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人/主编东吴大学
出版单位不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06-06
货号00342
上书时间2015-12-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东吴月报》──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中国最早的大学学报,是苏州东吴大学于1906年6月创办的《东吴月报》。其创刊号名曰《学俘》,第2期即改名为《东吴月报》。《东吴月报》的内容初时分图画、论说、学科、时事、译丛和丛录六类。
线装带函套,装帧精美。内有广陵古籍刻印社合格证,应为解放后影印。
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暨苏州大学学报百年
5月18日上午8点半,本部敬贤堂内,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暨苏州大学学报百年刊庆纪念大会隆重举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及多家高校社科学报代表济济一堂,共同为《苏州大学学报》的前身《学桴》“祝寿”。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新闻出版总署助理巡视员张泽青,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苏州市委宣传部领导,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和学会其他负责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著名文摘刊物的领导出席会议。
东吴大学学报《学桴》(又名《东吴月报》),创刊于1906年6月。起名《学桴》颇有深意,“桴”字有两个含义:一是渡船,一是鼓槌。这两个意象、两个比喻,概括了学术期刊的功能和学报编辑的作用。作为“渡船”,学报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它要发现人才,培植人才。学报又是“鼓槌”,它是一个高层次的学术理论的媒体,引导社会舆论,擂鼓助威,摇旗呐喊。
《学桴》的创办揭开了中国近现代学人办学术刊物的序幕。在创办长达30余年的时间里,我国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的作者黄人(黄摩西),著名作家程小青,著名通俗文学作家范烟桥,著名历史学家王謇等都曾在该学报上发表过论文,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学界泰斗。
校党委书记闵春发在庆祝大会上致辞向各界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学报浓缩了高校教学、科研之最精华,是学校的名片,同时也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参谋,成为最新信息、知识的传播工具和最有价值的智能库。总结学报百年的历史经验,探讨新时期的学报工作,对于推动学报的建设与发展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讲话中详细解读了《东吴月报》。他说,从当初东吴大学学报起名为《学桴》以及月报的目录编排知识结构方面可以看出,苏州大学的办报特色走的是“务实”路线。他强调,知识需要系统结构化,混乱地堆在一起就如垃圾,学生应该借助学报这一“渡船”,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推出一系列创新和改革的举措。
据悉,从《学桴》创刊开始,中国各高校相继创办学术刊物,经过百年的发展,中国高校学报已逐步发展到1000多种。而由《学桴》发展而来的《苏州大学学报》也已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成为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于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在百年刊庆纪念大会上,来自全国高校学报的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与思考“大学、学术、学报”话题,总结学报百年的历史经验,为推动学报的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
(2006.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