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
  • 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
  • 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

18 2.6折 69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延森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02

亭山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延森 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1
  • 版次 1
  • ISBN 9787111193777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0页
  • 丛书 计算机科学丛书
【内容简介】
  《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原书第3版)》系统介绍遥感数字影像处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遥感数据采集、遥感数字影像处理的软硬件、遥感影像的质量评估与统计评价、遥感影像显示与科学可视化、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纠正、影像增强、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信息提取、高光谱影像分析、变化检测和专题信息精度评价等。《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原书第3版)包含大量精致图片,细致分析了主要影像处理概念,每章末附上大量参考文献以便深入学习。
【作者简介】
  JohnR.Jensen(延森),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地理学系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遥感数字影像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
【目录】
出版者的话
专家指导委员会
译者序
译者简介
前言
第1章遥感与数字影像处理
1.1现场数据采集
1.2遥感数据采集
1.2.1遥感观测
1.2.2遥感的优势和局限性
1.3遥感处理
1.3.1陈述问题
1.3.2确定现场数据与遥感数据需求
1.3.3遥感数据采集
1.3.4遥感数据分析
1.3.5信息表达
1.4地球资源分析透视
1.5本书的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遥感数据采集
2.1模拟影像数字化
2.1.1数字影像术语
2.1.2测微密度计数字化
2.1.3视频数字化
2.1.4线伺阵列OCD数字化
2.1.5NAPP数字化数据
2.1.6数字化需考虑的因素
2.2数字遥感数据采集
2.3离散传感器和扫描镜多光谱成像
2.3.1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和Landsat传感器系统
2.3.2NOAA多光谱扫描仪
2.3.3ORBIMA(迁公司和NASA的宽视场海洋观测传感器
2.3.4机载多光谱扫描仪
2.4线阵列多光谱成像
2.4.1SPOT传感器系统
2.4.2印度遥感系统
2.4.3高级星载热辐射与反射辐射计
2.4.4多角度成像光谱仪
2.4.5甚高分辨率线阵列遥感系统
2.5线伺阵列成像光谱仪
2.5.1机载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
2.5.2小型机载光谱成像仪
2.5.3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2.6框幅式数码相机
2.6.1框幅式数码相机数据采集
2.6.2Emerge公司的数字传感器系统
2.7卫星摄影系统
2.7.1俄罗斯SPIN-2TK一350和KVR-1000相机
2.7.2美国航天飞机摄像机
2.8数字影像的数据格式
2.8.1逐像元按波段次序记录格式
2.8.2逐行按波段次序记录格式
2.8.3按波段次序记录格式
2.9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数字影像处理的硬软件配置
3.1数字影像处理系统需求
3.2中央处理器
3.2.1个人计算机
3.2.2计算机工作站
3.2.3大型计算机
3.3存储器与协处理器
3.3.1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
3.3.2串行和并行影像处理
3.3.3算术协处理器
3.4操作模式及界面
3.4.1操作模式
3.4.2图形用户界面
3.5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编译器
3.5.1操作系统
3.5.2编译器
3.6存储与存档需求
3.6.1高速大容量存储器
3.6.2存档要求:寿命
3.7计算机显示的空间及色彩分辨率
3.7.1计算机屏幕显示分辨率
3.7.2计算机屏幕色彩分辨率
3.8重要的影像处理功能
3.9商业及共享数字影像处理系统
3.10数字影像处理与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3.11数字影像处理系统资源
参考文献

第4章影像质量评估与统计评价
4.1影像处理数学符号
4.2采样理论
4.3直方图及其对遥感数字影像处理的意义
4.4影像元数据
4.5查看影像中特定位置或地理区域的单个像元亮度值
4.5.1单个像元亮度值的光标评价
4.5.2地理区域内像元亮度值的二维和三维评价
4.6影像的一元统计学描述
4.6.1遥感数据集中趋势测度
4.6.2离散度
4.6.3非对称性分布(直方图)与峰值测度
4.7影像多元统计
4.7.1多波段遥感数据协方差分析
4.7.2多波段遥感数据相关分析
4.8特征空间图
4.9地统计学分析
4.9.1地统计学分析、自相关与克里金插值之间的关系
4.9.2均半方差计算
4.9.3经验半方差图
参考文献
第5章显示的初始选项与科学可视化
5.1影像显示因素
5.2黑白硬拷贝影像显示
5.2.1行式打印机/绘图仪亮度图
5.2.2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亮度图
5.3临时的视频影像显示
5.3.1黑白和彩色亮度图
5.3.2位图图形
5.3.3RGB色彩坐标系统
5.3.48bit色彩查找表
5.3.524bit色彩查找表
5.3.6彩色合成
5.4遥感数据融合
5.4.1波段替换
5.4.2色彩空间转换与替换
5.4.3主成分替换
5.4.4高频信息逐像元累加
5.4.5基于平滑滤波的亮度调节影像融合
5.5距离、面积和形状量测
5.5.1距离量测
5.5.2面积量测
5.5.3形状量测
参考文献

第6章电磁辐射原理与辐射校正
6.1电磁能量交互作用
6.2传导、对流和辐射
6.3电磁辐射模型
6.3.1电磁能量的波模型
6.3.2粒子模型:原子辐射
6.4大气能量一物质交互作用
6.4.1折射
6.4.2散射
6.4.3吸收
6.4.4反射
6.5地面能量一物质交互作用
6.5.1半球反射率、吸收率和透射率
6.5.2辐射通量密度
6.6大气中能量一物质的再次交互作用
6.7传感器系统能量一物质交互作用
6.8遥感探测器系统误差校正
6.8.1随机坏像元(散粒噪声)
6.8.2行或列缺失
6.8.3行或列部分缺失
6.8.4行起始问题
6.8.5n行条带
6.9遥感大气校正
6.9.1不必要的大气校正
6.9.2必要的大气校正
6.9.3大气校正类型
6.9.4绝对辐射校正
6.9.5大气衰减的相对辐射校正
6.10坡度坡向影响校正
6.10.1余弦校正
6.10.2Minnaen校正
6.10.3统计一经验校正
6.10.4c校正
参考文献

