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耳朵阅读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用耳朵阅读

11.16 3.6折 31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莫言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11

上书时间2024-06-22

京涛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莫言 著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6366779
  • 定价 3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2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莫言文集
【内容简介】
     好的小说,能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仿佛进入了一个村庄、一个集市、一个非常具体的家庭的感受,好的小说能使痴心的读者把自己混同于其中的人物,为之爱,为之恨,为之生,为之死。
【作者简介】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到县棉花加工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2007年10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等十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欢乐》、《怀抱鲜花的女人》、《爆炸》、《师父越来越幽默》等二十余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铐》、《冰雪美人》等八十余篇。还创作了《红高粱》、《霸王别姬》、《我们的荆轲》等话剧、电影文学剧本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外文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版。

     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暖》获第16届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

     1996年《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2001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

     2004年4月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4年3月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5年1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 NONINO 国际文学奖。

     2006年7月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8年9月获香港浸会大学“红楼梦华语长篇小说奖”

     2008年10月获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纽曼华语文学奖”

     2009年6月被推选为德国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
【目录】
我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  台北图书馆(1998年10月18日)

在京都大学的演讲(1999年10月23日)

二十一世纪的日中关系 关西日中关系学会 (1999年10月)

神秘的日本与我的文学历程  日本驹泽大学 (1999 年10月 28日)

福克纳大叔,你好吗?加洲大学伯克莱校区 (2000年3月)

我的《丰乳肥臀》 哥伦比亚大学 (2000年3月)

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在  斯坦福大学的演讲(2000年3月)

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2000年3月)

华文出版人的新角色与挑战  台北出版节  (2001年3月29日)

城乡经验和写作者的位置  台北出版节“作家之夜”  (2001年3月30日)

用耳朵阅读  悉尼大学 (2001年5月17日)

翻译家功德无量 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成立大会 (2001年10月8日)

做为老百姓写作  苏州大学(2001年10月24日)

小说的气味 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 2001年12月14日)

作家和他的创造  山东大学文学院(2002年9月)

京都大学会馆演讲  (2003年10月)

文学个性化刍议  深圳社会大讲堂(2004年8月)

北海道大学演讲(2004年12月27日)

细节与真实  中央电视台(2005年4月8日)

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韩国“东亚文学大会” ( 2005年5月)

恐惧与希望  意大利(2005年 5月18日)

小说与社会生活  京都大学会馆(2006年5月)

中国小说传统--从我的三部长篇小说谈起  鲁迅博物馆(2006年5月14日)

上海大学演讲(2006年6月26日)

只有交流,才能进步  韩国大学生访华团(2006年8月15日)

大江健三郎先生给我们的启示  大江文学研讨会 (2006年9月11日)

福冈市饭仓小学演讲(2006年9月15日)

我的文学历程  第十七届亚洲文化大奖福冈市民论坛 (2006年9月17日)

试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十大关系  第七届深圳读书论坛上的演讲(2006年11月19日)

文学与青年(2007年6月)

东北亚时代的主人公  韩国大学生访华团 (2007年8月8日)

离散与文学  韩国全州亚非文学庆典(2007年11月9日)

我的文学经验  山东理工大学(2007年12月9日)

佛光普照  “21世纪亚洲文化发展展望”论坛(2008年4月)

我为什么写作  绍兴文理学院  2008年6月13日

香港浸会大学“红楼梦文学奖”得奖感言(2008年9月)

我读《南朝鲜小说集》 首届韩日中东亚文学论坛 (2008年10月11日)

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启动仪式上的发言(2009年4月)

在法兰克福“感知中国”论坛上的演讲( 2009年9月13日)

在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式上的演讲(2009年10月13日)

读书就是读自己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2009年12月17日)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