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力的起源
¥
29
5.0折
¥
5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罗伯特·萨埃斯·马丁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44173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上书时间2024-03-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跨越时空,感知古代人类的共情力奇迹!
西班牙科普作家罗伯特·萨埃斯·马丁的力作《共情力的起源——史前文明与人类进化史》将古老化石中的秘密一一揭示,让我们重新认识人性的温暖之源。
共情力是人类最典型的情感之一,也是我们独特的品质。它是一种同理心,让我们能够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并且引导自己避免这种痛苦。但是,我们的祖先在面临生存困难时也会帮助同类吗?早期人类是何时开始埋葬死者的?只有人类有同情心吗?同情心是何时以及为何产生的?
或许我们可以在古人类身上找到答案。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曾经隐藏在古老化石中的信息被慢慢揭示出来,不断发现的化石遗址也填补了重要的知识空白。作者罗伯特·萨埃斯·马丁带我们一同穿越人类进化道路,探索“共情力的历史”——这将是一段寻找人性光芒蛛丝马迹的奇妙旅程。
试读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会对同理心感兴趣?
一些史前题材的优秀纪录片尝试借助电脑设备、自然景观和演员演绎等制作影像,以重现我们祖先的生活。因为这些影片具有教育意义,所以要尽可能地考虑科学性。这些作品常常展现系列场景,有时候是静态影像,展现祖先们一成不变的生活。那时的人类群体努力地完成有理有序的任务,为了获取利益有时候也要冒一定的风险。可以说,纪录片脚本从某种程度上展现出了史前生活方式简单和注重实用的特点。我们可以设想纪录片的某一个片段:有一群人,手里握矛,相互协助一起寻找、追捕和捕获猎物。影片里或许会同步解释:因为大脑耗能越来越大,所以肉类是他们每日膳食所需;或者说,他们长期生存所依靠的技术越来越有效,越来越成熟。然而,这些人身上,应该还有些其他的东西,令我们怀念……
此外,也有一些反映史前生活的电影,若缺乏科学性,文艺性略强一些,便容易遭受非议。事实上,这些片子恰恰讲述了另一类故事。还是同一群人,身遇险境,应对由极端环境造成的各种突发情况,在那样的条件下,虽然他们不是单纯的动物,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控制力又很有限。这些人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交流一切习得的知识。他们对团体、对大自然充满感情,制造有用的工具和其他一些非功能性物品,并赋予其象征性意义,还能让同伴理解这层意义……那么,观看影片的观众在某种意义上也体验了这种情感,与荧幕上的人类产生了共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