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类学通论
¥
34.3
3.5折
¥
98
全新
仅1件
作者滕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G5
上书时间2025-01-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滕星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31414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76页
- 【内容简介】
-
作为教科书,本书全面而简洁概括了教育人类学学科。全书分为五篇:篇的主题为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阐释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基础概念和认知;第二篇为理论和方法,阐述学科基础理论、学科流派、学科研究方法和学科研究成果;第三篇为和教育,涉及人的发展与教育、社会变迁与教育、多民族学校中的适应问题、地方知识与教育、多元教育等问题;第四篇为族群与教育,涉及社会分层、族群流动、族群差异、认同、学业成、原住民教育和流动人教育等主题;第五篇为教育人类学的实践,主要涉及教育领域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 【作者简介】
-
滕星,浙江绍兴人,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富布赖特(fulbright)访问学者。早将教育人类学理论引入中国的大陆学者之一,多年来致力于教育人类学理论在中国的推广、发展和本土化实践,研究成果为“教育人类学研究系列丛书”(共四辑,近50部)。历任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所长,民族教育研究主编;曾受聘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英国发展部、美国福特会、本文部省等国际组织,担任项目负责人、专家或顾问;主持10余项外教育人类学重要课题;曾获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研究;曾任美国加州伯克力大学人类学系客座教授。现为民族大学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中心负责人。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教师教育协会(wfate)常务理事,苗圃会顾问。
- 【目录】
-
前言
篇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
章绪论
节教育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社会人类学与教育研究
第三节教育人类学的学科诸要素
第二章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节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渊源
第二节英美教育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欧洲哲学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节中国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篇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节进化论学派
第二节传播论学派
第三节结构功能学派
第四节相对论学派
第五节与人格学派
第四章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
节哲学教育人类学学派
第二节教育人类学理论学派
第三节多元教育理论学派
第五章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
节进入田野点之前的准备
第二节田野调查
第三节民族志撰写
第四节教育人类学理论建构
第六章外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
节国外学校教育的微观民族志研究
第二节国外学校教育的宏观民族志研究
第三节国外学校教育民族志新趋势
第四节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
第三篇与教育
第七章人的发展与教育
节人的本质与教育
第二节人类进化与教育的起源
第三节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
第八章社会变迁与教育
节社会变迁及相关理论
第二节社会变迁中教育及其转变
第九章多民族学校中的适应
节适应
第二节多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适应
第十章仪式与教育
节仪式概述
第二节学校教育中的仪式
第三节教育仪式的承载维度
第十一章经济类型、地方知识与教育
节经济类型与教育
第二节地方知识与学校课程
第三节学校教育的生态学研究
第十二章多民族的双语教育:人类学的视角
节双语教育的定义与模式
第二节双语教育的宏观视角:同化主义与多元主义
第三节双语教育的微观视角:民族志的研究
第十三章多元教育
节多元教育的概念、目标及历史发展
第二节多元教育的理论观点
第三节世界多元教育的实践案例
第四节多元教育的展望
第十四章现代与民族教育
节现代的概念与维度
第二节教育在现代中的位置与功能
第三节现代与民族教育的内在盾
第四节意识三态观的基本主张
第五节现代与民族教育关系的重构
第四篇族群与教育
第十五章学校教育、社会分层与族群的社会流动
节“卡斯特”和“类卡斯特社会”
第二节教育与族群的社会流动
第三节学校教育与社会边缘群体――中国本土的研究
第十六章学校教育领域中的族群差异与教育公
节族群偏见与歧视
第二节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公
第三节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公
第十七章学校教育中的族群、身分与认同
节社会化与身分认同
第二节学校教育与族群认同
第三节学校教育与地域认同
第四节学校教育与认同
第十八章西方少数族群低学业成理论与中国个案研究
节美国少数族群学业成归因理论
第二节中国少数民族学业成个案研究
第十九章国外原住民教育
节原住民概述
第二节北美印第安人的教育
第三节大洋洲原住民教育
第二十章流动人与移民的教育
节人的流动和移民
第二节西方的移民教育
第三节中国流动人的教育
第四节跨地域、跨人流动和移民与教育的未来
第五篇教育人类学的实践
第二十一章教育领域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节教育领域中为什么要普及人类学知识
第二节美国教育中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第三节中国的人类学知识普及
参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