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研究
  • 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研究
  • 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研究
  • 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研究
  • 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研究

5 2.0折 25 九品

仅1件

浙江金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思智 著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200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1.9.13

上书时间2021-07-04

永康旧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思智 著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出版时间 2003-08
  • 版次 1
  • ISBN 9787533312275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3页
  • 字数 180千字
【内容简介】
齐鲁大地群星璀灿(代序)
山东民间艺术的源头无以确考,但从考古发现看,至少在属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期,即距今7300年至6300年左右,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山东地域土著居民东夷人,就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远古文化。在历史考查中,一般把古代的音乐、舞蹈看作是最初的艺术形式,但由于这类艺术形式的特点,令人所能得到的“化石型”实证物不多。相对来说,对民间工艺品的实物考察,则线索更清晰一些。
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一代宗师”的苏秉奇先生曾指出:“……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形成过程中,就把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六大区系分为面向海洋的三大块,即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东南部和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和面向欧亚大陆的三大块,即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关中、豫西、晋南邻境为中心的中原和以洞庭湖、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作为东方中心的山东地区也不是一个整体,山东半岛自然地理、人文条件既有它内向的一面,又有它外向的一面,各地块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是有差别的。中国考古学界从1977年起,就提出烟台地区或莱州湾、胶东应另成区系;1981年,提出胶州湾附近的鲁东北古文化也有别于鲁西南;1988年,正式提出“青州考古”与“胶东考古”的课题。循此思路,对山东半岛不同区域中民间艺术的特点进行细化的研究,无疑是一件有益的探索工作。好友刘思智先生的《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研究》今年夏天杀青,在这一探索领域中迈出了新的一步。
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现象,是一块在中国大陆上不断将时间物化为新土地诞生的十分独特的区域。这里,文明的历史积淀与土地的扩展新生,构成了一幅充满朝气的人文图景。究竟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民间美术能否构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史系统,这一点我不敢轻易认同,本书中作者也没有做出定论。但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一处不断变化的、生机勃勃的、既有它内向的一面、又有它外向一面的独特地理区域,在以山东为中心的文化史系统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作者指出,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是在明代以来历次战乱和人口迁徙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融多种文化色彩的复合型民间文化。另一方面相对封闭的地理交通情况,又使这种融多方品质于一身的民间生活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得到了与当地的土地、气候等生产条件长期的融炼,从而使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地域色彩更加浓厚。我认为这种研究分析的思路是科学的。循此路径,我们一方面看到了本地的美术手法与外界交流的渊源关系,另一方面也在这种发展变化的比较差异中看到了地域生活中的活跃声息。从这一认识出发,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实物研究分析并附有丰富的插图,阅读后颇受启发。
对地域性民间美术的研究我涉猎不深,只是近年来作为教育部地方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的成员,我参与了对齐鲁地区民间艺术的部分考察与研究工作。看到周围有这么多年富力强的学者参与到这一研究中,自己感到十分鼓舞。如果说,作为中华大地上具有独特人文历史背景的山东地域民间生活中珍藏了丰富的历史文明信息,那么山东当代学人的辛勤工作与研究成果,则昭示了今人对历史文化智慧承续与光大的信心与实践。放在世界大背景下看,苏秉奇先生曾这样概括中国历史的基本国情:“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而这中间的山东地区无疑可以说是“齐鲁大地,群星璀灿”。
好友刘思智先生嘱我作序,我仅借此机会祝愿他在工作、教学和研究中不断做出新的成绩。让我们一起扎实工作,用个人的绵薄之力贡献于欣欣向荣的山东现代文化建设事业。
【目录】
总序
齐鲁大地群星璀灿(代序)
第一章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源流
第二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发展的文化基础
第三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家的心态与创造力
第二章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特征
第一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
第二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审美理想与功能
第三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视觉符号特征
第四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美感范畴
第五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形态特征
第三章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
第一节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的源流
第二节黄河三角洲民俗与剪纸
第三节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的常见题材
第四节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的表现方法与艺术特色
第五节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的现状与未来
第四章黄河三角洲民间木版年画艺术
第一节清河镇木版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清河镇木版年画的内容与题材
第三节清河镇木版年画的造型与审美
第四节清河镇木版年画的衰落
第五章黄河三角洲民间泥塑艺术
第一节惠民泥娃娃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火把李的庙会与泥娃娃
第三节惠民泥娃娃的制作工艺
第四节惠民泥娃娃的种类
第五节惠民泥娃娃的造型与审美
第六章黄河三角洲民间印染艺术
第一节黄河三角洲蓝印花布的用途与形态
第二节黄河三角洲蓝印花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第三节黄河三角洲蓝印花布纹样的内涵与审美
第四节黄河三角洲蓝印花布的未来与发展
第七章黄河三角洲民间刺绣艺术
第一节黄河三角洲民间刺绣与民俗
第二节黄河三角洲民间刺绣的主要品类及特点
第三节黄河三角洲民间刺绣的图形与工艺
第八章黄河三角洲民间编结艺术
第一节黄河三角洲编结工艺的源流与发展
第二节黄河三角洲编结工艺的品类及审美特征
第三节黄河三角洲编结工艺的广阔前景
第九章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一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
第二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保护与研究
第三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应变整合
第四节黄河三角洲民间美术的开发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