第7章几何校正
7.1内部和外部几何误差
7.1.1内部几何误差
7.1.2外部几何误差
7.2几何校正类型
7.2.1从影像到地图的校正
7.2.2从影像到影像的配准
7.2.3影像校正/酉己准的混合方法
7.2.4从影像到地图的几何校正
7.2.5从影像到地图校正的实例
7.3镶嵌
参考文献

第8章影像增强
8.1影像缩小与放大
8.1.1影像缩小
8.1.2影像放大
8.2横断面(空间剖面)
8.3光谱剖面
8.4对比度增强
8.4.1线性对比度增强
8.4.2非线性对比度增强
8.5波段比
8.6空间滤波
8.6.1空间卷积滤波
8.6.2傅里叶变换
8.7主成分分析
8.8植被变换(指数)
8.8.1控制叶面反射的主导因素
8.8.2植被指数
8.9纹理变换
8.9.1空间域一阶统计量
8.9.2空间域二阶统计量
8.9.3纹理单元作为纹理光谱元素
8.9.4分形维作为空间复杂性或纹理测度
8.9.5基于半方差图的纹理统计
参考文献

第9章遥感专题信息提取:模式识别
9.1监督分类
9.1.1土地利用和地面覆盖分类方案
9.1.2训练样区选择与统计特征提取
9.1.3选择影像分类最佳波段:特征选取
9.1.4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
9.2非监督分类
9.2.1链式非监督分类
9.2.2ISODATA非监督分类
9.2.3非监督聚类整理
9.3模糊分类.
9.4基于面向对象影像分割的分类
9.4.1面向对象的影像分割与分类
9.4.2面向对象的思考
9.5分类过程中辅助数据的整合
9.5.1与辅助数据有关的问题
9.5.2整合辅助数据改进遥感分类图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10章人工智能信息提取
10.1专家系统
10.1.1专家系统用户界面
10.1.2创建知识库
10.1.3推理机
10.1.4在线数据库
10.1.5遥感数据专家系统
10.1.6专家系统的优点
10.2神经网络
10.2.1用于遥感信息提取的典型人工神经网络的组成和特点
10.2.2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
10.2.3人工神经网络的局限
10.2.4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专家系统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11章遥感专题信息提取:高光谱影像分析
11.1多光谱和高光谱数据采集
11.2高光谱信息提取的步骤
11.3NASA的AVIRIS成像光谱仪
11.4从航带中裁剪研究区域
11.5影像质量的初始评价
11.5.1单波段目视检查
11.5.23波段彩色合成影像的目视检查
11.5.3放映
11.5.4单波段统计检查
11.6辐射校正
11.6.1实地数据采集
11.6.2无线电探空仪
11.6.3基于辐射传输的大气校正
11.6.4逐波段光谱平滑
11.6.5经验线定标大气校正
11.7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几何纠正
11.8高光谱数据降维
11.9端元的确定:定位光谱最纯像元
11.9.1像元纯度指数制图
11.9.2z维端元可视化
11.10高光谱数据制图和匹配
11.10.1光谱角制图
11.10.2亚像元分类(线性光谱分解)
11.10.3光谱库匹配技术
11.11高光谱数据指数
11.11.1归一化植被指数一NDVI
11.11.2窄波段微分植被指数
11.11.3黄色指数——YI
11.11.4生理反射指数——PRI
11.11.5归一化水指数——NDWI
11.11.6红端位置的确定——REP
11.11.7作物叶绿素含量预测
11.12微分光谱
参考文献

第12章数字变化检测
12.1变化检测步骤
12.1.1变化检测的感兴趣地理区域
12.1.2变化检测时段
12.1.3选择合适的土地利用/地面覆盖分类系统
12.1.4硬定性与模糊性变化检测推理
12.1.5逐像元或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
12.1.6遥感系统需考虑的因素
12.1.7变化检测需要考虑的重要环境因素
12.2变化检测算法选择
12.2.1写功能存储插入法变化检测
12.2.2多时相合成影像变化检测
12.2.3影像代数变化检测
12.2.4分类后比较变化检测
12.2.5对时相2影像进行二进制掩膜处理
12.2.6利用辅助数据源作为时相1的数据进行变化检测
12.2.7光谱变化矢量分析
12.2.8X平方变换变化检测
12.2.9互相关变化检测
12.2.10基于知识的视觉变化检测系统
12.2.11在屏目视变化检测与数字化
12.3变化检测的大气校正
12.3.1何时需要大气校正
12.3.2何时不需要大气校正
12.4小结
参考文献

第13章遥感专题图精度评价
13.1土地利用/地面覆盖图精度评价
13.2遥感专题产品的误差源
13.3误差矩阵
13.4训练样本与地面参考验证信息
13.5样本容量
13.5.1基于二项式概率理论的样本容量
13.5.2基于多项式分布的样本容量
13.6采样设计(框架)
13.6.1简单随机采样
13.6.2系统采样
13.6.3分层随机采样
13.6.4分层系统非均衡采样
13.6.5聚类采样
13.7利用响应设计获取地面参考信息
13.8误差矩阵的评价
13.8.1误差矩阵的描述性评价
13.8.2用于误差矩阵的多元离散分析方法
13.8.3误差矩阵的模糊化
13.9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遥感信息精度
13.10影像元数据与遥感产品谱系信息
13.10.1单景影像元数据
13.10.2遥感产品的谱系信息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