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30 6.1折 49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临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勇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k800

上书时间2023-10-20

翰博雅致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勇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2569402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2页
  • 字数 444千字
  • 丛书 环境科学与技术应用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区域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区域形成与区域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尝试在新一轮的区域形成和发展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理念;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模式,以便选择适合区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路径;区际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和协同,力求发挥各区域的不同优势,实现最优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政策等。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适合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员、政府管理决策人员、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1导论1
11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
11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
112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2
113衡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指标4
114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6
12区域可持续发展8
12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征8
12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研究内容9
12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10
124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1
13区域的双赢式经济发展12
131双赢的涵义12
132区域双赢经济增长的实现途径14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16
2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16
21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内涵16
212区域自然资源的特征16
22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17
221自然资源的价值17
222资源价格的合理化17
23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19
231自然资源的优势度19
232边际使用者成本的估算19
23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19
24区域环境资源价值的评估21
241环境资源对人类的影响21
242环境资源价值中的外部成本评估22
25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22
251生态足迹的计算22
252生态承载力的计算23
253我国的生态足迹24

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26
31制度的理论分析26
311制度的概念26
312制度的特征27
313制度选择的影响28
32市场失灵29
321市场失灵的概念29
322市场失灵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0
33政府失灵31
331政府失灵的概念31
332政府失灵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32
34资源环境产权制度34
341产权特征34
342资源环境产权制度34

4区域形成与可持续发展37
41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与可持续发展37
411生产活动区位的选择38
412家庭居住区位的选择40
413公共设施区位的选择41
414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外部不经济和负向效应42
42经济聚集与可持续发展43
421分工、专业化与聚集经济44
422聚集经济与需求增长45
423市场规模与交易费用45
43城市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46
431企业组织的纵向分解和纵向一体化46
432企业之间联系的变化47
433信息化革命的影响49
434城市化的两种过程49
435城乡联系与可持续发展50
44区域结构演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2
441二元空间结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2
442区域结构演化过程53
443专业化区域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4
45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规模57
451齐夫的“等级规模”模式57
452杨吾扬的“等级规模”对应模式58
46区际分工与区域可持续发展59
461要素禀赋的空间不平衡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9
462区际分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60
463区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模式的解释60

5区域双赢式经济增长64
51区域双赢经济增长的要素64
511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64
512区域的劳动力65
513区域的资本67
514区域的技术条件68
515区域的结构变化69
52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式69
521概述69
522哈罗德增长模式的讨论70
53索洛经济增长模式71
531概述71
532索洛经济增长模式的讨论73
54技术进步74
54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74
542技术进步作用的政策涵义75
543技术进步的类型76
55区域经济增长模型77
551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模型77
552出口基础模型78
553以运输成本为空间变量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79
56真实储蓄82
561双赢增长模式中的真实储蓄82
562真实储蓄的计算82
57我国区域双赢经济增长的目标83
571人均GDP增长目标84
57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总体目标85
57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制特征87
57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90
附录一辨证、全面地看待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91

6区域双赢式产业结构94
61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分析94
611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和动力94
612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研究95
613区域工业结构的高度化96
614区域产业结构的信息化98
615产业结构演变原因的深入分析98
62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101
621产业结构与区域资源结构101
622区域产业结构与区际产业结构102
623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度102
624区域产业结构的双赢演变能力103
625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103
63区域产业结构的双赢配置104
631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104
632产业的配套问题107
633区域产业结构的双赢优化107
64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化108
641区域生态型产业结构108
642绿色技术研发109
643推进清洁生产110
644开发绿色产品110
645建立生态工业园区111
65我国区域双赢式产业结构的目标112
651实际情况112
652要达到的目标115
附录二生态产业与绿色产业分类法116

7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117
71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征117
711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征117
712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119
72城市双赢式发展的指标体系120
721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120
722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与目标121
73城市双赢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124
731城市劳动力市场124
732城市人力资本126
733城市产业结构127
734城市基础设施128
74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129
741城市环境129
742城市环境污染与控制131
743城市生态系统134
744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137
75生态城市139
751生态城市的概念139
752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140
753我国生态城市的构建141
76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142
761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系142
762我国南京市可持续发展体系143
附录三关于城市汽车产业和私家车发展的几个重要观点144

8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147
81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47
811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147
812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性149
82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和目标149
821可持续农业的概念149
822可持续农业的系统150
823可持续农业的目标150
83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52
831传统型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52
832现代型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53
833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战略选择154
834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战略选择154
84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156
841乡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构156
842乡村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157

9城乡边缘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60
91城乡边缘区概念和地域特征160
92城乡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61
93城乡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162
94城乡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164
941城乡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结构164
942城乡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165

10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博弈分析166
101博弈分析的特征和要素166
1011博弈分析的一般特征166
1012博弈分析的基本要素167
102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博弈分析的要素和特征167
1021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博弈分析的要素167
1022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博弈分析的特征168
10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169
1031博弈基本要素的组成169
103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170
1033结论分析171
104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172
1041地方政府之间可持续发展战略博弈的基本要素172
1042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172
105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博弈分析的启示179

1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耗散结构与协同181
11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耗散结构181
1111耗散结构的概念181
111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耗散结构特征181
112区域可持续发展耗散结构的形成182
1121开放与负熵流引入182
1122非平衡与有序之源183
1123非线性机制与自我完善184
1124涨落契机与跨越发展186
11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应187
1131协同论的基本内容187
113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应188
11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组织188
1141区域发展的现代化管理189
1142区域工商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189
1143公众的理解和参与190
1144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力培训和基地建设190

1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192
12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192
1211环境影响公式192
1212生态足迹公式193
1213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94
122区域未来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三种展望195
1221传统发展模式195
1222技术推进模式195
1223全面变革模式195
12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分析196
123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分析196
123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分析196
123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活的灵魂197
124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198
1241区域振兴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198
1242降低区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99
1243主动型的战略思路200
125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201
1251快速而适度的双赢发展201
1252发展系统的整体优化201
1253以体制变革促进发展201
126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202
1261科学的发展理念202
1262成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203
1263减资源型的经济体系204
1264绿色导向的科技能力204
1265共识的社会机制205

13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整体操作207
13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路207
131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设207
131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208
131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209
13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209
132121世纪议程的进展209
1322区域行动计划的编制思路210
133信息经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212
1331信息与信息经济212
1332信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13
134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213
1341综合的发展效益214
1342物质消耗减量化215
1343信息与生态导向215
135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区域发展计划216
1351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面217
1352区域发展的计划框架方面217
1353区域发展的绿色指标体系方面217
136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的变革218
1361环境革命的新时代218
1362环境友好的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