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子建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曹子建碑

86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南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宝文 责任 编辑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023.11.22

上书时间2023-11-21

传薪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宝文 责任 编辑
  •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0-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6265109
  • 定价 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页
【内容简介】
《曹植碑》,又名《陈思王曹子建庙碑》,《陈思王碑》,《曹子建碑》,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一刊立,石在山东东阿西八里鱼山祠内。碑字楷书,杂以篆隶俗体,二十二行,行四十三字。此碑旧拓颇为罕见,佳者十七行“卅”字三竖稍损,十二行“独”、十行“惟王”、十九行“曜掌”等字均无残泐。

  从北魏开始,在一些碑刻墓志作品中,往往是楷书间杂篆隶字形。但是,其篆多非标准之篆,隶亦非标准之隶,俚俗改作者极多,字形增损改写、讹误别错以及通假等现象亦大量存在,斯风一直延续至唐代,才渐告消歇。关于此类现象,有学者认为是受道教“符策”影响,这可能是根源之一。再则,自东汉末年灵帝朝开始,各种通俗性的装饰书体不断被臆造出来,并能大行其道,至南北朝时已积累达百体之多,至晚唐尚保留五十余种,此并见于文献记载,考古亦时有实物发现。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曹植碑》的书刻者于作品中大量采用篆隶字形并加以变化改作,是很正常的。唐以后科举和文字书法教育比较明确、严格,装饰性杂体受到冷遇,同时也受到书家的抵制和严厉批评,遂使斯风渐遭遏阻而衰微。从艺术的角度看《曹植碑》固非上乘之作,但对了解南北朝隋唐书法史,却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从今天书法继承与创新的立场出发,此碑尚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学书者有可不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