丁
4.1 预表论与意义的预定
4.2 忏悔体与阅读的双重性
4.3 关系神学与内置的读者
4,4圣经的难度与阅读的伦理
4.5 意义之锚与文本之网
4,6上帝创世的悖论与作者/作品的关系
4.7 结语剧本与表演

第5章 朝向上帝的否定之路:德里达与艾克哈特
5.1 延异与上帝源的异同
5.2 否定神学的独特形态
5.3 上帝源的解构特征
5.4 告别与回归上帝
5.5 结语荒野与应许之地

第6章 语言与信仰:德里达与但丁
6.1 文学与欺骗
6.2 真理与自欺
6.3 承诺与信仰
6.5 语言与翻译
6.6 延异与意义
6,7结语巴别塔的多米诺效应

第7章 结构的悖论:德里达与蒙田
7.1 异域想象与中心置换
7.2 千面谎言与语言困境
7.3 逊位作者与隐秘操控
7.4 法律权威与神秘暴力
7.5 神圣友谊与政治伦理
7.6 结语残余的恐惧

第8章 起源的梦想和补替的逻辑:德里达与卢梭
8.1 旋律、和声与虚构的自然
8.2 语音、书写与区分的力量
8.3 文明、野蛮与傲慢的偏见
8.4 自我、他人与变幻的边界
8.5 法律、暴力与公正的可能
8.6 结语公正的梦想

第9章 准超验与新启蒙:德里达与康德
9.1 理性的疆界与宗教的来源
9.2 上帝的道德证明与原初信仰
9.3 不可理解的律令与无法决定的决定
9.4 无目的的美与无源头的艺术
9.5 形式偏好与历史判断
9.6 结语德里达的康德模式

第10章 绝对知识的瓦解:德里达与黑格尔
10.1 希腊与希伯来:哲学的暴力
10.2 时间与非时间:两种公正观
10.3 深坑与金字塔:虚妄的语言等级
10.4 署名与作者:确定性的消失
10.5 死亡与辩证法:普遍机制
10.6 结语傲慢的遗产

第11章 在深渊边缘:德里达与克尔凯郭尔
11.1 哲学、科学与文学
11.2 反讽、沉默与主体
11.3 信仰、宗教与未知
11.4 他者、责任与伦理
11.5 法律、公正与决定
11.6 结语深渊的意义

第12章 弥赛亚精神与幽灵性:德里达与马克思
12.1 弥赛亚体系与弥赛亚精神
12.2 目的论时间与弥赛亚时间
12.3 幽灵性与驱鬼行为
12.4 未来的民主与新国际
12.5 结语马克思遗产的历史性

第13章 向未来敞开的哲学:德里达与尼采
13.1 漂泊的文本与阐释的危险
13.2 多元的主体与多重的声音
13.3 债、宽恕与伦理学的革新
13.4 学术、现实与教育的使命
13.5 超人、他人与思想的未来
13.6 结语“或许”与“弥赛亚精神”

第14章 符号学的解构之维:德里达与索绪尔
14.1 虚幻的语音与语音中心论
14.2 普通符号学与书写学
14.3 符号、隐喻与形而上学
14.4 共时符号学与政治经济学
14.5 符号系统的外部因素与意识形态分析
14.6 结语共时性的陷阱

第15章 知识与意识溯源:德里达与胡塞尔
15.1 发生与结构:知识的问题
15.2 在场与缺席:时间的问题
15.3 表达与表示:语言的问题
15.4 独白与对话:意识的问题
15.5 范例与样例:欧洲的问题
15.6 结语建构的世界

第16章 德里达的启示
16.1 不可解结之解
16.2 有为利,无为用
16.3 关系与网络
16.4 中心与边缘
16.5 中国的传统之殇
16.6 传统的历时性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